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滨旅游安全攻略,游客海岸线出行必读,跟离岸流等危险说拜拜

炎热的天

大人都忙着带这自家孩子出游海边

但是!

海边危险也是不经意间就发生的!!!

暑期出游尤其是海边一定要注意人身安全

这样才能让自己和家人渡过开心的夏天

海滨旅游安全攻略,游客海岸线出行必读,跟离岸流等危险说拜拜

海边感觉凉爽,但去海边一定不要被凉爽的海风麻痹。

因为海是巨大的储能库,海水的温度又远远低于空气温度,所以海水就散发出凉气,感觉凉爽,容易使人忽视太阳紫外线的危害。

很多内地人到海边一天后,晚上全身皮肤麻疼,蜕皮,第二天浑身紫红,二月消不去。

注意带防晒霜、遮阳伞。

海水温度低,下海时间长了,消耗人体温非常厉害,体质不强健的人和不适应的人经常有抽筋的。

一定要佩带好救生圈等。

下水时间不要太长。

海滨旅游安全攻略,游客海岸线出行必读,跟离岸流等危险说拜拜

孩子一定要永远在大人的监视和救护范围内,要在指定的海域活动,不要擅自到深水处!!

海边有救护人员出没,但最重要的是自己注意自己的安全。

有时候海水有暗流。

海水冲岸后回卷,有一定的危险,大人一定要保护好孩子。

尤其是落潮的时候!!

海滨旅游安全攻略,游客海岸线出行必读,跟离岸流等危险说拜拜

炎炎夏日,海滨城市是大家的首选了;到海边吹吹海风 泡泡海澡 带着孩子们在沙滩上玩耍,心情一定是愉悦的;带着孩子们玩耍 一定要保证安全,先来看看安全攻略吧!

这些注意事项你千万要记好:

尽量不要让孩子独自下水

哪怕是很浅的水也可能存在暗流或深坑。

不要让孩子离开自己的视线

手机能不看就不看,你可能觉得自己只玩了一分钟手机,其实五分钟已经过去了,五分钟里会发生很多事情。

千万不要带孩子去一些没有任何防护措施的“野浴场”

因为这些浴场多多少少都存在安全隐患,另外一旦发生危险没有救援保护措施。

海滨旅游安全攻略,游客海岸线出行必读,跟离岸流等危险说拜拜

海边游玩警惕这些

离岸流

断层海潮的专业术语叫离岸流,又叫裂流,是一股射束似的狭窄而强劲的水流,是海滩最危险的杀手,是极易产生浪涡的危险之地!

据统计,大约有90%的海边溺水是因为离岸流发生的。

在海边,如果看到有断层的海潮,请立即上岸!

海滨旅游安全攻略,游客海岸线出行必读,跟离岸流等危险说拜拜

特别提醒:

离岸流经常会在没有一丝丝防备的情况下突然出现,在任何天气条件下都可能现身,并活跃在多种类型的海滩上,“作案”时间与地点不受限制。

它通常不会引起注意,直到人身陷其中才会发觉。

根据离岸流的成因,以下位置与它狭路相逢的可能性最大:

两个新月型沙洲中间的水域(也就是两滩尖之间);

浪裂线不连续的地方(也就是白浪中断的地方),游泳和冲浪者要在安全地带,避免与这位“杀手”进行接触!

海滨旅游安全攻略,游客海岸线出行必读,跟离岸流等危险说拜拜

遇到离岸流,如何自救?

不要尝试逆流游回岸边,而是用最省力的踩水或漂浮,呼叫或挥手寻求救援。

不慌张不挣扎,要随波逐流,顺着离岸流的水流方向,沿着与沙滩平行的方向游离,脱离后,再转向游回岸边。

若遇到困在离岸流中的遇难者,尽可能给予帮助漂浮的器具,千万不要贸然下水救援!

海滨旅游安全攻略,游客海岸线出行必读,跟离岸流等危险说拜拜

安全区域

一般正规的海边游泳场所都是有严格的安全保障措施。

安全范围内的礁石、海泥,以及一些缠人的海藻、具有攻击性的海洋生物等都会被排查干净。

到海滩游玩一定要注意安全,不要到不明水域游泳,尽量到有救生员看管的地方。

目前南澳共设有两个大海水浴场,游泳洗海澡去这些地方安全可靠!

第一海水浴场青澳湾、第二海水浴场十里银沙之烟墩湾。

海滨旅游安全攻略,游客海岸线出行必读,跟离岸流等危险说拜拜

像赤石滩、前江湾等这些野浴场千万别去!

洗海澡虽嗨皮,但一定要选择正规的浴场。

有些相对清静的沙滩,看似平静的海面下实则暗流汹涌,又缺乏专业的救护保障,是十分危险的“野浴场”!

这些‘野浴场“均为属地管理的沙滩,并不是海水浴场,没有任何浴场的配套设施和救生救护人员及医护保障人员,希望游客为了自身安全和家人,不要到这种所谓的浴场进行游泳。

海滨旅游安全攻略,游客海岸线出行必读,跟离岸流等危险说拜拜

海水浴场游泳安全小常识

应在设有救生人员执勤的时间和海域游泳,听从指导勿超越防鲨网警戒线;切勿到有游艇活动的游乐区游泳。

不要依赖充气式浮具(如游泳圈、浮床等)来助泳,万一泄气,容易造成溺水。

海中游泳,有海流、有波浪,与游泳池不同,故需要加倍的耐力及体力才能达到同等距离,所以不可高估自己的游泳能力,才不会造成不幸。

海边游泳要注意潮水时间,高潮后就将退潮,尽量不要在退潮时游泳,以免退潮时往回游时体力消耗过大发生意外。风浪太大时不要游泳,不要独自一人游得太远,严禁单独游泳,以免发生意外。

