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人曾对朱元璋极其不敬,并起过杀心,朱元璋登基后,封之为王

此人曾对朱元璋极其不敬,并起过杀心,朱元璋登基后,封之为王

明太祖朱元璋能荡平群雄、驱逐蒙元,一统天下,开创大明王朝,有一个人,是无论如何也绕不过去的。

这个人就是濠州起义军首领郭子兴。

郭子兴出身濠州定远(今安徽定远)富豪之家,平时好结交豪侠之士,喜欢接济穷人,很有几分《水浒传》里及时雨宋江的范。

元末天下大乱,群雄并起。

不甘寂寞的郭子兴于至正十二年(1352年),倾其家财,会同孙德崖及俞某、鲁某、潘某等四人起兵,号称五大元帅,攻拔濠州杀牛备酒,聚集了数千人,起兵攻占了濠州。

这次起兵,郭子兴出资最巨、出力最多,却与孙德崖四人同列,颇有些不悦。

而孙德崖四人又目光短浅,只满足于做打打杀杀、打劫抢掠的山大王。

所以,军中每有议事,郭子兴都有意要削弱和打压他们。

这一么来,郭子兴的处境就危险了。

本来嘛,一个好汉三个帮,一个篱笆三个桩,要举大事,就不能搞窝里斗。

郭子兴鄙视孙德崖四人,孙德崖他们又不是泥塑木雕,岂会不知?

很快,孙德崖四人就抱成团,共同对付郭子兴,甚至密谋要让郭子兴停止呼吸。

恰巧在这个时候,元兵、贼兵、乱兵轮番焚烧了朱元璋出家的皇觉寺,在寺僧皆逃散的情况下,朱元璋计无所出,前来濠州投军。

郭子兴看见朱元璋“状貌奇伟异常人”,心生喜爱,一番交谈过后,留置左右,升为九夫长。

朱元璋也真是人中龙凤,郭子兴“凡有攻讨,即命以往,往辄胜”,郭子兴因此更加激赏有加。

早在数年前,宿州闵子乡有马姓侠客,性情刚直,重然诺,爱打抱不平,曾到定远躲避仇家的追杀,与郭子兴结为刎颈之交。马大侠后来病死,其膝下一女尚未成年,被郭子兴收为义女抚养。

郭子兴对朱元璋激赏之余,将义女许配给朱元璋为妻。

此人曾对朱元璋极其不敬,并起过杀心,朱元璋登基后,封之为王

由此一来,乞丐出身的朱元璋在军中地位陡增,被人称为“朱公子”;而郭子兴也得到了朱元璋的鼎力相助。

朱元璋看到郭子兴与孙德崖四人不和,多次提醒郭子兴,说:“彼日益合,我益离,久之必为所制。”

可惜,郭子兴并未放在心上。

彭大、赵均用是江北一带非常有名的强盗首领,曾一度占据徐州自称元帅,他们被元军打败,丢了城池,率余部投到濠州。

孙德崖等人认为他俩的名头比自己五个人都响,不但接纳了他俩,还把他俩的地位尊于五人之上。

彭大比赵均用有智谋,郭子兴倾心相待。

赵均用因此受到了冷落。

孙德崖等人趁机挑拨赵均用说:“子兴知有彭将军耳,不知有将军也。”

赵均用大怒,趁郭子兴不备,将之捆绑起来,幽禁在孙德崖家中。

朱元璋从其他部队回来,大吃一惊,急忙带领郭子兴的两个儿子郭天叙、郭天爵去找彭大商议。

彭大已和郭子兴有了感情,勃然大怒,说:“吾在,孰敢鱼肉而翁者!”顶盔戴甲,与朱元璋一起前往孙德崖家兴师问罪。

彭大命人把孙德崖家层层包围,朱元璋亲自爬上屋顶,揭瓦掀椽下到屋里,把郭子兴解救出来。

赵均用、孙德崖等人本来要发兵报复的,但元军前来攻打濠州,不得不暂时抛开嫌怨,共同抵抗元军的围攻。

至正十三年五月,元军解围他去,濠州转危为安。

彭大、赵均用都自称为王,一个叫鲁淮王,另一个叫永义王。郭子兴与孙德崖等仍然是并列五元帅。

朱元璋奉郭子兴之命还乡招兵,以补充兵源。

此人曾对朱元璋极其不敬,并起过杀心,朱元璋登基后,封之为王

彭大、赵均用带领五元帅往攻盱眙、泗州。

不久,彭大战死,赵均用失去了掣肘,一枝独大,越加狂妄,好几次想杀了郭子兴。

不过,朱元璋返乡招兵,得到了徐达等人拥护,南略定远,并北上攻占滁州,有数万之众。

赵均用投鼠忌器,不敢轻举妄动。

朱元璋攻取滁州后,知道了郭子兴的处境,派人向赵均用递话,说:“大王穷迫时,郭公开门延纳,德至厚也。大王不能报,反听细人言图之,自剪羽翼,失豪杰心,窃为大王不取。且其部曲犹众,杀之得无悔乎?”

