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真的有济公这个人吗?

成朝利


“鞋儿破、帽儿破,身上的袈裟破,你笑我,他笑我,一把扇儿破……”

一哼起这首广为人知的《济公》连续剧主题歌,人们自然而然就会想起那个鞋破帽破、疯疯癫癫的济公活佛。

那么历史上真的有济公这个人吗?

济公真有其人,他俗姓李,名修缘,法号道济,南宋 (1148—1209) 人,浙江省天台县城北永宁村石墙头人。

将门出身,世代仕宦

其实济公不但是高干子弟,而且还是皇亲国戚,比我们现在的富二代牛逼多了。

济公的祖上李崇矩,生活在后周-北宋年代,跟赵匡胤本是同殿为臣,后来拥护赵匡胤陈桥兵变,被封为右千牛卫上将军枢密史,相当于我们现在的国防部长。

北宋第二个皇帝宋太宗赵匡义的女儿、第三个皇帝宋真宗赵恒的妹妹万寿公主嫁给李崇矩的孙子李遵勖。

李遵勖进士及第,历官左龙武将军、驸马都尉,澄州刺史,均州、宏州、康州团练使。

泽州防御使,宣州观察使等,是济公的高祖,育有三子,济公的父亲李茂春是李遵勖的玄孙,济公是李遵勖的五世孙。

俗话说:“君子之泽,五世而斩”,除非突出的贡献,一般功名上是很难超过祖上,李遵勖后代官越做越。

到了济公父亲李茂春,做了从四品——厨房膳站,用现代打个比方,你问他在哪里供职。

他说是在中南海,干什么的,为国家领导人搞后勤服务的,是一个闲职,没有实权。

这个时候已经是南宋了,缘于吏治腐败,李茂春干脆弃官经商,归隐天台山。

出生奇异,与佛结缘

传说,济公是降龙罗汉转世,他的出生,已经作为一个神奇的传说被列入国家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

济公父亲李茂春乐善好施,信奉佛教,但年过四十还膝下无子,于是带着夫人王氏到天台国清寺拜佛求子。

他们在十八罗汉堂,拜到降龙罗汉时,夫人看到罗汉愣住没有跪拜,李茂春责怪夫人怠慢了罗汉。

但是陪同礼佛的国清寺方丈却说“夫人与罗汉结缘,恭喜员外要喜得贵子。”

回来不久李夫人真的怀孕了,1148年农历的十二月初八,李夫人肚子痛,但是孩子始终不落地。

李茂春想着求子时,也许夫人怠慢了罗汉,于是又往国清寺,想给降龙罗汉赔罪。

就在他要跪下的那一刹那,罗汉像突然倒下,李茂春吓得面如土色,但是主持又说了:

“罗汉已经先走了,施主也赶紧回家吧!”李茂春将信将疑往家里跑,刚到门口,就听到婴儿洪亮的哭声。

孩子生下来后一直啼哭不止,家里人想了很多的办法,都没效果,又往国清寺请方丈。

看到方丈,孩子的哭声变小,但是仍然啼哭不止,主持就在孩子的头顶顺着摸了三圈、逆着摸了三圈,一边摸一边说:

“不要哭,不要闹,你的来历我知道,见我静中没烦恼,你来动中活虎跳,既来之,则安之。”

孩子破涕为笑,李茂春认为孩子跟国清寺非常有缘,所以请求方丈赐名,叫李修缘,李修缘,寓意与佛有缘。

济公文化,影响悠远

济公少年时在天台赤城山瑞霞洞读书,从小受到释教和道教的熏染。

他在国清寺拜法空一本为师,但是没有剃度,后来父母双双得病去世,在灵隐寺高僧瞎堂慧远的门下,受具足戒,取名“道济”。

济公的诞生并非偶然,是佛宗道源底蕴深厚的天台山文化、李府集儒、道、释于一体的家族文化和天台山淳朴刚健的民情民风融汇一起。

才孕育了济公“活佛”,产生了不朽的济公文化。

六朝以来,浙江南部的天台山就是充满神秘色彩的佛教圣地,晋代《西域记》把天台石梁方广寺称为五百罗汉显化之地;

