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次世界大戰中,有很多參戰國都有軍與集團軍的編制,這兩種編制有何區別?

新史往今來


在斯大林格勒覆滅的德國第六集團軍,1942年時隸屬於“南方集團軍群”,下轄步兵第4軍、第8軍、第11軍和第14裝甲軍,加上集團軍直屬部隊約計20多個師30萬人,司令官為接替賴歇瑙陸軍元帥的保盧斯上將(巴巴羅薩計劃擬定主要參謀軍官)。

在諾曼底登陸後,美國名將巴頓指揮的第三集團軍在1944年底曾先後下轄六個軍42個師,總兵力也保持在30萬人以上;在阿拉曼擊敗隆美爾的英國第八集團軍,在蒙哥馬利接任司令官時下轄三個軍10個師、8個獨立旅,總兵力超過22萬餘人。

(保盧斯)

從上述編成可以看出,字面理解,“集團軍”是若干“軍”級部隊組成的戰役集團,是“軍”的上級單位,美、英、德等西方主流軍隊編制也基本遵循了這一原則,集團軍下轄軍、軍下轄師或旅等。但是根據戰役目標、任務性質的不同,集團軍的編制和兵力並不固定,比如巴頓的第三集團軍在北非初建時僅有98000人,而到了1945年初已經超過35萬人,斃傷和俘虜德軍140萬(後面是德軍大規模投降)以上。

相比較而言,蘇聯紅軍由於戰爭初期傷亡慘重造成普遍缺額,它的諸兵種合成集團軍在1942年底僅有6到8個師不足5萬人,比如崔可夫的近衛第八集團軍在1944年下轄四個近衛步兵軍,兵力卻只有76000人,這還是滿員率較高的精銳部隊,其他部隊的情況可想而知。



(崔可夫)

造成這一現象的根本,是蘇德雙方對於戰役補充的態度不同,納粹德軍以儘量補充現有部隊的戰損為主,而斯大林更熱衷於建立新番號的部隊,所以蘇聯紅軍的方面軍、集團軍數量很多,但單位兵員較少。

一般說來,“軍”的番號是基本固定的,所轄的師雖然偶而會有調出和調入,但骨幹師輕易不動,可以認為是一種常態化的編制;而“集團軍”大多是戰時編成的重兵集團,番號和所轄部隊變化較大,比如前文提到的崔可夫近衛第八集團軍,就是由“斯大林格勒戰役”期間他本人指揮的第62集團軍改換番號而來,所以有其臨時性和不固定性。國民政府軍事委員會最早撥給紅軍的是“第八路軍”的番號,一個月後即更改為“第18集團軍”,遭到了八路軍方面的抵制,原因就是作為戰時番號,蔣介石可以隨時找藉口取消部隊建制,包藏一定的禍心。

(巴頓)

不過第18集團軍沒有“軍”的編制,仍然只是下轄第115、第120和第129師,算是特殊情況;而這個集團軍的兵力更是難以估算,許多建制重慶方面既不掌握也不承認。

國民黨軍隊在抗戰時期也以集團軍為野戰兵團的主要編成,淞滬戰役中番號和指揮序列的複雜成為深刻教訓,因此在1938年南嶽軍事會議後,修正為軍事委員會---委員長行營---戰區----集團軍---軍---師的序列。當然,中央軍精銳和雜牌軍的集團軍實力也肯定不盡相同,王耀武成立第24集團軍時,下轄第73、第74、第79、第100軍共四個絕對主力軍,人馬超過15萬;而川軍楊森的第30集團軍在長沙會戰期間,只有兩個軍的番號和不足5萬人馬。



比較另類的是二戰日本軍隊,它沒有“集團軍”這一編制,而是在軍隊規模急劇擴大後,演變成大本營---總軍---方面軍---軍---師團的序列模式,但日軍的師團由於編制較大兵員數量較多,幾乎等於其他國家的軍級單位,因此日本的“軍”可以視為集團軍建制,比如駐紮武漢的日寇第11軍,高峰時期下轄7個師團20多萬人馬,與英、美、德的集團軍兵力基本相同。

