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大教授文东茅:人生不是抛物线!

北大教授文东茅:人生不是抛物线!

北大教授文东茅:人生不是抛物线!

文东茅

北京大学教育学院教授

北京大学社会科学学部副主任

中国教育发展战略学会副会长

致良知涌泉学苑发起人

导读:7月5日-8日,由致良知涌泉学苑主办的“立鸿鹄志,做奋斗者”第二期大学生致良知学习会在北京中康国际酒店圆满召开。面对300名来自海内外知名院校的大学生、留学生等年轻学子,致良知涌泉学苑发起人文东茅教授,分享了自己从乡村到城市、从中师到大学、从大学教授到致良知涌泉学苑发起人的人生超越之路。

我从跳高中感悟人生

我出生于农村,家庭贫困,父母去世得早,初中毕业后我选择去读中师(中等师范学校),离开条件艰苦的贫困农村,来到城市发展。考上中师、跳出“农”门,是我人生的第一次重要超越。

读中师之后,我参加了跳高训练,最终获得了全省中专运动会跳高冠军。跳高不仅增强了我的身体素质,还改变了我的人生轨迹,我的学习成绩是第一名,又有运动特长,所以非常顺利地成为全班唯一一个保送大学的人。从中专到大学,这是我人生的又一次超越。

正因为如此,我对跳高特别有感情,从跳高中我曾获得了很多人生感悟:

1、关于成功与失败。

运动和比赛教给我正确认识成败:要勇于挑战新的高度、强的对手、不惧失败;判断成败的标准不是名次,而是超越的高度;不是与别人比,而是与自己比;我们甚至要感谢那些将我们打败的对手,他们就是检阅我们实力的横杆。

2、关于实力与信心。

跳高是一个以硬实力为基础的项目,有时候,面对一个高度,运动员会因为实力不足直接放弃试跳,就是因为缺乏信心。由此我意识到:不论是跳高还是做任何事情,都应该有以实力为基础的信心。无实力有信心是狂妄;有实力而无信心是懦弱。

3、关于努力与方法。

优秀的跳高成绩离不开艰苦的努力和科学的训练。通过体育锻炼,培养了我吃苦耐劳的品格,让我更深刻地懂得,成功就必须付出辛勤汗水,甚至面对伤病。同时,跳高有不同方式,采用不同的方式获得的效果各有不同,这启发我思考:处事一定要注重方法科学,有时候采用逆向思维、迂回曲折的方法可能更容易成功。

北大教授文东茅:人生不是抛物线!

人生就是一条抛物线吗?

以上这些启示对我的成长和发展有很大的帮助,通过不断的努力,我提升了个人能力,实现了人生的一次次超越,从保送上大学,到读硕士、博士,评副教授、教授,当副院长、院长,一直在攀登人生新高度。

但有关跳高的这些观念也在一定程度上局限了我的认识。我曾一度认为人生就是一条抛物线,在年轻时不断努力,争取达到一个尽量高的高度,随着年龄增大,智力、体力等衰退,人生轨迹必然逐渐滑落。我也告诉自己,作为一个没有任何背景的农村孩子,能一步步成长为北大教授、院长,应该知足感恩,我只要延缓一下自己衰落的速度就好。

但是,人生真的就是这样一条抛物线吗?

感谢致良知四合院,引领我走进了阳明心学的殿堂,圣贤智慧让我对人生的认识又产生了一次巨大超越。

首先,关于成功。“是非即成败”,要能辨别是非,才能找准人生的方向。而真正的成功,是以健全的心灵品质,依道而行,达成目标,同时拥有幸福自在乃至圆满觉悟的人生。“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每个人都可以不断努力,不断提升心灵品质,从士人到能人、君子、贤人乃至圣人,实现一次次超越。从这个意义上说,人生就不再是跳高比赛,更像是在攀登一座永无止境的高山,只要一步一个脚印,就可以每天都达到新的高度。而每到一个新的高度,都可以看到新的风景,这才是值得追求和向往的人生。

其次,关于信心。从前我认为信心源于实力,而阳明先生告诉我们:“圣人之道,吾性自足”,真正的信心是相信每个人都有无穷潜力,都有无限的心灵宝藏。一个人对社会的实质性贡献和最大价值是建设自己的心灵品质,用生命唤醒生命,帮助他人提升心灵品质。这样的贡献依靠的是心灵品质,不受年龄、体力甚至智力的限制,因此人生并不是一条向下滑落的抛物线,是可以垂直攀升的,这样的人生始终充满信心和希望。