唐代被称为三贤的寒山、拾得和丰干,就以疯癫著称,因此,天台在历史上就流传着许多罗汉、颠僧的传说。

在济公故乡天台一带流传的多是他的出世、童年生活、戏佞、惩恶、扶困济贫的故事。

其中如“济公出世”、“小济公芥菜叶泼水救净寺”、“利济桥”、“赭溪救童”、“修缘出家”等广为流传。

济公首先是人,是生而知之者,是济公的大知大觉和充满神奇浪漫色彩的事迹使其逐渐被人们神化为“活佛”。

人们喜爱济公,其实是敬佩他那种“无我”“看破一切”的境界,少受名利枷锁的羁绊,得到真自在、真自由的人生感悟。


有书共读


济公(1130-1209)出生于天台,是南宋禅宗高僧,法名道济。他的高祖李遵勖是宋太宗驸马、镇国军节度使。李家世代信佛。父亲李茂春和母亲王氏住在天台北门外永宁村。李茂春年近四旬,膝下无嗣,虔诚拜佛终求得子。济公出生后,国清寺住持为他取俗名修元,从此与佛门结下了深缘。

少年济公成长在赭溪畔,读书于赤城山。由于受天台山“佛宗道源”和李府世代积善信佛家族文化的熏陶,潜移默化,萌生了方外之念。弱冠之年,皈依佛门,先入国清寺,后至临安(今杭州)投奔灵隐寺瞎堂慧远,这位“佛海禅师”为济公授具足戒。济公出家后,一反常态,言行叵测,难耐坐禅,不喜念经,嗜好酒肉,衣衫褴褛,浮沉市井,常行救死扶弱之事,状类疯狂,人们称他为“济颠僧”。在一般僧俗眼里,道济的言行出格,被认为不是正常的人。所以有的僧人向方丈告状,说道济违犯禅门戒规,应责打并逐出山门。谁知,方丈慧远一边口宣:“法律之设原为常人,岂可一概而施”!并在首座呈上的单纸上批了:“佛门广大,岂不容一颠僧”!此后无人再敢诟逐。瞎堂圆寂后,道济去净慈寺投德辉长老,后来做了书记僧。

济公破帽破扇破鞋垢衲衣,貌似疯颠,实际上却是一位学问渊博,行善积德的得道高僧,被列为禅宗第五十祖,杨岐派第六祖。他懂医术,为百姓治愈了不少疑难杂症。他曾经带着自己撰写的化缘疏,外出募化,修复被火烧毁的寺院。他经常游方市井,拯危济困,救死扶弱,彰善惩恶。所以,在人们看来,“济颠”的“济”字也包含着扶危济困的意思。道济善走围棋,喜斗蟋蟀,更写得一手好诗文。他每写一篇疏状,临安满城争相哄传。他徜徉山水,自得其乐,游履所至,挥毫题墨,文词隽永。


济公性狂而疏、介而洁,不同凡响。有与他同时代的诗僧居简及其诗文选集《北涧集》为其作证。居简是济公的师侄,在游览赤城山时把山上的一块摩崖称作“书记岩”。济公圆寂后,居简写了一篇《湖隐方圆叟舍利塔铭》,这“湖隐”、“方圆叟”都是济公的别号。济公身为禅宗高僧,撰有《镌峰语录》10卷,还有很多诗作。他跟唐代隐士寒山、丰干、拾得(即“三贤”)一样,既受到佛教禅宗的熏染,也受到了道家隐逸之风的影响。不同的是,他还具有民间游侠的色彩,从而使他在众多的佛门弟子中独树一帜。这与他从小就在佛道双修的赤城山攻读,并受到“台州式硬气”的民风陶冶有关。

有关济公的故事传说,在南宋时代即已开始流传。先是凡俗神童李修元或是得道高僧道济的一些富有传奇色彩的片断故事在民间耳闻口传,后来通过说书人的话本说唱,内容逐渐丰富。在济公故乡天台一带流传的多是他的出世、童年生活、戏佞、惩恶、扶困济贫的故事,其中如“济公出世”、“小济公芥菜叶泼水救净寺”、“利济桥”、“棒打寿联”、“赭溪救童”、“修元出家”等广为流传。而在杭嘉湖一带流传的故事内容更为广泛,这是因为那里是济公出家后的主要生活和活动场所,其中以“飞来峰”、“古井运木”、“戏弄秦相府”等故事最为脍炙人口。直至明末清初,出现了一部描写济公传奇事迹的《济公传》。


