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我们炒币总是亏?这位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的理论你必须学习

为什么我们炒币总是亏?这位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的理论你必须学习

很多时候,我们在炒币时都会遇到这样的问题:一卖就涨、一买就跌,好象庄家就缺你手上这点筹码一样。

这是什么原因?

塞勒的行为经济学也许可以给你答案

美国芝加哥大学布斯商学院理查德·塞勒教授获得了2017年诺贝尔经济学奖。塞勒主要致力于心理学、经济学等交叉学科的研究,对反常行为、经济人假设、禀赋效应、心理账户和股票市场等方面研究做出重大贡献,被认为是“现代行为经济学领域的先驱”。他的书作《赢者的诅咒》《准理性经济学》《助推》等广受读者欢迎。因为其在行为经济学领域的杰出贡献,现年72岁的塞勒,除了大学的教学工作之外,还在美国国民经济研究局任职。

为什么我们炒币总是亏?这位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的理论你必须学习

理查德·塞勒教授

20世纪70年代,塞勒在从事经济学教学研究的初期,发现很多用理性选择理论无法解释的反常现象。当时,尚没有足够的证据来支持非理性行为假说。新古典经济学家更倾向于把非理性行为看作偶然误差,认为可以在大规模市场竞争中将其自然消除。但是,塞勒认为非理性行为绝非偶然,并试图寻找其他更直观、更有效的理论来解释其所发现的反常现象。

“心理账户”解释人为何会有“错误”行为

查德·塞勒教授在《错误的行为》一书中,他将行为经济学的一些基本观点和研究成果向读者们娓娓道来。很多人发现,行为经济学不仅不晦涩,而且非常有趣。比如,不管是购买闹钟、转售篮球比赛门票,还是申请抵押贷款,人们都会存在某种偏见,人在很多情况下所做出的决定,与经济学家假设的标准理性模型相去甚远。

试想一个简单的情景:

获得一万元工资、一万元年终奖和一万元中奖彩票,从经济学角度来说都是一万元,但对大多数普通人来说,对这笔钱的消费决策会截然不同。

按照理查德·塞勒的观点,人们除了有荷包这个实际账户外,还存在着另一个“心理账户”。在做具体决策时,一个人受心理因素的影响,一些简单的经济学法则有时不起作用,相反会出现一些非理性的行为。比如,在一个普通家庭,对通常的生活开支有一个基本设定:一部分用于买菜、偿付公用事业费,一部分用于支付孩子的学费,还有一部分用于储蓄。这每一笔资金,都有一个大致顺序。可一旦有一天孩子的学费突然涨了,人的心里就会有一种“钱不够用”的感觉。虽然从经济运算法则角度看,从家庭的钱袋子拿来支付不同项目之间的钱并不是“死”的,可以挪用,但这时候人对钱的看法就会不一样,这就是“心理账户”在起作用。

由此来看,在人们心目中的确存在着一个个的隐形账户:该在什么地方花钱,花多少钱,如何分配预算,如何管理收支,我们总会不知不觉地在心中做一番平衡规划。当人们把一个账户里的钱花光了的时候,通常不太可能再去动用其他账户里的资金,因为这样做打破了账户之间的独立和稳定性,会令人不安。

为什么我们炒币总是亏?这位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的理论你必须学习

敝帚自珍的禀赋效应

根据塞勒提出的行为经济学理论,当一个人拥有一样物品之后,他对这件价值评价要比未拥有时高,也就是说,人总是觉得自己的东西是更有价值的。

塞勒教授将学生分成三组,第一组的任务是卖咖啡杯,第二组的任务是向卖家买咖啡杯,第三组可以选择拥有一个杯子或得到同价值的一笔钱,结束模拟买卖之后让三组人分别给咖啡杯标价。

第二组买家估价的中位数是2.87美元,和第三组可自由选择的学生估价3.12美元比较接近,而卖家估价的中位数为7.12美元,是其他两组估价的两倍多。这个实验从一定程度上反映出我们处于不同经济角色的时候对同一件商品的心理估值差别是很大的,这也就是“拥有什么,便高估什么”的“禀赋效应”。

比如房地产买卖,卖房子的时候,卖家通常都会觉得自己的房子千般好万般好,挂出高于市场公允价值的价格。在股票买卖的时候,许多卖家也总是因为对自己持有的股票有着过高的期望值而错过卖出的合适时机。

从行为经济学看币市投资

总结一下,是不是我们在炒币的过程中会犯上面的两个问题?

当我们看好一个币种时,我们就会赋予它特殊的禀赋,感觉它就是应该获得更高的估值。

在这种心理状态下,我们就会自己高估自己的持币,这就造成了我们总是不能在合理的价格卖掉自己手上的币。

第二种情况,当我们投入币市的钱,是自己的长期投资基金,还是贷款来的,会对你的炒币心态带来很大的影响,正是因为这样你才会明白,为什么不能使用杠杆炒币。因为你的心态将造成你的非理性投资动作。

上面的两种错误,我都犯过,所以我一定要慢慢领悟,修炼自己的内心!

为什么我们炒币总是亏?这位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的理论你必须学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