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子书丨于丹:孩子,我只要求你做到60分

作为学者的于丹老师,才华横溢、出口成章,令人赞不绝口。而作为家长的于丹老师却并不过高的要求孩子,只求“及格”。事实上,世俗标准下,优秀往往伴随着牺牲自我和加倍艰辛,而达到及格却代表了拥有发掘更多精彩的可能性。今天,我们就向您推荐这一封于丹老师写给孩子的信,让这封充满理性与情感的信,为您解读“及格”的奥秘。


亲子书丨于丹:孩子,我只要求你做到60分

孩子:


妈妈现在跟你说的这些话,只是我现在的想法而已。作为一个成年人,我不敢说我现在的想法一定正确,你长大以后可以去修正它们,但这是我现在最想对你说的话。

关键词1:常识

常识是我们的最低板,希望你都能达到60分以上。

孩子,人要有常识,要懂得社会上最基础的东西。你刚刚上完幼儿园时坚信的那些道理,妈妈希望你长大以后也坚信如初。

比如,任何事情要有秩序,要排队,要有先来后到。人越是长大,越是容易变得对很多事情不屑,会觉得那些事情很幼稚。

亲子书丨于丹:孩子,我只要求你做到60分

其实,一个人忘了幼儿园规矩的时候,反而是自己特别狂妄、特别无知的时候。妈妈曾经给你讲过木桶理论:一个桶,如果它是由长短不齐的板子箍起来的,决定水容量的是哪块板呢?你的答案很正确:最低的一块板子。

常识,就是我们的最低板。如果你对于这个世界的常识,包括你自己生活的各方面指标都能够达到60分以上,我不会太关注你有几个90分。如果你都在60分以上,那你已经是一个好公民了,你已经能够对自己负责。90分是人生命里的锦上添花,但60分是人生命里的雪中送炭。我只希望你方方面面都在常识以上。

关键词2:规则

从小找到生命的自觉,建立在服从基础上的自觉。

社会在进步,但有时候我们只欣喜于得到的东西,却忽略了付出的是什么。妈妈和你童年的游戏方式有着天壤之别。妈妈小时候是上世纪70年代,在北京的胡同里,女孩流行玩砍沙包和跳皮筋。橡皮筋一角钱可以买一大把,然后我们一根一根地把它们套起来,连成一根皮筋,从脚踝到腿弯到大腿到腰间到肩膀,可以一直跳到“大举”。那时穷有穷的玩法,而且我们的玩法很公平,哪一方输了绝对不许耍赖,谁输了谁就得下来撑皮筋。这是一种游戏规则。

亲子书丨于丹:孩子,我只要求你做到60分

现在,小区里几乎每个孩子都有一个滑板车、一副轮滑鞋,你们滑到彼此面前,打个招呼又散开了。你们拥有的空间越来越大,速度越来越快,但你们已经失去了一个群体游戏的环境。滑板车和轮滑鞋给了你们自由奔跑的速度,却缺少了大家都必须服从的规则。为什么有些小朋友容易耍赖?因为他们处于规则之中的时间越来越少了。

妈妈小时候和同龄人一起跳皮筋、砍沙包,你要是耍赖,人家就不和你一块儿玩了。所以我们会自己解决规则认同的问题。你们也是好孩子、乖孩子,但你们在玩的时候就缺失了对规则的协商和认同。当所有的孩子都踩着滑板车在速度中独往独来时,你们怎么能懂得牺牲和谦让?

妈妈希望你从小就找到一种生命的自觉,一种建立在服从基础上的自觉。这种服从是伦理的服从,规则的服从,个人对集体的服从。为什么很多考上大学的高材生,却总是磕磕碰碰、与人有那么多冲突呢?到了你念大学时再告诉你什么叫做“规则”,已经晚了。

关键词3:犯错

敢于认错比不犯错重要,能改错比敢于认错更重要。

孩子,人犯错是难免的。《论语》里子贡说过,一个君子犯了错,就像太阳的日食、月亮的月食一样,有过错时,人人都看得见;改正后,大家照样会仰望它。

所以,妈妈从来不希望你做一个完美的孩子,但妈妈希望你犯错以后,能勇敢站出来承担自己的责任,能说一声对不起,这就是勇气。人总是要为自己买单的,任何事,不管是做错了,还是受伤了,没人能替代你,最爱你的人也不能替代你。

敢于认错,比不犯错重要,能改错比敢于认错更重要。这是对自己负责,也是对别人负责。

亲子书丨于丹:孩子,我只要求你做到60分

关键词4:生命的修复能力

人会遇上什么事,我们无法左右,但生命的修复能力在于自己。

你四岁时,在手工课上做了一个花篮。有一天你“哐当”一声把花篮摔了,花篮一角摔出了一个三角口子,你“哇”地哭了。我说:“我们试试,看看能不能让花篮比没摔破时更漂亮!”我们又是剪又是贴,你还用彩笔画上颜色,最后,我们做出来一个非常漂亮的花篮。

你和我说:“妈妈我懂了,哭是没用的。”我听了很欣慰。但让我微微郁闷的是,后来家里每逢打坏什么东西,你都特别高兴,说:“我们试试,看能不能让它比没坏的时候更好看!”

当然,不是所有的东西都能再做成比它没坏的时候更好,我们的底线只能是不让它更坏。这是一种生命的修复能力。一个人一辈子会遇上什么事情,我们无法左右,但是修复生命的能力,却在我们自己的掌握之中。这种能力,我觉得在四岁时告诉你,并不算太早。



(上部完)

亲子书丨于丹:孩子,我只要求你做到60分

文章来源《成长,请带上这封信》人民文学出版社。文章略有删改,原题为《于丹:60分公民》。转载自中国教育报。

-END-

亲子书丨于丹:孩子,我只要求你做到60分

阅读更多好文,请关注微信号:zhihuimama345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