济公的一生富有传奇色彩,他既“颠”且“济”,他的扶危济困、除暴安良、彰善罚恶等种种美德,在人们的心目中留下了独特而美好的印象,人们怀念他、神化他。神化就从他的出世开始。《西域志》载:“天台山石梁桥古方广寺,五百罗汉之所住持,其灵异事迹往往称著。”而济公诞生时正好碰上国清寺罗汉堂里的第十七尊罗汉(即降龙罗汉)突然倾倒,于是人们便把济公说成是罗汉投胎。黎民盼望救星,社会呼唤英雄,当人民十分需要圣贤的时候,高僧就成了“活佛”,凡人道济成为历代供奉祭祀的神灵,其成佛后的尊号长达28个字:“大慈大悲大仁大慧紫金罗汉阿那尊者神功广济先师三元赞化天尊”,集佛道儒于一身,堪称神化之极致。这也就说明济公深受广大人民群众的喜爱,成为人民心中的“活佛”,反映出济公形象的广泛亲和力。


笑帮


鞋儿破,帽儿破,身上的袈裟破,哪里不平哪有我,这句歌词想必大家都很熟悉,当然现在的年轻人肯定是对这个没有印象,游本昌演的济公可谓是深入人心,记得小时候最喜欢的事情就是坐在电视机前等着看活佛济公。

济公的故事至今已经流传了快千年之久,那么这个到底是人们虚构出来的,还是确实有这样一个人呢?济公其实在现实中是存在的,南宋有关佛学的文献《湖隐方圆叟舍利铭》 中的确是提到了济公这个人,济公原名李修缘,南宋时期的僧人。

李修缘这个名字是国清寺主持取的,因为这个原因他和佛门有了不解之缘,后来出家灵隐寺,济公平时的所作所为和影视剧中还真的有点像,他经常是疯疯癫癫的,穿着破袈裟走街串巷,因为他会医术,经常看到哪家的人病了,就去免费给人治病,而且济公的文学造诣颇高,他和正常和尚有很大的区别。

正常和尚整日吃斋念佛,济公却不同,他每天走街串巷,而且高兴了还真的是喝酒吃肉,他不仅喜欢为人治病,而且经常打抱不平。百姓嘴里叫他疯癫和尚,可是实际上心里很尊敬他。因为他干的事情都是为了百姓好,人们都说他是罗汉转世。至于电视剧里那些神仙的手段,真实历史中的济公当然是没有了,他是人不是神。

值得一提的是,目前还有一派历史学家认为,济公的原型是南北朝的宝志和尚,此人的经历也和济公的差不多。无论如何,可以肯定的一点是,历史上是真的有济公这个人的原型的,人们很敬爱他,所以将其神话。

.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以史为镜可以知兴衰 喜欢历史的读者们不妨关注历史杂货铺,如果有不对的地方欢迎指出,请多包涵。


历史杂货铺


历史上的宋代确实曾有一位法号称为道济的和尚,就是我们所说的济公。

据《灵隐寺志》记载,济公确有其人,他生于南宋绍兴十八年(公元1148年),卒于嘉定二年(公元1209年),享年61岁。\n\n他原名李心远,法名道济,是当时天台临海都尉李文和的远房孙子。他剃度出家的地方,就在灵隐寺。

道济的师父,是当时灵隐住持瞎堂慧远禅师。名师出高徒,道济打下了很深的佛学根底,为人也慷慨好义,扶危济困。\n\n但他性格狂放不羁,常不遵守寺门戒规,为此多受责备。有人说到瞎堂慧远禅师那里,禅师则答,“佛门广大,岂不容一颠僧”。

道济喜好云游,衣衫不整,寝食不定,足迹遍及浙、皖、蜀等地。他文才也极好,写的诗潇洒豪放,如一首《饮酒诗》:何须林景胜潇湘,只愿西湖化为酒。和衣卧倒西湖边,一浪来时吞一口。

