父母如何激勵聾兒

當孩子被確診為耳聾並由聾引起語言障礙時,對很多家長來說是個巨大的打擊。但作為孩子的父母應當把悲痛的心理向親人朋友,醫護人員傾訴出來,廣泛聽取大家的忠告,及時調整心態,一面我們都知道生活的道路就是充滿著坎坷,如果與盲人,截癱,腦癱,精神障礙等等相比,聾兒比他們要幸運一些。所以家人面對聾兒時,一定要學會接受事實,集積的面對,展示堅強的一面。

由於孩子聽不到,會產生出自卑的性格缺陷,而一個人自卑性格的形成往往來源於兒童時期,它對人的身心健康會產生消極影響。他們的自卑心理通常表現為膽怯恐懼、內向、不敢自己做選擇、不願與別人交流等等。一般情況下,聽障兒童自卑心理的形成主要包括生理和心理兩個方面的原因。生理方面:顯而易見就是他們的聽力損傷或殘障;心理方面:父母的態度、學校環境和社會固有的觀念,這些因素就使得這些孩子慢慢形成了膽怯自卑的心理。

愛是一副良藥,愛是一種情感。聽障兒童雖然聽力上有了障礙,但他們的情感同正常孩子是一樣的,甚至比正常的孩子更為敏感。聽障兒童的心理健康發展比正常幼兒更容易受到影響和干擾。但是,他們的可塑性很強。那麼作為我們孩子的家人父母,在生活中一定要更多的給予聾兒關愛。

父母是幼兒早教中最重要的老師和玩伴,進而促進和諧美滿的家庭關係,提升親子間互動的質量的活動。現在很多地方興起:父母與孩子之間的關係及其教育的一個新模式即親子教育。它強調父母、孩子在平等的情感溝通的基礎上的雙方互動,而且親子教育涵蓋了父母教育和子女教育兩方面。它是通過對父母的培訓和提升而達到的對親子關係的調適,從而更好地促進兒童身心健康和諧地發展。在發展孩子語言身心健康的同時重視孩子的心理健康,為聽障兒童的未來撐起一片美好的藍天。

總之,聾啞給孩子帶來了很大不幸,這些孩子們的學習、生活遇到的困難是常人難以想象的。在實施教育當中,離不開父母,親人,老師的苦心、熱心、愛心和社會各界人事的關心。為了使他們健康成長,就需要我們特殊教育工作者用一片赤誠去撥動他們的心絃,讓他們生命中的每一天都無比燦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