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快速认清自己并找到人生使命?|大学生问答

如何快速认清自己并找到人生使命?|大学生问答

导读:2018年7月7日,“立鸿鹄志,做奋斗者”第二期致良知四合院大学生学习会落下帷幕,360多名大学生代表收获满满,洒泪而别,他们带着一颗颗致良知的种子,去奔赴世界各地,把阳明心学带到地球村的每一个角落。以下是他们与致良知四合院老师之间的一问一答。

提问:

我感觉自己从来没有真正发自内心地感到过开心,这是为什么?我应该怎么办?

四合院老师:

首先,你的心被堵住了。阳明先生告诉我们“乐是心之本体”,我们心中原本就拥有无比的快乐,而你之所以感觉不到,是因为被不明和贪欲所遮蔽、堵塞。因此,首先把这些“垃圾”倒出去,才会感到轻松,才能找到这种快乐而庄严的感觉。

第二点,根据行为作用与反作用,真正能让自己感到幸福快乐、有成就感乃至崇高感的,不是被爱,而是付出爱。

有机会利益他人是自己的幸运,当我们拥有这份心的时候,心中就会升起浩然之气,它会赶走我们身上的负能量,让自己整个生命都带着温暖与光明。当我们把这份温暖与光明传递出去,给他人带来微笑与快乐时,自己将会感到更加快乐。

所以,一方面要超越自己,把心中的垃圾倒出去;然后,找到可以利益别人、为他人奉献的机会,与周边世界建立良善、持久的链接,从而拥有持久的快乐。在快乐的基础上,不断开发心中宝藏,就能再上一个台阶,到达幸福,再往上是自在,然后圆满乃至觉悟,自己的人生就会沿着这几个台阶不断向上攀登。

提问:

我之前内心没有信仰,浑浑噩噩过了20多年,很希望能改变自己。我一直在思索自己的崇高理想是什么,却始终没能找到。我想问一下,如何快速认清自己、反省自己,让自己找到人生的使命和目标?

四合院老师:

解决这个问题,需要要做两个功课:

第一,反省过去二三十年间自己的恶行、恶念、恶语,把它们写在纸上,向天地忏悔,直到泪流满面,甚至嚎啕大哭,这是一个倒出心中垃圾的过程,这个过程中你会感到轻松,与世界和解、与周边的人和解。我们需要每个月都做一次这样的功课。

第二,用大约三小时的时间,在自己不被打扰的状况下,在纸上逐条写下自己的渴望与梦想,不断不断地写,直到有一条能让你哭出来,此时你可能就找到了自己心灵深处的人生使命。

通过这两个练习,我们就能让心干净起来,找到人生的目标和方向。这样的练习因人而异,有的人可能很快就能找到,有的人则需要一个过程。这都没有关系,只要我们牢记圣贤的教导,相信心中拥有无尽宝藏,有足够的耐心和诚心去做,终有一天,每个人都能走上光明的大道。

如何快速认清自己并找到人生使命?|大学生问答

提问:

我们知道要以“是非”作为判断的准则,但是“士人-能人-君子-贤人-圣人”,处于不同层次人们的是非观肯定是不同的,那我该如何判断自己的是非观是否正确呢?我想去做的事情、我认为对的事情,究竟是对还是错呢?

四合院老师:

我们每个人都生活在自己的认知层面上,有怎样的心就有怎样的格局和境界,当我们上一个台阶后,我们所看到的世界就会不一样。所以,人生最大的战略就是垂直攀登,登上人生更高的台阶,这需要我们在日常生活中积功累德、建功立业,在这种积累与磨炼中通过明心和净心不断提升心灵品质。

我们要反省自己过往的浑浑噩噩,但同样要尊重自己曾经走过的路,尊重自己今天所处的层面,并在当下尽可能把事情做到最好。同时,我们要保持一颗向善向上的心,用这样一颗心随时照耀、激励、引导自己。

这样我们再来看净心功夫的三个环节:第一个环节是观照起心动念,我们的念头有两类,一类是利益社会、利益他人也利益自己的,另一类则是包含私欲的。对待不好的念头我们就要及时反省。同时用好的念头引导自己。

所以,如果我们能每天通过观照和分辨自己的念头并及时反省和引导,虽然看起来我们是在自己现有层面上做事情,但其实已经在心上垂直攀登了。如此两个月后就会发现自己对事情已经有了完全不同的看法,有了更大的格局,悄然之间上了新的台阶。

因此,我们怀揣梦想,不浪费生命的每一分钟,坚定地通过明心和净心不断建设自己的心灵品质。

提问:

纵观中华民族历史,农耕民族的文化相对更加先进繁荣,但在军事上却常常被游牧民族所打败。对这样的现象如何看待?应该如何理解文化自信的力量?