綜合二戰各國實際情況,軍長的軍銜以少將和中將居多,集團軍司令的軍銜以中將和上將居多,保盧斯是個意外情況。

戰爭實踐證明,指揮層級越複雜,越不利於部隊的調動和作戰靈活性,人民軍隊在解放戰爭時期成立的四大野戰軍,對比西方的編制等同於:野戰軍---集團軍群、兵團---集團軍,下轄軍以及師。解放後隨著軍事改革,經過幾十年的演變,目前軍級建制逐漸升格為諸兵種合成的現代化“集團軍”,師級建制則逐漸修改為諸兵種合成的“合成旅”,不再有軍和師的建制與番號,既保證跟上“合成建軍”的時代腳步,也減少了不必要的指揮層級。

(第18集團軍總司令)


度度狼gg


感覺很多回答都並不靠譜。

二戰期間,參戰國軍隊從人數規模上,戰役層面的指揮架構一般會分為:方面軍(戰區)、集團軍群——集團軍(兵團)——軍——師(旅)等幾個層次。

方面軍(戰區)就不用說了,比如前蘇聯的烏克蘭方面軍、西南方面軍等等,一般是指某一個戰略層面的軍力全部,有可能包括陸海空軍,一般可以獨立進行一個戰略方向的作戰,比如朱可夫、華西列夫斯基元帥都曾作為方面軍總司令;盟軍則是戰區,比如太平洋戰區是尼米茲和麥克阿瑟倆人,歐洲戰區則是大名鼎鼎的艾森豪威爾……值得一提的是,中國紅軍時期也曾有方面軍的建制:第一、二、四方面軍。解放戰爭時期的四大野戰軍,也可以理解為方面軍。

集團軍群,個人感覺是比方面軍、戰區略微低一點的臨時性合成戰略指揮架構,多見於二戰時期的盟軍,兵力與蘇聯的方面軍相似,但由於上層還有艾森豪威爾、麥克阿瑟這樣的戰區級指揮官,所以諸如佈雷德利、巴頓這樣的集團軍群司令的獨立自主權,沒有朱可夫、華西列夫斯基那麼大。

接下來說集團軍,作為二戰期間的基本合成戰役兵團,集團軍與解放戰爭時期PLA的兵團差相彷彿,一般下轄若干軍或者整編師、縱隊,總兵力一般都在10萬人以上,在上級(方面軍、野戰軍、集團軍群)轄下遂行戰役作戰任務,一般可獨立完成某個特定的戰役任務,比如濟南戰役時圍點集團和打援集團,。依任務、裝備和編成,可區分為諸兵種合成軍團(有的稱野戰集團軍)、坦克集團軍、空軍集團軍、防空集團軍、戰略火箭集團軍等。集團軍通常在戰時編設。值得一提的是,集團軍也是目前PLA的基本戰役指揮單位。

再說軍,軍是比較傳統的戰役戰術指揮單位,在二戰期間,一般在集團軍群或者集團軍的轄下,具體負責某個戰術方向的作戰任務。

軍與集團軍區別就在於,軍是比較傳統和常態的軍事單位,一般可能包括從後方留守基地、訓練、後勤等相對固定,另外規模較小,不大會經場變動;而集團軍在二戰期間,有臨時、機動、變動編組的因素在,一般情況下比軍的人數規模要大很多;兩者所承載的任務也有不同,軍的任務相對簡單,多是戰役戰術層面,集團軍的任務則要相對負責,甚至有可能到戰略層面,集團軍的人數一般要多於軍,甚至可能下轄若干個軍。


搬不動的小強


好評回答

理論上來說肯定不一樣啊,英語裡集團軍是Army,與陸軍同詞,可見其最初設歷史的規模之高,其指揮官當然是“司令”;而軍只是corp,比集團軍先出現,是師的上一級。以往大多數國家都嚴格按照集團軍-軍-師的編制,少數個例除外,但是隨著冷戰後各國大規模裁減陸軍,“師”的上一級部隊就不再侷限於先“軍”後“集團軍”了。 但是解放軍的“集團軍”與“軍”的問題倒不是冷戰裁軍造成而是自己弄的,1985年以前都是軍區-軍-師的編制,在很多人的認識中“集團軍”是具有很高機械化和合成化的兵團,因此當1985年後把坦克師、炮兵師、高炮師、工兵旅、防化團等一大批技術部隊編入步兵軍後,這些合成化水平大增的軍就被自信的稱作“集團軍”了。但是這只是現實這些部隊的合成化水平,在軍內的報紙刊物上還是以“軍長”來稱呼其指揮官。[收起]