慧远禅师圆寂后,道济于1201年到了净慈寺,宋嘉定二年(公元1209年)五月十六日,道济于虎跑寺辞世,临终前写有一偈:六十年来狼藉,东壁打倒西壁;如今收拾归来,依旧水连天碧。现在,虎跑公园内有济公殿和济颠塔院。\n\n清朝中叶,《济公传》成书,小说里把济公描写成济世救人、神通广大,上世纪80年代,电视连续剧《济公》上演,游本昌演的济公形象走入了千家万户。

事实上,济公是一位性格率真而颇有逸才的名僧。济公佛学造诣颇高,但其一生行径与一般出家僧人也确有不尽相同的地方。济公一生怡然飘逸,喜好云游,出行四方,足迹遍及浙、皖、蜀等地。他常常衣衫不整,寝食不定,为人采办药石,治病行医,解忧解难,常常灵验,广济民间疾苦。因此,其德行广为人们所传颂。


逻辑文史游


历史上真有其人。

济公(1148年-1209年),济公原名李修缘,南宋高僧,浙江省天台县永宁村人,后人尊称为活佛济公。他破帽破扇破鞋垢衲衣,貌似疯颠,初在杭州灵隐寺出家,后住净慈寺,不受戒律拘束,嗜好酒肉,举止似痴若狂,是一位学问渊博、行善积德的得道高僧,被列为禅宗第五十祖,杨岐派第六祖,撰有《镌峰语录》10卷,还有很多诗作,主要收录在《净慈寺志》、《台山梵响》中。懂医术,为百姓治愈了不少疑难杂症。他好打不平,息人之诤,救人之命。他的扶危济困、除暴安良、彰善罚恶等种种美德,在人们的心目中留下了独特而美好的印象。

济公是一位性格率真而颇有逸才的名僧。他的师父就是著 名的瞎堂慧远禅师。济公佛学造诣颇高,但其一生行径与一般出家僧人也确有不尽相同的地方。济公一生怡然飘逸,喜好云游,出行四方,足迹遍及浙、皖、蜀等 地。他常常衣衫不整,寝食不定,为人采办药石,治病行医,解忧解难,常常灵验,广济民间疾苦。因此,其德行广为人们所传颂。

济公在一些文学作品中,给人们的印象是:不守戒律,嗜好酒肉,似乎完全不受佛教戒规的约束,使老百姓觉得他更亲切、更具有人情味。《济公传》中有一首四言诗,就说明了这点。

佛祖留下诗一首,我人修心他修口;

他人修口不修心,唯我修心不修口。



求之


济公的文学形象,也是有所本的。据记载,济公平时喜欢鞋儿破帽儿破,身上的袈裟破,而且污秽不堪。同时,他疯疯癫癫,喝酒吃肉,确实是一个疯和尚。

但同时,这个和尚心地善良,学问也很好。他还懂得中医的医药,平日里治病救人,功德无量。

历史上的济公,当然没有传说中翻山倒海,千变万化的神奇法术。他济世救人,凭借的是医术、口才、学问和侠义之心。济公的佛学和文学根子有多深呢?他被禅宗列为第五十祖,杨岐派的第六祖。他编撰有《镌峰语录》的著作10卷,还写了很多诗词,收录在《净慈寺志》、《台山梵响》中。

中国还算是一个尊重知识的社会,所以一个特立独行的济公和尚,因为他的才学,受到了很多权贵和文人的赞许,经常邀请他去做客。而济公保持洁身自好,并不轻易投入权门。

一个人既是和尚,又有学问,这本身就足以带来一定社会地位。同时他穿着这么破衣破鞋,其实恰好表达出一种“坦荡荡无牵无挂”的气魄,更别说还有众多有钱有势的粉丝。于是面对一些欺男霸女的权贵,他也敢于直接对顶。而对白行中的一些争议,济公会出来调解。这么一来,济公行侠仗义,就在民众中留下了很好的名声。

而民间文艺作者们,要他们去理解复杂的关系比较困难。他们就把这个疯疯癫癫的济公,写成了法力无边的活神仙。于是《济公全传》里的神奇故事逐渐流传开来。


巴山夜雨涮锅







济公这个人在历史上确有此人。十年前我看了一本书,《地狱游行记》,这本书约半指厚,一天时间我就看完了,书中说的是现在的一世人和济公一起到地狱去所见所闻所写的游记,就是人们常说的十八层地狱,各种刑具`刑罚应有尽有,法律其严,所所对应丝毫不差,不然可打开视宝屏,观看一生或几世所做所为,存档为证为真。√ 当天晚上我就梦见了济公来了,而且如果人仙合一还能治病疗疾,为民排忧解难,造福社会。所以我身有体会到济公历史上确有此人。


