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钦州坭兴陶有什么由来?

五月的田野


答:中国是陶瓷的故乡,关于陶的历史更是源远流长,早在新石器时代,我国的先民们就已经学会制作陶器,经过漫长的岁月,陶器除了作为生活用品外,被逐渐融入了文化的元素,再经过数千年的历史沉淀,陶器被赋予了深沉的人文内涵。

作为中国四大名陶之一的广西钦州坭兴陶,至今已有一千三百多年的历史,与其他三大名陶(江苏宜兴紫砂陶、云南建水陶、四川荣昌陶)享誉中外。据《钦州陶治志》记载:我钦陶器,谅发明于唐以前,至唐益精致。这是关于钦州陶器最早的记载,经过一千多年的兴衰,到清咸丰年间,钦州陶器达到了其鼎盛时期,“坭兴”一词也随之出现。

相传当时有一个叫胡老六的当地人,发现一处细腻的紫泥,就萌生了要把它做成烟斗的想法,做成的烟斗用火烧制后,不但质地坚硬,还非常美观,由此引起人们的注意。随后一些从事陶艺行业的人纷纷效仿,制作烟斗及一些细小的玩具之类的东西。接着又有黎氏兄弟黎昶春、黎昶昭创造性的用钦江西岸的硬土与东岸的软泥掺合起来,制作碗、碟、茶壶、等陶器,再后来又发展到香炉、香案、熏鼎、花瓶、花樽等等摆设品。

一些附庸风雅的文人、名士觉得本土的这些陶器跟宜兴的紫砂陶相类似,就取名 “宜兴”。因这些“宜兴”是用坭做的,粤语中 “宜”、“坭”读音相近,在口口相传中,渐渐的把“宜兴”说成了“坭兴”。久而久之,“坭兴”就成了钦州坭器的名称。

钦州坭兴陶以奇特的土质,绝无仅有的“窑变”艺术和神奇的功能(耐酸、耐碱、防潮保鲜,折桃李花枝插在瓶内能开花结果,用坭兴陶茶壶盛茶一年也不变味)深受人们的喜爱。


覃仕勇说史


钦州制陶历史悠久。由于依山傍海,气候温暖湿润而自然资源丰富,为古人类的宜居之地,据考古发现,约在一万年前,钦州地区就有人类居住,考古发现许多先秦时期的古陶器物。


在钦州出土的唐开元二十年的陶碑显示,当时的钦州制陶水平已达到一定水准,但当时并未称之为坭兴陶,而是称之为越陶。


直至清朝中叶时期,仍然还未出现坭兴陶的名称。

到了清朝咸丰年间,当地有个叫胡老六的制陶师傅创制吸烟小泥器,精良远胜宜兴陶,坭兴始得其名。并相继出产茶壶、小花瓶和文具等坭器。从事生产的作坊也增至40 多家,其中较负盛名的有“黎家园”“仁我斋”“符广音”“麦兴记”“潘允馨”等。清同治年间鱼寮横街形成一条坭兴巷,即“烟斗巷”。1915年美国召开的“巴拿马运河开航太平洋万国博览会”上,坭兴陶荣获金牌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