不在年輕


軍組成集團軍,比如二戰時期的蘇聯坦克集團軍。在蘇聯,軍是最大的戰術單位,叫做戰役-戰術兵團,而集團軍則屬於戰略-戰役兵團,較大的戰役兵團,方面軍則是戰略兵團。

圖為蘇聯的坦克集團軍宣傳畫,蘇聯二戰結束後在集團軍裡編入了直升機部隊,使得部隊戰鬥力更加強大。


我們以蘇聯近衛紅旗坦克第一集團軍為例,他下設有多個軍、旅、師、團部隊,比如近衛坦克第3軍,近衛坦克第13軍,近衛坦克第9軍,摩步第6軍等多個軍級編制的部隊,其規模最大的時候,一個集團軍有7萬多人,700多輛各類坦克,4500輛汽車,1300輛裝甲車輛,3000餘門火炮,甚至在二戰結束後,還編入了導彈旅、防空導彈旅,作戰力量達到了巔峰,配備了圓點彈道導彈、蛙-7戰術火箭,現在的俄羅斯近衛紅旗坦克第一集團軍還編入了伊斯坎德爾彈道導彈,集團軍屬的航空兵部隊還有一個直升機大隊的編制。

如今的俄羅斯坦克集團軍規模比起蘇聯時期已經縮小很多了。大規模陸地戰役集群已經不適合未來的戰爭了。


而軍的規模就比集團軍小多了,軍下屬的是師,還是以蘇聯為例子,蘇聯的近衛坦克第3軍下屬有一個坦克師,一個摩步師,一個坦克旅,一個摩步旅還有擔任預備隊的幾個團,以及其他的團級保障部隊,一個軍最多可以有300多輛坦克,但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沒有達到過,只有200多輛,但是二戰結束後,近衛坦克第3軍裝備了300多輛T80主戰坦克,堪稱強大。

蘇聯陸軍二戰時期就是依靠強大的坦克集團軍贏得了戰爭。


其他的國家也大都如此,比如德國和我國,都編制了集團軍,集團軍下設軍。然而現在各國除了俄羅斯外都不再編制如此龐大的集團軍,目前我國以軍取代了集團軍,集團軍只在戰時組件,相當於蘇聯過去的方面軍,我國的軍一般下設兩個機械化師或者兩個機械化旅,還有火箭旅、炮兵旅、運輸保障部隊等,集團軍這樣大規模的戰役陸軍單位,已經逐步進入歷史。


回答者簡介:張浩,亞太智庫研究員,《艦載武器》雜誌評論員,在《兵器》、《艦載武器》等多家軍事期刊發表《現代山地戰怎麼打》、《共和國炮艇小傳》、《奪灘奇兵》等文章30餘篇,在海軍作戰理論和海上作戰武器裝備等領域有獨特見解,著有《預警機、電子戰機》一書,獲得軍迷群體一致好評。