用户51118868117


在中国古代众多的神祇信仰中,济公信仰可谓是一个独特现象。据后人考证,济公原型为南宋僧人道济。在其事迹中,后人颇有添加修饰。作为一个信仰,总有神迹,而神迹的真假是言说不清的。那么,这里就不去考证济公本来面目的是非,主要以佛门内部所记的道济原型和济公的传说来作为信仰模式的范例,以解说济公信仰何以能够确立。

道济的行迹

  道济是台州人,18岁落发杭州灵隐寺,因行为奇特,称为颠僧,后到净慈寺常住。清人孙治初辑、徐增重修《灵隐寺志》记载:“济颠祖师,名道济,台州李氏子。初参瞎堂,知非凡器,然饮酒食肉,有若风狂,监寺至不能容,呈之瞎堂,批云:法门广大,岂不容一颠僧耶?人遂不敢言。及远公既寂,出居净寺。济累显神通,奇异多端,具见本传,不能悉载。”但道济有信史可考的文献当首推释居简的《湖隐方圆叟舍利铭济颠》。黄夏年先生《〈湖隐方圆叟舍利铭〉考释说》,释居简是道济的师侄,两人曾同住于净慈寺,是一位有修为的佛门大德高僧。其所记道济身前事,当为可靠。据释居简的记载,道济的远祖是李文和,即宋代佛教护法李遵勖。道济受业于灵隐寺高僧慧远瞎堂禅师。其性高逸孤寂,四十年间行踪遍天下,行为不同常人,有侠义之风;与蜀中僧人祖觉大师有着某些联系,性情亦相类。道济死后舍利被世人珍藏,可见是一位有真实修为的大德高僧。从释居简的叙述来看,道济不重外表而重修心,且酒肉不忌。这其实是禅宗发展到顶峰时期的一种状态。至于不畏强暴,有侠义之风,能为老僧办药石,不与强横游姓人家交往,则是道济的一个正义品性的表现。

济公之“颠”的多重意义

  济公信仰的奇异之处就在于济公的“颠”。关于这一点,见仁见智。但济公的“颠”来自道济,道济神通的实质如何?是否同民间降神、西藏佛事的请神一样,表面上借助一种疯癫之姿,事实上乃是在与神灵相沟通?从信仰的角度来看,济公的“颠”是“真”的表现;而这个“真”却触动了世人的灵魂,引起世人的兴趣。明人吴之鲸《武林梵志》称其“举止脱略,与小乘执相诸僧忤,乃讦其犯斋及不循律仪过,远批云:法门广大,岂不容一颠僧?意以颠含真义,而远亦似知之,惟庸众之终不释然。”济公的“颠”乃是人性的“真”反映,是无数人内心隐迹的外显。正是济公的心性达到了全真的状态,一副天然,不拘于一物,达到心如真如的至高佛家修为,达到心性合一,才触动了许多人的心灵。济公的“颠”当是某些人内心阴暗面的外露。许多人限于世俗的眼光而克制自己,不敢表达内心;可济公却无拘无束,把自己的内心世界随心所欲地表达出来,不管他人眼光的是与非——而一般世人却无法去这么做;即便有做,也不会做得这么自然顺心。所以心性真如也是济公深入人心的一个原因。

  济公来自民间,显迹于民间。济公的“颠”是广大民众渴望那些虚无缥缈的、高高在上的神祇能更贴近人的心灵,更贴近人的生活,并且生活在人们现实之中的一种思想反映,也是民众寻求灵异,以寄托愿心愿景的反映。一个颠僧,神通广大,且来自自己的生活现实之中,那么接受起来就跟自己的心灵无比贴近。他既是神,又是活生生的人,而且原型还是一个可能是世人平常不屑的俗人。

