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变环境,改变自己,助力成长

最近受到一个课程的邀约,主题是《吸引力法则与营销行为优化》。所谓的吸引力法则,以前有听说过一些,有一些相关的书籍,而最出名的,是在十年前火的一塌糊涂的影片《秘密》。这套影片对于一些老板来说,的确有不少的影响力,十年前成功的老板,很多的学识不高,对于一些心灵类的“学问”很着迷,不过我一直认为我对这套东西已经了解的差不多,而且也用的差不多,所以也没怎么研究。

不过今天看到有这样的需求,就多看了几眼,发现这套学问原来早就有人在研究,而且在几千年前就已经存在了。

这些研究都在哪里呢?

1

早在古希腊,有一则神话故事。塞浦路斯的国王皮格马利翁是一位有名的雕塑家。他雕塑了一位美丽可爱的少女,结果自己爱上了这个“少女”,还给她穿上长袍,并且拥抱它、亲吻它。后来,他的爱日积月累,到了无以复加的地步,于是,他带着丰盛的祭品向神求助,他祈求神能把雕像变成一个真正的女性。

皮格马利翁回到家后,雕像还真就慢慢活过来了。最终成为了皮格马利翁的妻子,皮格马利翁为他的妻子起名为“伽拉忒亚”。

人们从这个故事中总结出了“皮格马利翁效应”:正向期望能产生奇迹。

改变环境,改变自己,助力成长

梦想成真

2

皮格马利翁效应在学校教育中表现得非常明显。

戴尔·卡耐基很小的时候,母亲就去世了。在他9岁的时候,父亲又娶了一个女人。继母刚进家门的那天,父亲指着卡耐基向她介绍说:“以后你可千万要提防他,他可是全镇公认的最坏的孩子,说不定哪天你就会被这个倒霉蛋害得头疼不已。”

卡耐基本来就打算不接受这个继母,在他心中,一直觉得继母这个名词会给他带来霉运。但继母的举动却出乎卡耐基的意料,她微笑着对卡耐基说:“你怎么会是全镇最坏的男孩呢?他应该是全镇最聪明最快乐的孩子才对。”

继母的话深深地打动了卡耐基,从来没有人对他说过这种话啊,即使母亲在世时也没有。就凭着继母这一句话,他和继母开始建立友谊。也就是这一句话,成为激励他的一种动力,使他日后成为闻名世界的人际关系大师。

改变环境,改变自己,助力成长

戴尔·卡耐基

3

受老师喜爱或关注的学生,一段时间内学习成绩或其他方面都有很大进步,而受老师漠视甚至是歧视的学生就有可能从此一蹶不振。一些优秀的老师也在不知不觉中运用期待效应来帮助后进学生。

1960年,哈佛大学的罗森塔尔博士曾在加州一所学校做过一个著名的实验。

新学期,校长对两位教师说“根据过去三四年来的教学表现,你们是本校最好的教师。为了奖励你们,今年学校特地挑选了一些最聪明的学生给你们教。记住,这些学生的智商比同龄的孩子都要高。”校长再三叮咛:要像平常一样教他们,不要让孩子或家长知道他们是被特意挑选出来的。

这两位教师非常高兴,更加努力教学了。

我们来看一下结果:一年之后,这两个班级的学生成绩是全校中最优秀的,甚至比其他班学生的分数值高出好几倍。

知道结果后,校长不好意思地告诉这两位教师真相:他们所教的这些学生智商并不比别的学生高。这两位教师哪里会料到事情是这样的,只得庆幸是自己教得好了。

随后,校长又告诉他们另一个真相:他们两个也不是本校最好的教师,而是在教师中随机抽出来的。

正是学校通过提升对教师和学生的期待,才使教师和学生都产生了一种努力改变自我、完善自我的进步动力。这种企盼将美好的愿望变成现实的心理,在心理学上称为“期待效应”。

每一个人都有可能进步和成长,但是能不能成长,取决于周围的人能不能像对待成功者那样爱他、教育他。

如果想要让老师用心地教好孩子,家长不是要不断地报课外班,而是让老师知道家长有厉害,这样老师才会潜意识地认为孩子潜力无限,对孩子的期望也会高,教起来也会更用心。

但同时,家长也不能因为自己很牛而贬低老师,更应该尊重老师,这样才能激发老师的自尊心,更好的为孩子付出心血。

改变环境,改变自己,助力成长

赞美学生

4

在企业管理方面,一些精明的管理者也十分注重利用皮格马利翁效应来激发员工的斗志,从而创造出惊人的效益。

有“经营之神”美誉的松下幸之助也是一个善用皮格马利翁效应的高手。每次他总会随便找些话题跟员工交流,不管员工如何回答,松下总会说:很好,希望你好好加油。这样下属每每感到总裁对自己的信任和看重,精神为之一振。

许多人在皮格马利翁效应的作用下,勤奋工作,虽然松下提倡只选用能力为70%的人才,但是往往都能通过这种激励方法,让普通能力的员工,逐步成长为独当一面的高级人才。

改变环境,改变自己,助力成长

松下幸之助

总结

吸引力法则,主要的意思,就是,自尊心和自信心是人的精神支柱,只要朝着正面的方向去思考,去交流,去行动,就能让一个人建立自信,而且能不断的朝着自己的目标不断迈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