四合院老师:

看待历史问题不能过于简单化。农耕文明、游牧文明属于不同的文明,但这些文明的背后是文化,而文化的本质是心的呈现。所以,哪种文化在心的层面上有更深的体证,这种文化就是更有生命力的。

中华文明五千年来,我们也经历过外族侵略,可是所有外族都渐渐被中华文化同化了,原因就在于中华文化是根植于人心的,不管是什么民族,人们都渴望通过建设自己的心灵品质,让自己有所成就。

我们说中华文化博大精深,几乎所有和中华文化结缘的民族都能从中受益。中华文化的核心密码是心,对心有所体证,也就明白了基于心而建立的中华文化。在此基础上我们再去读历史,就能穿越历史的迷雾。

中华文化延续5000年,仅仅是在近代的100年间遭受挫折.“一年之计在于冬”,100年的挫折洗涤了我们身上许多积习,打破了许多历史的枷锁。所以,当中华民族重新回到世界舞台中央时,它的能量一定是超越历史上任何时期的。

当今世界面临诸多文明冲突、贸易冲突等等,此前所盛行的零和博弈、丛林法则是不会使人拥有持久幸福。要想获得幸福生活,本质上还是要从心上下功夫解决。当人们共同明白了关于心的真理、秘密,基于此建立起的世界文明才能真正实现世界和平。为此,中国领导人在人类历史上前所未有地提出并且切实倡导和践行“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伟大理想。

人类历史是一部心灵的创造史,是行为作用与反作用的历史,而圣贤引领我们超越自己的历史。面对互联网新世界,我们如何建立新的秩序?如何寻求一份安宁与定力?这就是新时代新商业哲学所要解决的问题,人们之所以有烦恼和焦虑,是因为自己的心灵还处于比较低的层面,格局和境界不够高,思考得不够深刻,看不到问题的本质。所以,在我们对一些历史或时代问题下结论以前,我们首先要垂直攀登,建设自己的心灵品质,才能穿越许多似是而非的观念,看清问题的本质,甚至可以驾驭自己的言谈、举止、行为,影响周边的人,带着大家清爽地朝向光明,而不是在泥潭中跋涉。

当我们的人生因为有一颗空灵的心而变得纯粹,我们的创造力、影响力等等也就全都激发出来了,自然可以成就一番事业、拥有美好的家庭等等。

如何快速认清自己并找到人生使命?|大学生问答

提问:

致良知四合院倡导“以生命唤醒生命”,强调笃志力行,我从中确实感受到很多能量。但我在学比较宗教学专业的过程中,需要提交逻辑严密、考证精确的学术论文,不能过多表达自己的主观感受,因此,我应该如何在学术上呈现相关的内容?

四合院老师:

首先要把握一个根本,人有东西南北、古往今来的差别,但关于心的秘密、真理没有差别。

第二,圣贤教诲我们,宇宙人生的真理是可以体悟和体证的。“心即理”,有怎样的心,就能体会到怎样的天理、天道、规律、法则。比如关于数学,小时候我们能体证到加减乘除的原理,中学时能体证到方程式的原理,大学时体证到微积分原理。我们的心在哪个层面,对这个世界的理解和体会就在哪个层面。

对宗教、哲学思想的认识也是同样,我们对每个宗教能有多深的体悟,取决于自己有怎样的一颗心。所以归根到底,要有一颗空灵纯粹的心,这样才能听懂宗教创始人的初衷,看清他们的本心、意图。

亚里士多德的思想影响了整个西方一千年,为什么他的思想可以有如此持久的影响力?罗素在《西方哲学史》中提到,亚里士多德说“当我在看一束花的时候,我发现我不仅仅是在用眼睛看,我在用心看”。由此可见,用心来体察世界所得出的认识,是很难被超越的。

同样,1644年笛卡儿发表《哲学原理》,提到“我思故我在”,意思是,正因为我有一颗心,我可以去思考,所以我才是我自己。这体现的正是阳明先生所说的“身之主宰便是心”,笛卡尔就是凭借这样的心上体证,开辟近代哲学史,在西方产生了广泛而重大的影响。

所以,你可以把宗教当作一门学问去研究,但更重要的是要建设自己,让自己的心灵得以成长,否则我们无法看懂这个世界,更听不到时代的召唤。不管我们研究的是哪种学问,唯有自己的身有体证、心有体悟,开发自己的心灵宝藏,才能心明眼亮。

有怎样的心,就有怎样的格局和境界,就有对这个世界怎样的认识,才能写出怎样的论文、发表怎样的报告,进而影响多少人。

提问:

孔门家法中说,恶事不易传扬。通过致良知的学习,我们知道,面对恶事我们要通过明心、净心来察觉自己的起心动念并深刻反省。但是如果因为不传恶而导致有的人并不知道自己心中有恶,他们永远难以正确面对自己心中的恶,对此应当怎么看待?此外,恶现象的产生是个事实,媒体为什么不能传播这种事实呢?