海事先鋒


集團軍英文是Army,軍團是Corps。國內經常翻譯錯。新四軍臂章就寫成N4A(New 4 Army),典型的中式英語。

集團軍在一戰之前就出現了。美國內戰時便有集團軍。不過當時不是固定編制,只是一種命名。指揮官是少將,相當於軍團,下轄師。

一戰時按照軍師旅團的層級編組軍隊。若干軍編為集團軍,上將司令,負責一個戰役方向。當時軍隊規模比以前的規模大多了,總司令直接指揮的軍數量太多,很不方便靈活。

軍應該叫軍團,在古羅馬時代就有,是獨立的戰役單位。

拿破崙時期,軍團是指揮機構,轄若干師,也是戰役單位。指揮官有元帥,也有少將。

一戰時軍團指揮官是中將。

現在一般都以師為作戰單位,很少有成編制的軍。美國的軍只是一個指揮機構。戰時再調配若干師和輔助支援部隊。

蘇聯在二戰時的集團軍由於武器不足,直接下轄若干師。

中國的軍一般是軍隊的通稱。或者指一隻獨立的軍隊。岳家軍,戚家軍。

中國民國時期是以師為作戰單位。軍也是臨時指揮機構。

隨後軍作為軍閥的第一級分支出現。張作霖在直奉戰爭中自立鎮威軍,下分幾個軍。不過大部分還是以師為單位。唐生智就是湘軍第一師。

馮玉祥建立國民軍,下面也分三個軍。

北伐戰爭,國民革命軍以軍為單位,取消旅。軍才大規模出現。後來幾經反覆,內戰時雙方都以軍為單位,還建立更大的兵團。解放軍後來就以軍為戰役單位,延續至今。

軍本來就是一個臨時機構。集團軍轄軍。大裁軍時軍改集團軍,和蘇聯一樣了。但是通常還是稱之為軍。


天明遙遙山海關


通常來說,集團軍是由若干個軍或是師組成的軍事單位,隸屬於集團軍群或方面軍。集團軍是基本戰役兵團。

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中,各國的編制都有不同。德國陸軍的集團軍一般都下轄有幾個軍,各軍又下轄幾個師。當然軍和師的數量是不固定的。德國的集團軍有大量固有的後勤和加強單位,是大型的戰役集團。而軍則是一種中間編制,自己的固有單位不多;蘇聯則不同,小型的蘇聯集團軍直接管轄幾個師(一般是3個師),大型的蘇聯集團軍則也有軍這一級的中間編制。蘇聯的普通大型集團軍編制也不怎麼固定。但坦克集團軍則是按固定編制來組織。

當然也有例外。比如德軍的“非洲裝甲集團軍”,一度也只有2個師,並沒有軍。而德國集團軍最大的情況下,甚至可能管轄超過20多個師。德國的普通集團軍和所謂裝甲集團軍,名義上不同,實際上區別不大:普通集團軍也可能管轄裝甲師和裝甲軍,而裝甲集團軍也可能根本一個裝甲師和裝甲軍都沒有,只有一些步兵師和軍。德國的普通軍和裝甲軍的區別稍大一些,但普通軍也可能管轄裝甲師,裝甲軍也可能管轄步兵師。


朱世巍


大的集團軍單位,兵力也可以達到蘇軍一般方面軍的實力規模,比如斯大林格勒戰役的德軍第六集團軍,巴頓的第三集團軍,兵力都達到甚至超過了30萬人。國共內戰時的兵團,則編有2-3個軍和若干個師,兵力5-15萬人不等。現在解放軍陸軍的集團軍,則不同於二戰的集團軍和內戰的兵團,它是舊編制“步兵軍”的升級,強調諸兵種的有機合成,直屬若干個師/旅,兵力只有3-7萬人。


大大昌1


集團軍有兩種,美國等西方國家的集團軍下面有軍;中國和前蘇聯的集團軍下面沒有軍的編制,直轄師、旅。

所以,美國的集團軍規模很大。朝鮮戰爭時期美國在朝鮮的部隊全部屬於第8集團軍,有三個軍,下轄7個美軍師,加上英聯邦師、土耳其旅等各國部隊和與美軍混編的韓國師,還有各種支援部隊等,有幾十萬人。

二戰時期蘇聯的集團軍下面也有步兵軍、坦克軍等編制,一個集團軍多者可有十幾萬人。二戰後蘇軍充實了摩托化步兵師、坦克師的編制,一個師的規模比二戰時大了許多,所以集團軍下不再有軍的編制,而是直轄若干師。

我國於80年代仿照蘇軍做法組建集團軍,將原來的軍改造為諸兵種合成化的集團軍,集團軍下轄師和旅。


金戈鐵馬


軍和集團軍多見於二戰,抗戰國民黨軍也編有軍和集團軍建制。今天來談一下西方國家軍和集團軍編制。由於二戰歐洲戰場規模很大,所以大的編制是集團軍群(德軍),方面軍(蘇軍),集團軍(美英)。基本作戰單位是師,主要戰役單位是集團軍。德軍的集團軍群一般下轄軍或師,規模和編制主要由作戰任務決定。蘇軍主要是集團軍轄軍,個別集團軍(次要任務)轄師編制。在大的戰役中,主要突擊編制為集團軍,幾個師往往無法改變戰役結果,因為雙方參戰規模非常龐大,都是幾十萬甚至上百萬的軍隊。


軍情大家談


二戰中,中國的集團軍下轄兩個或數個軍,編制不等,各集團軍差距甚大。蘇聯的集團軍則直接轄師旅,一般六七個。

英美的集團軍則實際編制兩三個軍,力量相對強大些。德國的集團軍則與英美類似。

差距不過是稱呼的原因,德國軍隊採取集團軍群,集團軍,軍,師,團的編制。蘇聯軍隊則有,方向,方面軍,集團軍,師,團編制。美國是戰區總部、集團軍,軍,師,團。大家都是一樣的五級編制。中國則與美國接近,也是戰區,集團軍(路軍、軍團、兵團),軍,師,團,還是五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