  济公的“颠”,不同凡响,是神迹;同时又是济公混迹人世,与人世同体的印证。“维摩云:菩萨住于生死,不为污行。而布袋济颠,酒仙蚬子,竟为污行者何耶?良以既证果人,欲度执相凡夫,不得不隐圣现劣故也。”这是比较权威的佛门内部说法,载于《灵隐寺志》中。济公的“颠”是为了度化世人:既不能以本来面目见世俗凡人,便只能隐圣显劣。可见济公的“颠”有多层意义:一是为生活环境所逼的一种生存方式,二是普度济世的一种方法,三是反抗社会黑恶的一种行为表达。这与当时中国的社会环境和当时国人的生存法则有关。

济公信仰得以确立的原因

  一个人接受一种信仰,确立一种信仰,必定是这种信仰触动了灵魂。济公信仰的普及,可能正是触动了国人的灵魂。济公信仰是国人理想的结晶。民间以道济为原型,结合历代相似奇人异士的某些方面予以加工,造就出形象丰满而深入人心的济公。济公信仰是中国本土文化加上佛教文化的产物,是一个中国民众以本土神异使自己的精神得到寄托的一个过程。

  民间传说中的济公是降龙罗汉转世。这个传说主要讲李茂春夫妇无子,到天台国清寺求子,拜降龙罗汉而得缘。在佛门内部,也认可这个传说。如晦山显《济颠本传序》云:“济颠,本天台罗汉,示迹尘中,出家灵隐,继迁净慈,踪迹最为奇特。”在佛教内部的认可和宣扬之下,济公降龙罗汉转世说更是深入人心。

  佛门内部文献中所记载的道济的奇异事迹应该属于济公的神迹了,因为那是一个神佛做的事,而不是一个普通人所能做的事。《灵隐寺志》、《净慈寺志》、《武林梵志》、《续修云林寺》、《南屏净慈寺志》记载的济公灵异事件有梦感皇太后、无明火发,济公募树建寺、口吐佛金、火化蟋蟀等。明代释大壑的《南屏净慈寺志》记济公“尝欲重新藏殿,梦感皇太后,临赐帑金。”这一是说明济公有非凡神通,二是说明济公得到了上层统治者的肯定。在封建中国,皇权的认可,是任何人被世人得以认同的前提。济公也一样,只有得到了皇权的认可,才能在中华大地普及开来。这当然是皇叔至上传统的表现,也是儒家思想的延伸或是其产物。济公的身上有着儒家的影子。《南屏净慈寺志》载:嘉泰四年夕,济公“醉绕廊喊:‘无明发。’众莫悟,俄火发,毁寺。济乃自为募疏,行化严陵,以袈裟笼罩诸山。山木自拔,浮江而出,报寺众云:‘木至江头矣’!将集工搬运,济曰:‘无庸也,在香积井中。’六丈夫勾之而出。监寺欲酬之钱,辞曰:‘我六甲种,岂受汝酬乎!’遂御风去。”这段文字含有佛道共存的意味。以袈裟罩山、运木,是佛家神通的表现;可是六甲神搬运却是道家之事,因为六丁六甲神将是有名的道教护法神将。以道教的护法神将来为济公义务服务,可见济公不仅具有佛家的神通,而且也与道家关系非凡。他是得到道家认可的一位活佛。

  济公信仰之所以能在旧时中国得到确立,一是他的神通,二是他的奇异,三是他的修行方式,四是他的行为暗合了中国人的某些心理, 五是他乃博大慈爱的象征,六是他既是传统文化的结晶又是理性的悖逆,七是他系中国民众的共同创造,八是他系时代信仰的需要,九是他属于宗教进化中的必然,十是他为时空交结中生成的机缘的凝结。

  宗教信仰的形成,是人内心的需要,是人灵魂的内化,是世界进化的催化,是时空恒易交接的结点。济公信仰是如此,其他信仰也是如此。每个人都要有自己的信仰。如何摆正自己的信仰,让信仰为自己的心灵、为自己的行为服务,为他人的心灵、为他人的行为服务,为团体、为民族乃至整个社会和世界的净化服务,这应是宗教信徒的题中之义。


醉美清江


当然有,下面是济公禅师的百度百科。百度百科和维基百科以及bing关于资料的来源出处都有详细介绍,而这一方显然没有写来自影视剧或者是文学资料,这就足以证明济公禅师确有其人了!


