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禽兽王朝”的唯一清流,“废帝”不废,文韬可与兰陵王武略相比

“禽兽王朝”的唯一清流,“废帝”不废,文韬可与兰陵王武略相比

高殷是高洋和李祖娥的嫡长子,生性善良,长得怎么样,没有明确记载,但说他自幼敏慧,礼士好学。六岁立为太子,初学反语,在“迹”字下面注“自反”二字,侍人不解,他说“迹字足傍亦为迹,岂非自反邪。”可见和“獐边者是鹿,鹿边者是獐”的王安石之子王雱一样是个神童,但是他的性子有点弱,不像父亲,和温柔典雅的母亲李祖娥倒有点相似。为这,高洋一度想废了他,都被杨愔等大臣拦住。

“禽兽王朝”的唯一清流,“废帝”不废,文韬可与兰陵王武略相比

高氏皇族,多有虎狼之性,轻贱人命,玩弄女性十分平常,高殷也许是其中唯一一个算得上秉性纯良的人。原先北宫宴客,他嘱托众人不必请河间王高孝琬。因为高孝琬的父亲高澄就是在北宫东柏堂被刺死的,他怕孝琬触景生情。高洋深恨他这种个性,在金凤台拉来囚徒,让高殷亲手砍死他们,只为给他练胆——高洋这种教育方式比他爹教育他哥哥都狠。高殷下不去手,高洋一再逼迫之下,他才咬牙拿起刀砍犯人的脖子,砍了三次都没砍断——犯人泪目:麻烦您手快一点,这样更残忍啊。

“禽兽王朝”的唯一清流,“废帝”不废,文韬可与兰陵王武略相比

疯子高洋怒不可遏,一把夺过刀咔嚓一下亲手把犯人给砍了。可想而知,犯人离高殷如此之近,溅了他一头一脸的鲜血,必定给这个弱质少年留下强烈的心理阴影。但是高洋仍然怒气难消,狠狠抽了他三鞭子才算完。但是适得其反的是,这孩子活活被吓出毛病了,自此之后就时常精神恍惚,一时清明,一时糊涂。

“禽兽王朝”的唯一清流,“废帝”不废,文韬可与兰陵王武略相比

他十六岁即位,励精图治,求政得失,省察风俗,问人疾苦,使因他父亲后期的残暴统治而危急的国势得以舒缓,如果他能够一直把这个皇帝做下去,采用他崇尚的儒家治国,国内有杨愔、段韶等能臣武将辅佐,那么北齐很有可能在周武帝和宇文护内斗的时候趁机灭掉北周,从而统一北方,进而统一全国。

“禽兽王朝”的唯一清流,“废帝”不废,文韬可与兰陵王武略相比

其时那时候相对于兵强国弱的北周,北齐有太多可能统一北方了。但是在齐周之争最关键的时候,周武帝一面韬光养晦,一面伺机扳倒权臣宇文护,而北齐经高洋后期、高湛、高纬一代不如一代的昏庸统治,这个可能却越来越小。高殷没有他的父亲那样有杀伐决断的魄力和勇气,也没有当初他的父亲全面接管高澄军事力量的能耐,北齐的兵权掌握在他的叔叔常山王高演手中。

“禽兽王朝”的唯一清流,“废帝”不废,文韬可与兰陵王武略相比

乾明元年,高殷继位后年号的元年,高演发动政变,八月壬午,太皇太后下令废高殷为济南王,出居别宫,高演即位为帝,建元皇建。并不是每个父母对所有子女都能一碗水端平的,娄昭君有多么忽视高洋,就有多么宠爱高演。高演是娄昭君最偏爱的儿子,偏爱到她愿意忽视皇位正统,拿高氏的江山做赌注。高演篡位,实际上是在她的默许和支持下进行的。高洋身故之初,她就想立高演为帝。

“禽兽王朝”的唯一清流,“废帝”不废,文韬可与兰陵王武略相比

但是她是要高演许诺不杀高殷,但是宋太祖说的“卧榻之侧岂容他人酣睡”是每个做皇帝的人心中都无法容忍的大忌。即使高演是个大孝子,即使高演对比其他兄弟,要良正许多,但是当有天文报告说晋阳有王气的时候,他终究动摇了。高演于邺城主持朝政,高湛就镇守晋阳,所谓晋阳有王气或许后来应证的是高湛,但是当时他们把高殷推了出来。在平秦王高归彦的怂恿下,高演下令杀了高殷。

“禽兽王朝”的唯一清流,“废帝”不废,文韬可与兰陵王武略相比

高殷时年只有十七岁。真是生不逢时啊!要是他在出生晚点,和兰陵王一文一武,或许北齐就一统天下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