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海勾陳:溫商張文榮,21歲成百萬富翁,曾當選上海十大傑出青年

在溫州商人中,曾經當選“上海十大傑出青年”、現任上海市工商聯會兼職副會長的張文榮可以說是一位翹楚人物。

商海勾陳:溫商張文榮,21歲成百萬富翁,曾當選上海十大傑出青年

張文榮曾經是一個頑紈子弟,上學時就調皮搗蛋,喜歡打架鬧事,因此經常被老師和父母批評。是他的爺爺將他帶回了正路,爺爺總是告誡他:“現代社會里靠打架可成不了英雄啊。”之後,張文榮改掉了打架的惡習,但性格中的倔犟因子並未丟掉,這對他後來的創業生涯很有幫助。張文榮在讀書上沒有上麼天分,高一即已輟學,不過,他有著溫州人的經商天賦,從17歲開始,就已經在生意場上打拼,靠著靈活的頭腦,他四處尋找商機並屢有所獲。20世紀80年代初期,張文榮開始做服裝生意,通過信息差打差價,僅三個月就賺到了10多萬元,這在當時絕對是一大筆錢。

張文榮的商業天賦在之後還有更大表現。有一段時間,因為某些特殊原因,日本本田摩托車停止了向我國大陸市場供貨。沒有了貨源,本田摩托反而一下子成了緊俏的熱門貨,價格一路飆升,漲到了一萬多元,即便如此,市場上也是一“本”難求。當時,張文榮正在黑龍江做生意,在瞭解這一信息後,他決定做一次“短平快”生意。在黑龍江,他發現了自己所在的城市還有五六輛本田摩托車沒賣完,於是便果斷地以現金全部買進,不僅如此,他還在大街上四處尋找摩托車,一見到轟鳴的“本田”便眼睛發亮,攔下車主,便商量以新車的價格購車。結果,車主大半經不住誘惑,將車賣給了張文榮。如此這般,三個月後,張文榮已經先後買下了600多輛二手本田摩托車,經過翻新處理後再予以出手,以此賺得了幾百萬利潤。此時,張文榮年僅21歲!

現在很多人常說,何以解憂,唯有暴富,年僅21歲,張文榮就已經成為百萬富翁。那麼,這麼多的錢他會用來幹什麼呢?是就此享受金錢能帶來的快樂,還是小福即安,老老實實地守著這些錢過日子呢?這兩個選項張文榮都沒有選,心存大志的他將目光鎖定在了的大上海,準備在這個超級市場大幹一番。

商海勾陳:溫商張文榮,21歲成百萬富翁,曾當選上海十大傑出青年

1986年,張文榮落地上海,開始新的創業征程。當時,我國還處於計劃經濟時代,一切都要按計劃進行,市民購糧買物無不憑票憑本。剛到上海的張文榮一方面體驗著上海的繁華,一方面卻因為沒有購糧證而發愁不已,無奈之下,只能借熟人的購糧證買規定的秈米度日。一次,在購米時張文榮的愛人將朋友的秈米份額買下,朋友無米可購,臉色很不好看,張文榮只好登門退米道歉。身價百萬,卻要為五斗米折腰,實在讓人感嘆。

不過,生活上的麻煩並沒有影響張文榮在商業上的敏銳嗅覺。一天,他在大街上閒逛時,意外地發現馬路上有一些遺棄的“廢銅”,張文榮深知溫州的工廠非常缺銅,只要運作一下,賺錢就不是難事。於是,他再次操起了賺兩地差價的生意,並再次大賺一筆。

商海勾陳:溫商張文榮,21歲成百萬富翁,曾當選上海十大傑出青年

1988年,張文榮敏銳意識到我國市場經濟已經開始發展,幾乎所有行業都面臨著重洗牌。在認真調查和研究後,他將自身的目標放在了電纜行業上,決定和上海電纜廠這家國營企業進行合作,並拿出幾乎所有資產500萬以作為信譽擔保金,表示自己萬一將上海電纜廠的牌子做砸了,那麼這筆資金就將作為賠償。張文榮這一紙信誓旦旦的報告送至上海機電局後,局裡的領導被張文榮的赤誠和信心所打動,欣然批准了國有與個體合作這種在當時極為新鮮的經營方式。就這樣,上海電纜廠亞龍公司開張了。

從創立亞龍公司開始,張文榮真正走向了企業家之路。功夫不負有心人,1989年,也就是張文榮涉足電纜行業的第二年,銅材價格由國家監管的機制被廢除,銅價格一路高漲,到了1995年,價格由1989年的2000元/噸漲至30000元/噸。而張文榮的事業也一路順水行舟,賺得盆滿缽滿,還一舉成為“上海十大傑出青年”,被譽為“電纜之王”,成為溫州商人的傑出代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