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eep完成1.27亿美元D轮融资,或将用于健身智能AI开发

据媒体报道,运动科技公司Keep完成1.27亿美元D轮融资,由高盛领投,腾讯、GGV纪源资本、晨兴资本、贝塔斯曼亚洲投资基金老股东跟投。

此前Keep共完成五轮融资,累计融资6000万美元, 最后一轮为腾讯的C+轮融资。至此,Keep成为互联网健身领域单笔融资额最大、估值最高的公司。

Keep成立于2014年,诞生之初就瞄准小白健身用户,凭借免费的课程、易用的产品迅速成为一家明星公司。

Keep致力于为用户提供健身教学、跑步、骑行、交友、健康饮食指导及装备购买等一站式运动解决方案。

Keep用户数于2017年8月突破1亿,最新用户数为1.4亿。Keep的第一次融资在2014年11月完成,由GGV纪元资本领投了天使轮的300万元,距离其公司成立不过一个月时间。

Keep完成1.27亿美元D轮融资,或将用于健身智能AI开发

而这一次Kee宣布D论融资,距离其上一次宣布融资,已经有了将近2年的“空窗期”。

本次Keep D轮融资是迄今为止国内互联网运动领域数值较大的一笔投资记录,不仅体现出Keep在资本市场的受欢迎程度,还证实Keep在国内运动市场已成为备受欢迎的运动品牌。

2018年3月,适逢Keep三周年,创始人兼CEO王宁在发布会上对外发布了只能跑步机K1。

此外,还推出了更强调社交属性的这种新形态运动空间Keepland,正式进入线下健身房市场,其第一家门店于3月21日在北京华茂正式开业。前期,该空间主要通过Keep 社区完成线上到线下的导流。

Keep创始人兼CEO王宁在发布会上曾表示,未来将持续构建以内容为核心的运动科技平台, 并最终打造一个科技互联的运动生态。

此次D轮融资则主要用于AI产品研发、新业务线加速孵化,并持续强化Keep的内容。

Keep 希望能够联手更多生态合作伙伴去优化每一个服务环节、产品细节,去创造一个生机勃勃的运动新生态,为更多用户创造运动的可能性。

Keep完成1.27亿美元D轮融资,或将用于健身智能AI开发

实际上互联网健身这两年可谓火爆。两家典型的互联网健身房乐刻运动和Liking健身先后拿到超过3亿元的融资。

此外,互联网健身品牌超级猩猩、共享健身仓觅跑、运动社区薄荷、社交跑步应用悦跑圈都在Keep“掉线”的两年里完成新的融资。各类模式都纷纷开花,唯独以Keep为代表的健身工具应用毫无动静。

此前有人说“Keep缺乏对健身的理解,所以只能翻来覆去做一些满足健身小白需求的事,难以让真正的健身者掏钱。”但据相关人士透露,此次融资后Keep也将在内容与硬件设备上做一下改变,思考更多的方法。

此前,Keep的收入来自线上增值服务、电商、Keepland三个模块,完成D轮融资之后,据相关人数透露keep将做一系列的改变。

Keep完成1.27亿美元D轮融资,或将用于健身智能AI开发

▌加强内容建设:Keep的本轮融资将用于AI产品研发、新业务线孵化,以及健身内容的持续强化。这既是在巩固Keep的核心竞争力“内容”,也是为了加快扩展新边界——从一款健身应用,到一个多元业务的体育品牌。

▌智能算法和智能硬件落地:AI在Keep的落地场景一个是在app上利用大数据和算法进行智能分发,实现今日头条式的千人千面和精准推荐;另一个是在跑步机等硬件上搭载传感器等技术设备,实时监测用户的运动标准度并采集数据,进而更有针对地提供运动指导方案。

▌尝试更多挣钱的办法:此前Keep商业化主要靠广告和电商,今年除了发布硬件和线下空间,把电商销售的周边产品品牌化,推出了KeepUP之外,线上也在做两种新的变现:一是内容付费,以长视频的形式做教科书式系统知识讲解;二是服务商业化,做训练营,制定更适合某个用户的训练方案。

有强大的用户流和高质量的内容是Keep的两大法宝,在现在智能化时代,仅有这两个项是不够的,所以把AI用到实际的场景中,硬件智能化也是一个方向。

—写在最后—

基于此,对于传统健身房的从业者,在经营自己健身房的过程中,需要在内容、智能设备上下功夫。

另一方面,除了线下营销和私教收入,也应该尝试新的挣钱方法,形成多元化盈利模式。跟上智能时代步伐,才是当下传统健身房的重要突破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