四合院老师:

人性中的阴暗面会导致不好的行为,对此我们需要揭露和批判,但不要过度传播,因为这种传播会产生大量的负能量。

在中国,随着视频监控行业的快速发展普及,中国的恶性抢劫事件明显减少,通过监控、曝光恶劣行为,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人性之恶。

但如果通过媒体等形式过度报道就会有负能量。比如,改革开放40年,我国经济、社会快速发展过程中,造成了一些对环境的破坏,对此,社会上呈现出两种态度,

一种态度是感到愤怒,心生抱怨。有的人通过互联网发表视频、图文等,激发更多人的愤怒、抱怨,指责企业、指责政府、职责官员、互相指责推卸,甚至在社会上引发惶恐,使民众产生负面的情绪。但这样的指责,对于解决实际问题,却并没有丝毫的帮助。

还有一种态度:在致良知四合院,有一位创业者所从事的业务是修复被污染的土地、江河、草地。他告诉我们,不管过去由于怎样的原因造成了环境的破坏,现在都有机会、有可能被修复。这给人们带来希望,让人们感到一份正能量,让我们愿意去担当和奉献更多。

由此可见,过度传播恶事可能会给民众带来强烈的负能量,对大家的心灵没有助益。尤其是那些拥有话语权的人或者机构,当他们带头传播一些偏知偏见、错知错见、邪知邪见乃至恶知恶见,将这些东西注入到大家心田中的时候,这样的危害比往牛奶中添加三聚氰胺的危害要大得多。

因此,孔门家法是圣贤教诲我们“行有不得、反求诸己”,面对问题,我们要把精力放在反省上面,反省自己在其中所扮演的角色,找到自己的责任与担当,而不是利用自己的话语权去四处传播恶事,引发更多的罪恶。

还要注意的是,不传播不代表不作为。当父母的,有责任指出子女成长中的问题;作为企业家,有责任帮助员工成长。我们要弘扬这份责任与担当。

因此,圣贤不断唤醒我们的浩然之气,面对问题,我们要思考如何解决,而不是抱怨。我们要反省自己能做些什么,自己的生命才可以成长,才可以传递和接受纯粹的正能量。

庄子讲“夏虫不可以语冰”,我们的人生也是如此。圣贤通过穿越时空的教诲为我们指引着前进的方向,让我们领会世界的本质。此时我们不能做“夏虫”,沉浸在自己的小知小见上,而是要追随圣贤、聆听教诲,不断建设自己的心灵品质。

如何快速认清自己并找到人生使命?|大学生问答

提问:

我们要以一颗光明心去感化他人、引人向善。但面对一些有负能量的人或者组织,甚至面对国际争端等,我们可能并不能够帮助他们解决问题,反而会导致他们心中的恶变本加厉。对此,我们该如何去做?

四合院老师:

在国外有这样一个故事,一个人少年时立志改变世界,结果青年时他发现自己没法改变世界,所以他立志改变国家;30岁时他发现自己很难改变国家,又立志改变自己的城市;到了40岁发现自己的城市也很难改变,他就立志改变自己的村庄;直到60岁时他发现唯一能改变的就是他自己。

于是他在生命结束前写了一段话:改变世界的捷径是改变自己。他发现,自己的整个生命都颠倒了,应该在年轻的时候改变自己、让自己变得强大,然后影响自己的家族,进而影响村庄,慢慢影响到城市,或许还能对国家乃至世界都做出贡献。

所以,面对各种各样的问题,我们首先要做的是好好做人,把自己的本职工作做好,当祖国需要我们的时候,我们才能义无反顾地贡献出自己的全部力量。我们心中若是燃起小小的火苗,一定要呵护好这个火苗,并且与更多人链接,让火苗聚集起来,形成更大的能量,此时大家合力形成的大火苗就能够帮更多人照见光明。

归根到底,我们建设心灵品质,开发心灵宝藏,这样我们就能拥有更高的格局和境界,更大的能量、智慧、胸怀和仁爱,如此,当机会来临的时候,当祖国和人民需要我们的时候,我们才能冲得上去,才能独挡一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