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山以「環境倒逼」促轉型升級

唐山以“环境倒逼”促转型升级

前不久,河北省唐山市政府決定,追加投資100多億元,新建16條總長度達120公里的鐵路專用線,使全市16家鋼鐵企業的鐵礦石等大宗物流實現公路轉鐵路運輸,降低運輸過程中的大氣汙染。

推進貨物運輸“公轉鐵”,是唐山全面推進生態文明建設、促進經濟高質量發展的縮影。河北省委常委、唐山市委書記王浩告訴經濟日報記者,在淘汰落後產能、治理汙染任務極為繁重的情況下,唐山財政收入持續高增長,靠的就是貫徹新發展理念和“環境倒逼”。

黨的十八大以來,唐山市委、市政府認真貫徹綠色發展理念,堅持用“質量優先、環保合格”這把尺子來丈量經濟結構,“堅定不移地去、沒有商量地減、盡心竭力地調”,出現了“環境倒逼”帶動經濟結構轉型升級的新局面。

對於唐山這種重工業城市來說,要實現高質量發展,必須堅定不移去落後產能、去過剩產能。自2013年以來,唐山已累計化解鋼鐵產能7022萬噸,壓減煤炭產能50萬噸;關停火電7臺機組、6.7萬千瓦。去產能涉及的3.4萬名職工全部妥善安置。如此大規模的淘汰落後、壓減過剩,沒有使唐山的傳統產業萎縮,而是促使其實現了高質量的輕裝前進。比如鋼鐵業,產能雖然下降了幾千萬噸,但高附加值產品比重提高了21.5%,去年實現利潤總額達355億元,同比增長211.3%。通過高質量發展的引領,唐山的鋼鐵企業已經實現了從“要我去”到“我要去”的轉變,今年壓減鍊鐵產能281萬噸、鍊鋼產能500.25萬噸的任務正在順利落實。

唐山正豐傳動有限責任公司前身是集鋼鐵生產、加工、物流於一體的綜合性鋼鐵企業。2015年,公司移管了唐山愛信部分生產線,進行提升改造。項目建成後,年產汽車變速器及齒輪60萬臺,並配套生產汽車變速器用傳動軸、齒輪等運轉件。

發展經濟決不能以犧牲環境為代價。唐山市委、市政府專門出臺《建設生態唐山實現綠色發展工作方案》,先後關停取締“散亂汙”企業2481家,對焦化、水泥等12個行業1661家企業制定錯峰生產“一廠一策”,合理明確錯峰生產要求。對違法企業堅持經濟處罰與法律制裁相結合,2013年以來,全市累計立案處罰3930餘家次,處罰金額3.79億元。2017年,全市PM2.5濃度較2013年同期下降43.5%。

“嚴格的環保要求乍一看是讓企業增加了投入、加重了負擔,其實也推動企業實現了廢物利用、轉型升級。三友在節能減排措施的推動下,在企業建起了涉及9個大類150多個產品的循環經濟產業鏈條,不僅保護了生態環境,每年還為集團創效5億元。”唐山三友集團董事長麼志義表示。

淘汰落後、治理汙染不是阻礙和限制發展,而是騰出環境容量,推進高質量發展。唐山把發展戰略性新興產業作為城市未來立足之根本加以強力推進,最近5年,全市工業技改投資年均增長15.5%,推動了經濟結構逐步向經濟效益型、環境友好型的高端裝備製造、節能環保、新能源、新材料、生物醫藥、新一代信息技術、新能源汽車等方面轉變。僅2017年,唐山就新增科技型中小企業1863家、高新技術企業80家。今年1月至5月,全市高新技術產業增加值增長16.2%,戰略性新興產業增加值增長10.7%,分別高於規模以上工業增速11.2個和5.7個百分點;重點發展的裝備製造業增長12.5%,對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增長的貢獻率達到33.6%。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