警告过后,朱元璋再派人奉上金银珠宝若干。

于是,至正十四年七月,赵均用放了郭子兴一马,让他带领本部人马前去投奔朱元璋。

郭子兴历经数番危险,开始变得疑神疑鬼起来了,连朱元璋也不信任了。

朱元璋为了取得他的信任,将自己新招建的三万人马交给他,以表忠心。

此人曾对朱元璋极其不敬,并起过杀心,朱元璋登基后,封之为王

但这并没有什么用。

郭子兴的儿子郭天叙、郭天爵妒忌朱元璋的才干,在他的面前讲朱元璋的坏话,他马上关了朱元璋的禁闭,断绝他的饮食。

朱元璋百战沙场没有战死,这一次差点被岳父给活活饿死。

幸好妻子马氏暗中传递食物,这才保住了一条小命。

朱元璋出来后,又有个姓任的诬告朱元璋“每战不力”。

郭子兴大怒,在元兵攻来时,命朱元璋和这个姓任的一起出战。

姓任的出工不出力,匆匆走过场就收兵回营了。

朱元璋却奋勇直前,杀退敌兵,缴获了许多战利品才回。

郭子兴无话可说,暂时消除了到朱元璋的猜疑——但这仅仅是暂时的。

为此,马夫人不得不拿出自己的私房钱,上下打点,送给郭子兴,还送给郭子兴身边的人。

至正十五年,郭子兴的四万多军队全屯于滁州,坐吃山空,粮食紧张。

为解决粮食问题,他派妻弟张天佑带兵袭取和州(今安徽和县)。

张天佑并不是带兵打仗的料,把一场好端端的袭击战搞成了旷日持久的攻城战,将士打得很苦,又食不果腹,难以为继。

郭子兴自己不愿轻出,于是交了部分兵权给朱元璋,让他领兵驰援。

朱元璋一到,大功告成,和州城轻松落入囊中,粮食问题顺利解决。

郭子兴高兴之余,升朱元璋为总兵官,负责镇守和州。

郭子兴缺粮之时,孙德崖也缺粮。

惯于打劫抢掠的孙德崖从濠州来到了和州,听说镇守和州城的是朱元璋,就把队伍分驻在和州城外的民家,自己带着亲兵请求入城居住,说是借住一段时间就走。

朱元璋担心他另有企图,想拒绝,又怕因此翻脸打起来,搞成不必要的内耗,犹豫了片刻,勉为其难地答应了。

窝在滁州的郭子兴听说了此事,怒不可遏,如风如火一样从滁州赶到和州。

朱元璋看他脸色不善,赶紧跪在地上,动也不敢动。

此人曾对朱元璋极其不敬,并起过杀心,朱元璋登基后,封之为王

郭子兴大发雷霆,怒喝道:“你罪责何逃?”

朱元璋低声低气地回答说:“诚有罪,然家事缓急皆可理,外事当速谋。”

郭子兴犹如火上浇油,吼叫道:“何谓外事?”

朱元璋压低声音说:“孙德崖在此,昔公困辱濠梁,某实破其家以出公,今相见宁无宿憾?此为可忧。”

郭子兴听了朱元璋的话,也意识到自己太冲动了,一屁股坐在太师椅上,等自己肚子里的气一点点地消去。

这时候的郭子兴之于孙德崖,那是麻杆打狼两头怕。

孙德崖得知郭子兴到来,马上打点行装离开。

朱元璋预料他是拉队伍去了,保不齐是要跟郭子兴过不去,赶紧过去相劝。

但已经迟了。

孙德崖的队伍已经在城外与郭子兴的军队开战,孙德崖本人被郭子兴擒获;但朱元璋这一出城,也刚好被孙德崖的弟弟捉了个正着。

郭子兴本想杀掉孙德崖以报上次濠州被囚之仇,听说朱元璋被捕,只好将之释放,以换回朱元璋。

看着孙德崖施施然而去,郭子兴的胸口象堵了一团棉花,从此闷闷不乐。

回到滁州,郭子兴想到像赵均用这样的垃圾都可以称永义王,也想称王,叫滁阳王。

朱元璋劝阻说:“滁四面皆山,舟楫商旅不通,非可旦夕安者也。”

郭子兴觉得朱元璋说的是对的,放弃了称王的举动,但越加悒悒不乐,不久,就生病去世了,归葬于滁阳。

郭子兴后期得了疑心病,对朱元璋呼来喝去,但谁也不能否认,朱元璋的事业能够做强做大,全是仗赖郭子兴的军事资本。

《明史》称:“元之末季,群雄蜂起。子兴据有濠州,地偏势弱。然有明基业,实肇于滁阳一旅。”

此人曾对朱元璋极其不敬,并起过杀心,朱元璋登基后,封之为王

朱元璋自己称帝后也认这笔账,追封郭子兴为滁阳王,在滁州立庙祭祀,说:“自古豪杰之士,有大功于天地人神者,生虽不获其福,死必血食庙祀焉,所谓死而不亡,名传永世者也!惟滁阳王,定远之民,当元运将终,群雄并起,王亦乘时倡义旅,克濠城,拒守二载。时朕从事,恩礼甚厚。岁癸巳,王行兵盱眙。甲午,移驻环滁。乙未,南巡和阳,婴疾而毙。先是,命朕率兵镇御和阳,及王毙,王子不能驭诸豪英兵,且乏食,朕率众渡江,十有三年,帝业乃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