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重载之王”遇上老黄土和层状砂岩,你猜发生了什么?

当“重载之王”遇上老黄土和层状砂岩,你猜发生了什么?

隧道贯通仪式。

8月10日10时18分,经过39个月艰难掘进,国内最大规模运煤专线蒙华铁路重难点控制性工程——阳山隧道顺利贯通,标志着全线建设突破了又一道难关,也为黄土隧道和高地应力隧道施工探索出世界级技术经验。

当“重载之王”遇上老黄土和层状砂岩,你猜发生了什么?

庆祝隧道贯通。

蒙华铁路阳山隧道位于延安市延长县和宝塔区境内,全长11.6公里,为全线特长隧道之一。隧道为单洞双线,最大埋深277米,底层为砂质新黄土、黏质新黄土、细圆砾土、老黄土、砂岩、砾岩、泥岩、有泥岩夹煤地层、湿陷性黄土,地质复杂,是全线重点、难点、高风险控制性工程。

当“重载之王”遇上老黄土和层状砂岩,你猜发生了什么?

阳山隧道施工现场。

“阳山隧道是我国隧道施工技术原始创新的试验田和里程碑。”蒙华铁路公司蒙陕指挥部总工程师申志军告诉记者,阳山隧道在施工中遇到两种典型难题:

一是深埋老黄土含水率增高并软化,隧道发生挤压性变形致使初期支护受损;二是在高地应力砂泥岩水平互层地层中,高地应力得不到充分释放,导致初支及二衬受损。

当“重载之王”遇上老黄土和层状砂岩,你猜发生了什么?

技术人员现场研究阳山隧道限阻型可变初期支护试验方案。

为攻克这些难题,蒙华铁路公司联合西南交通大学与中铁二十局、中国铁路设计集团共同攻关,邀请专家多次深入隧道施工现场,通过上百次原位测试、1:1比例尺模型试验、试验室小构件试验等,找到了围岩及支护的变形规律和破坏机理,研发了可限制支护阻力、控制围岩压力释放的限阻器,形成了限阻耗能型支护结构并完善了设计和施工方法,并申请了五项专利。这是限阻器在国内乃至世界隧道施工中首次应用,彻底解决了深埋老黄土和高地应力水平岩层中支护受损的难题。

当“重载之王”遇上老黄土和层状砂岩,你猜发生了什么?

限阻器。

施工期间,中铁二十局还联合机械设备制造商研制了全液压履带式仰拱长栈桥,使用大型湿喷机械手保证初期支护质量,改进推广了二衬台车,实现了拱墙二衬混凝土逐窗入模、逐层浇筑,使二衬混凝土实体质量和外观质量得到良好改观。这些工艺技术创新成果在国内隧道施工中得到全面推广应用,为复杂地层地质工程施工提供了经验借鉴,也为蒙华铁路蒙陕段9月展开无砟轨道施工打下基础。

当“重载之王”遇上老黄土和层状砂岩,你猜发生了什么?

蒙华铁路线路图。

蒙华铁路全长1814.5公里,是继大秦铁路、瓦日铁路之后,中国规模最大的运煤专线,也是世界上一次建成里程最长的重载铁路。线路北起内蒙古浩勒报吉,终点到达江西吉安,跨越蒙、晋、陕、豫、鄂、湘、赣七省区。

蒙华铁路规划年运煤能力2亿吨,计划2019年建成通车,届时中国将形成“西煤东运”和“北煤南运”并行的煤炭运输格局,对开发蒙陕甘宁地区煤炭资源、保证鄂湘赣等华中地区能源供应、助力打赢蓝天保卫战,促进西部大开发和中部崛起战略实施,有着重要的战略意义。

供稿:蒙华铁路公司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