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傳君攜《我不是藥神》歸來|愛孩子最好的方式,就是讓他做自己

王傳君攜《我不是藥神》強勢歸來|愛孩子最好的方式,就是讓他做自己

01

這幾天你的朋友圈被《我不是藥神》刷屏了嗎?這是一部未播先火、感人至深的電影。

這部影片由徐崢、週一圍、王傳君共同主演,故事講述了保健品小商販程勇(徐振飾)在機緣巧合之下,成為治療白血病的印度仿製神藥“格列寧”的獨家代理商。

他不僅通過販藥謀取了暴利,也諷刺地成了病患口中的“藥神”。但是,一場關於救贖的拉鋸戰也在暗湧中悄然展開。

王傳君攜《我不是藥神》歸來|愛孩子最好的方式,就是讓他做自己

影片預告發布後,王傳君在豆瓣上收穫了一致好評,等到正片上映他一定會迎來事業的又一高峰。

王傳君攜《我不是藥神》歸來|愛孩子最好的方式,就是讓他做自己

02

前段時間,《愛情公寓》的原班人馬登上了“奔跑吧”,為即將上映的“愛情公寓電影”宣傳造勢。參與的劇組中唯獨少了“關穀神奇”--王傳君的身影,關於他的非議也在網上熱傳。

王傳君攜《我不是藥神》歸來|愛孩子最好的方式,就是讓他做自己

其實之前王傳君已經表示

不想被定格在“關穀神奇”這一角色下,他只想做一個簡單純粹的自己(演員)。真實的做自己,其實蠻好的。

在《羅曼蒂克消亡史》中,王傳君將駝背彎腰、尖酸刻薄的“馬仔”一角演活了;在《英格力士》中,他將遭受苦難的知青角色演繹得淋漓盡致;而在《我不是藥神》中,王傳君飾演了患“慢性白血病”的病患呂受益,他曾兩天兩夜不睡覺,只是為了將真實表現出來。

王傳君攜《我不是藥神》歸來|愛孩子最好的方式,就是讓他做自己

03

教育孩子的關鍵就是讓他做自己,這也是人成長的核心目標。

很多家長總覺得自己家的孩子不如別人家的優秀,卻忘了“直木做梁、寸有所長”的道理。一個人只有把自己放在合適的位置,才能將自己的優勢發揮到極致。

讓孩子快樂的做自己,才是對孩子最好的教育,也是對孩子最好的愛護。如果家長總覺得自己的孩子不好,只會讓孩子覺得自己不好,慢慢地就會難以悅納和喜歡自己,這種矛盾下帶給孩子的長期影響是極其負面的。

每個孩子的性格因各自存有的差異,才有可能在機會中得以各展所長。孩子無論是喜動還是喜靜,內向還是外向,對他來說並無明確的好壞之分。因為社會是人所組成的具有包容性的整體,需要不同個性的人有機地參與才能構成完整。

王傳君攜《我不是藥神》歸來|愛孩子最好的方式,就是讓他做自己

04

讓孩子做最棒的自己,需要他自己的努力,更需要家長的引導和鼓勵。

1. 讓孩子在思考中獨立

一個人的行為要靠獨立的思想來支撐,培養孩子獨立思考的能力,就是讓他擁有獨立解決問題的能力。一旦孩子養成愛自己動腦動手的習慣,將會對他的成長產生積極有效的助益。

王傳君攜《我不是藥神》歸來|愛孩子最好的方式,就是讓他做自己

2. 讓孩子學會自我管理

每個孩子都有獨立的需求,放手讓孩子嘗試自我管理,可以讓他們更好地將自己的想法落到實處。家長要相信自己的孩子能夠給予自己恰如其分的安排,這也能讓他們實現完整的人格獨立。

王傳君攜《我不是藥神》歸來|愛孩子最好的方式,就是讓他做自己

3. 提高孩子的實踐能力

孩子長大後的獨立發展,需要依靠自身強大的實踐才能。家長要給孩子儘可能創造機會,讓他們嘗試完成自己力所能及的事。在各種紛繁瑣事裡,孩子自身的才能才會得到鍛鍊和發揮。

王傳君攜《我不是藥神》歸來|愛孩子最好的方式,就是讓他做自己

4. 培養髮揮孩子的優勢

在這個世界上,每個人都是獨特而優秀的存在。家長要用全面的眼光看孩子,引導孩子培養自己的興趣和愛好,並讓他在長期的堅持中將其慢慢轉化為自己的優勢。

王傳君攜《我不是藥神》歸來|愛孩子最好的方式,就是讓他做自己

把決定權和選擇權交給自己的孩子吧!讓孩子做自己生活的主人,他一定會慢慢成為一個有主見、有個性且積極樂觀的人。

長此以往,他一定能在成長中一路披荊斬棘,戰勝面臨的苦難和挫折,直至擁有成功快樂的人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