济公(1148年—1209年),原名李修缘,南宋高僧,浙江省天台县永宁村人,后人尊称为“活佛济公”。
他破帽破扇破鞋垢衲衣,貌似疯癫,初在国清寺出家,后到杭州灵隐寺居住,随后住净慈寺,不受戒律拘束,嗜好酒肉,举止似痴若狂,是一位学问渊博、行善积德的得道高僧,被列为禅宗第五十祖,杨岐派第六祖,撰有《镌峰语录》10卷,还有很多诗作,主要收录在《净慈寺志》、《台山梵响》中。

济公懂中医医术,为百姓治愈了不少疑难杂症。他好打不平,息人之诤,救人之命。他的扶危济困、除暴安良、彰善罚恶等种种美德,在人们的心目中留下了独特而美好的印象。

济公禅师的为人影视剧和清朝的小说《济公传》已有详细介绍,抛去那些不足为证的神话测彩,剩下的就是可信之处了。

道济他人虽逝世已有千余年,可他精神不灭,我么应该学习他好打抱不平和行医济世的精神,大学文科生也应该多读读他的诗句和流传下来的名篇,获取精神食粮为现代缺失的侠义精神以作补充!

那些号称佛系青年的,如果真想做个佛系青年正好学学济癫装疯卖傻的技术用来混一混老板和父母妻子,不正是如己所愿嘛!


自由史话


济公在历史上确有其人,他是南宋时代临济宗的一名僧人,法名叫做“道济”,由于行事癫狂,所以又有“济颠”的诨名。关于其原名有三种说法:“李修远”“李修缘”“李心远”,这三个名字彼此相近,只有一个字音的变化,无疑都是从同一个名字分化而来的,至于哪一个名字才是他的真正本名,至今尚未辨明。

最早记载济公的事迹的文献是,南宋释居简禅师的《湖隐方圆叟舍利铭》(简称《舍利铭》):

叟,天台临海李都尉文和远孙,受辞于灵隐佛海禅师,狂而疎,介而洁,着语不刊削,要未尽合准绳,往往超诣,有晋宋名缁逸韵。信脚半天下,落魄四十年。天台、雁宕、康庐、潜皖,题墨尤隽永。暑寒无完衣,予之,寻付酒家保。

这里的“文和”是“和文”所误,指的是北宋太宗驸马都尉李遵勖,谥和文。济公是他的远亲,其祖上出自陇西世代为仕宦,到了济公的祖辈随着宋室南迁到达浙东天台赤城山麓永宁村(位于今天的浙江)。同时李氏一族好几代皆信仰佛教,以李遵勖为例,他是临济宗居士,曾编订《天圣广灯录》一书,他的名字也常见于禅门笔记《湘山野录》《罗湖野录》当中。由此可见,济公与禅门结缘绝对不是偶然,肯定受到了其家学的影响。或许后来济公受到佛门容忍多少也是受了祖上的庇荫吧。

根据《湖隐方圆叟舍利铭》记载济公死于嘉定二年,也就是公元1209年,生年不祥。他最初在国清寺出家,后来到了杭州的灵隐寺,随后又到了净慈寺。

济公的性格洒脱,不受清规戒律的束缚,喝酒吃肉,混迹于市井当中,喜欢和孩童、动物嬉戏。而且身上的财物全部拿去换了酒钱,所以弄得衣衫褴褛。

《舍利铭》记载济公曾为老病僧人看病抓药,但达官贵人找济公看病,济公却不予理会。后世济公的神话传说当中也经常出现济公给人看病的情节,看来是有一定依据的。

行事如此癫狂异常,又有点行侠仗义的风范,这样的人最容易变成街头巷尾热议的人物,久而久之便形成了许多似虚似实的传说。在宋朝的时候就已经出现了以济公为主人公的《钱塘湖隐济颠禅师语录》,表面上叫“语录”,实际上是话本,就是民间艺人用来讲故事的底本。到了明清时代市井文学兴盛,又出现了《济颠大师醉菩提全传》《济公传》《济公活佛传》等一大堆关于济公的文学作品,而且此时济公业已受到神化,脱离了真实的历史人物的形象,成为了游戏人间、惩奸除恶的活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