海滨旅游安全攻略,游客海岸线出行必读,跟离岸流等危险说拜拜

酒后一定不要游泳,有些人不在意,觉得自己有一定的游泳技术,不会出问题。加上酒精对大脑的刺激就更觉得自己了不起了,但是大海是无情的,一旦出点身体状况,那可就悔之晚矣。

如果警示该海域中有海蜇,在游泳时一定要加倍注意。有皮肤受伤出血时,应立即上岸。

在遇到有人溺水时,应大声喊叫或打110请求协助。未学过水上救生,不可贸然下水施救,以免造成溺水事件。

救生员均身穿救生员标志统一服装。如果看到沙滩上插黄、红两色救护队旗位置,那是救生执勤点,救生员正在值班。假如旗杆收了就表明救生员不当值。同时,沙滩还竖有警示标志旗,如果是全红旗帜,就是告诫大家海风大,不适合下海游泳。

安全游泳十六忌

游泳是磨练人的意志、锻炼身体的良好方法,但游泳也有禁忌。

海滨旅游安全攻略,游客海岸线出行必读,跟离岸流等危险说拜拜

忌酒后游泳; 忌饭前饭后游泳;忌剧烈运动后游泳;忌月经期游泳;忌在不熟悉的水域游泳;忌长时间曝晒游泳;忌不做准备活动即游泳;忌游泳后马上进食;忌游时过久;忌有癫痫史游泳;忌高血压患者游泳;忌心脏病者游泳;忌患中耳炎游泳;忌患急性眼结膜炎游泳;忌某些皮肤病游泳;忌忽视泳后卫生。

游泳圈不是万能的

海滨旅游安全攻略,游客海岸线出行必读,跟离岸流等危险说拜拜

游泳圈虽然跟救生圈都是圈,但前者是玩具,只能玩耍使用,后者才有救人的作用!游泳圈较轻,更容易漏气,表面也比较湿滑不容易抓握,抗压能力差很容易爆裂。

游泳圈适合在泳池的浅水区使用。

海边游泳最好用救生圈,浮力大,不会下沉,为救援争取时间。

普通泳圈和坐着的泳圈都很容易发生侧翻。

活埋很可怕

海滨旅游安全攻略,游客海岸线出行必读,跟离岸流等危险说拜拜

干爽的沙子让我们充满乐趣,在里面可以随意地滚动翻身,但是,沙子进水后,我们要尤其小心,沙子之间不再有松散的空间,会将人牢牢“吸住”,很危险。

Tips

1.尽量选择“躺着埋”。很多人喜欢挖深坑将身子埋进去,外边留一个脑袋,这样是相当危险的,若遇到涨潮,很难逃生!

2.埋沙时不要让自己埋得太深,不要低于海平面,不要距离海边太近。发现涨潮及时从沙子里出来。

3.不要单独玩沙。孩子在玩沙时很容易玩到一半跑开,留下另一个小伙伴在沙子里,若发生意外时,这样是相当危险的。

小心不要抽筋

海滨旅游安全攻略,游客海岸线出行必读,跟离岸流等危险说拜拜

无论是泳池还是浴场,经常会听到有人在水里大喊“哎呦,我腿抽筋了!”原因就是下水前准备不充分,心里紧张或身体比较累。在水里抽筋会后应该怎么办?

Tips

腿或脚趾抽筋时,将腿或脚趾尽量向自身方向扳拉,同时呼救,换另一泳姿游回岸边。两手抽筋时,马上重复“握拳—松开”动作;若单手抽筋,还可按摩合谷穴、内关穴、外关

海滨旅游安全攻略,游客海岸线出行必读,跟离岸流等危险说拜拜

肚子抽筋时,可仰躺在水里,双腿重复“收向肚子—伸直”的动作,或掐中脘穴(在脐上四寸)和足三里穴。

海滨旅游安全攻略,游客海岸线出行必读,跟离岸流等危险说拜拜

漂亮的杀手--水母

海滨旅游安全攻略,游客海岸线出行必读,跟离岸流等危险说拜拜

水母,又称海蜇。

说到海蜇小编的第一反应是凉拌海蜇丝,美味又爽口。

水母一直都是被关在水族馆馆的透明玻璃中,供人欣赏的水母常被冠以“可爱”、“温顺”的美名。

但是大多数游客不知道,一些水母也具有攻击性,有些甚至含有剧毒。被水母蛰了,我们该如何处理呢?

被水母蛰伤之后常常会有皮肤刺痛瘙痒、恶心、头晕、乏力的感觉,严重者更可能出现喉头肿胀、呼吸困难、休克,甚至心脏骤停等症状。

虽然海蜇营养又美味,但海边游玩时还需谨慎小心这个美丽的杀手!

Tips

1.保持镇定的心态。

2.迅速离开海水,脱离危险环境。

3.马上将水母残留在皮肤内的毒刺清除。先用醋或海水清理伤口,切记不要用淡水;不要直接用手去除触手,要戴手套或用镊子去除。

4.阻断毒素。用醋或海水浸泡或冲洗伤口15-30分钟,注意,在拔掉触手之前,不要用淡水冲洗、不要热敷或冷敷、不要揉搓按摩,这些措施都可刺激加速毒素释放。条件允许的时候可以用白矾毛巾擦除触须并覆盖伤口。

5.前四步做完后,用热水浸泡20分钟(越热越好)或洗个热水澡,可口服止痛药。

6.若伤口快速扩大,并有呼吸困难等明显不适,应马上寻求医生帮助。

注意:若要减轻瘙痒过敏症状,可服用抗组胺药物,如扑尔敏、苯海拉明、氯雷他定,涂抹氢化可的松软膏,严重者需包扎防止伤口感染。

希望您和您的家人都安全归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