拍摄手记|石塘镇感受——王端端

主持人简介

拍摄手记|石塘镇感受——王端端

端端,中央电视台中文国际频道《中国新闻》主播,《今日关注》、《中国舆论场》等多个节目主持人,在中央电视台大型纪录片《记住乡愁》中担任主持人。曾荣获中央电视台“荣事达”杯主持人大赛优秀奖、中央电视台优秀主持人等多个奖项。

对我而言,《记住乡愁》就像是一座灯塔,照亮我前进的方向。

——王端端

石塘镇感受

每次接到拍摄《记住乡愁》的任务,我总是很兴奋,同时又怀有一颗忐忑的心。因为,《记住乡愁》每期节目展现的都是中国最深厚的积淀下来的传统文化,记录的都是一个个古老村落千百年来流传下来的规矩,串联的都是家族传下来的最深情的故事。这些,都需要我以一颗细腻、谦虚、沉静的心去探索、去体会、去汲取。每次拍摄回来,我都会沉思很久,这些故事里折射出来的中华民族最可贵的精神,我们如何化为自身的内力,又该如何把它传承下去。

拍摄手记|石塘镇感受——王端端

《石塘镇——江南纸都 重信守诺》

在第四季的拍摄中,江西上饶的石塘镇让我印象特别深刻。整个小镇全部铺以青石板,街上的店铺鳞次栉比,古朴温馨。最难得的是古镇设计之初就有一条人工水渠沿街而流,当地人叫作“官渠”,每家每户都能听到潺潺的流水声,水质极好。这样的村景我从来没有见过。而就是这一点恰恰反映出整个镇上的人都遵守的同一条乡约:诚信。大家都在同一时间上午用官渠的水洗碗,傍晚洗衣服。就这样,官渠的水流了几百年,从未干涸。

拍摄手记|石塘镇感受——王端端

《石塘镇——江南纸都 重信守诺》

就在我们拍摄的过程中,我们要拍一户人家洗衣服,当地的奶奶说:现在不行哟,你们要等一会儿,太阳还得再落落的。遵守约定好的事情已经渗入当地人的骨子里。

习近平主席在一次演讲中提道:“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诚信是一个人安身立命之本。在采访中,我被石塘镇人的故事一次又一次感动。每次采访,我们都像从蚌中取出珍珠一样,要层层剥离,才能看到最美的核心。石塘镇的传说、故事很多,无论是清代建成的建筑上的花纹故事,还是家族挂在墙上几十年的祖训壁画,还有口口相传的家族一诺千金的故事,都闪耀着人性的光辉。

拍摄手记|石塘镇感受——王端端

《石塘镇——江南纸都 重信守诺》

这期嘉宾,我最难忘的就是《唱支山歌给党听》的词作者姚筱舟的故事。他年轻的时候就离开了家乡去陕西做一名煤矿工人,因为爱好文学,经常往诗刊投诗,有了这些积累,就有了那首著名的《唱支山歌给党听》。他尽管很早就离开了家乡,但从未忘记过从小就在耳边回荡的“诚信”二字。在我们的节目中,他讲述了为战友遵守承诺的故事。战友得了重病,临死之前,怕太突然,老妈妈身体不好接受不了,请求他帮忙瞒着老妈妈两年,两年之后再慢慢告诉家人。姚老这两年多坚持每周给战友的妈妈写一封信,以儿子的口吻,慢慢地再告诉她生病的消息。而老妈妈最终得知了消息后,姚老又坚持了十多年每年都去探望老人家,直到老人家去世。我问他为何能坚持下来,他说:“答应别人的事情就一定要做到,这就是我一直认的理儿!”在乡愁节目的采访中,嘉宾就是这样的朴实,很少说出惊天动地的豪言壮语,但就是最朴实的话却给我们带来最大的力量。

拍摄手记|石塘镇感受——王端端

《石塘镇——江南纸都 重信守诺》

每一次拍摄《记住乡愁》,不仅仅是业务上的成熟,更重要的就是精神上的洗礼。对我而言,《记住乡愁》就像是一座灯塔,照亮我前进的方向。每次当我检视自己的行为时,我就想,这与乡愁中展现的价值观有没有偏离,如果没有,那就是正确的。我想,一个节目如果带给我们这样的感受,那它必将有无限的活力、生机盎然。

文字来源 | 王端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