第三,关于成功的途径。现在,我更深刻地体悟到“反者道之动”。人生要有获得,就要先付出;要被爱,就要先给人爱;要被尊重,就要先尊重别人。要获得成功,最高效的途径就是牵手圣贤,垂直攀登。

致良知的学习,让我认识到,人生中有跳高这样的身体超越,也有上大学、跳农门这样的物质和地位上的超越,更有对个人认识和格局的超越,这种精神上的超越才是人生最重要的超越。

有了这些认识,这两三年来,我坚持每天学习古圣先贤的思想,倡导成立了致良知涌泉学苑,带领成千上万名教师、家长学习致良知,开展良知教育试点,共同探索教育之道。我的人生到达一个新境界,我也能预见到,在我的上方还有无数境界有待超越,从中我享受着更大的幸福,无比欣慰、无限感恩。

北大教授文东茅:人生不是抛物线!

厚德载物,超越财富

什么是当代青年的超越?如何实现这种超越?

每代人有每代人的使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意味着近代以来,久经磨难的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可见,当今时代的使命就是实现从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今天的青年,站在这个伟大时代的起点,未来的使命就是去实现从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飞跃是更有力的超越,我们应该如何实现这一飞跃?在我看来,就是要“超越财富、追求强大”。

超越“财富”

有人会说,其实我们家并不太富裕,还要解决温饱问题;我们国家也还有很多地区并不富裕,需要脱贫致富。但超越财富并不是要等我们挣到很多钱才能超越,而是要转变我们的财富观念。

首先,创造财富:超越财富是要以经济实力为基础的。我们这代人要生财有道,继续为社会创造更多物质财富。

其次,驾驭财富:要超越财富,就要超越现有的财富观,财富不是用于占有和享乐,而是造福社会、利益他人、成就自己,是在无私奉献、利他利己中收获大幸福。只有不为钱财所累、不为钱财所奴役,做钱财的主人,才能让钱财在自己手中发挥更大价值。

最后,开发宝藏:要超越财富,就要转变我们对财富的认识。每个人内心都有无穷宝藏,我们造福社会的方式,不仅是体力、智力,更重要的是品德。我们可能是做科学家、企业家、政治家,也可能是一个普通劳动者。但只要拥有健全的人格、高尚的品德,就可以在任何岗位上影响他人,获得他人的尊敬,体现自己的价值,达成人生的成功与幸福。

追求强大

强起来的时代,不只是国家经济、政治、科技、军事的强大,更有文化和思想上的强大,不仅要自己强大,还要建设人类命运共同体,让全世界变得更加富强。中华民族强起来,一定要依靠强大的人民,尤其是强大的青年。青年兴则国家兴,青年强则国家强。

真正的强,是内心的强大。何为内心强大?如何实现内心强大?在此,送给大家两句话:

强:“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真正的强是自强,自己征服自己,自己使自己强大;真正的强,必须“不息”,志向坚定,坚持不懈。只有这样自强不息,才能养成“大德”,大德才能驾驭万事万物,包括财富。所以,我们要做强者,就要“立鸿鹄志,做奋斗者”。

大:“胸怀天下,学致精微”。中国的强,不是强权、霸道,而是胸怀天地万物一体之仁,建设人类命运共同体。而这一切,都要从精微开始,从小事开始,在行动、言语以至起心动念上用功,即心上用功。

真知真行

阳明心学是实学,强调知行合一、真知真行。所以今天建议大家去做两件小事:

厚德载“手机”。真正的强者是自律的,珍惜自己的美好青春时光,从管控手机开始。修养大德、检验厚德,从管住手机开始,从戒除游戏开始。

不说谎、不抱怨。不说谎,心中轻松愉快;不抱怨,反求诸己,不断修复自己与世界的关系。如此坚持100天,必能真切体会生活的简单与美好。

人生不是一场只有一个冠军的田径比赛,而是一次每个人都可以成功的永无止尽的向上攀登。只要一步一个脚印,每一步都是超越,每一次超越都是新的风景。在这条攀登路上,我们追随圣贤,一路同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