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国最接近灭亡的一次 50万大军兵临城下 最后反败为胜

在战国时,群雄并立,七雄彼此之间硝烟不断,今日结盟,他日为了一座城池就可以撕破盟约,反目为仇,彼此间充满着利益,都想尽可能扩大自己的疆土。

公元前314年,秦魏两国组建同盟。同年秦国侵略韩国,齐韩本是友国,韩国请求齐国出兵支援,可齐国衡量再三,觉得韩国的战略位置,对楚赵两国才是重中之重,如今韩国有难,他们肯定不会束手旁观,如今齐国当务之急是尽快趁着燕国内乱,以最快的速度拿下燕国。

秦国最接近灭亡的一次 50万大军兵临城下 最后反败为胜

可是事实并未如齐国所愿,虽齐国在五十日内拿下燕国,而韩国却被秦国在岸门击败,此战后韩国对齐国十分愤慨,于是与之反目,加入当时秦魏联盟,秦魏韩同盟正式组成。

公元前313年,秦魏韩的同盟给齐国造成巨大压力,于是齐国联合楚国和宋国,组成齐楚宋同盟对抗秦魏韩同盟,齐宋联军围攻魏国煮枣,而楚国更是在齐国的帮助下夺得了魏国城池曲沃。

齐楚在当时乃是大国,实力雄厚,两国同盟威胁十分大。于是当时秦国丞相,著名的外交家张仪使出了离间计,用商淤六百里土地引诱楚怀王,承诺楚国假若脱离齐楚宋联盟,当即无偿赠与楚国。被利欲熏心的楚怀王深信不疑,立马决定于齐国断交。可是当楚国向秦国索要土地时,秦国反口称当初只是承应给六里地而已。被羞怒一番的楚怀王怒不可恕,当即发兵进攻秦国。

要知道在当时的环境氛围下,国与国之间的外交承诺可信度相当高,诚信正气,金口诺言,驷马难追,在此事之前的数百年春秋历史上未曾出现这样言而无信的事例,张仪此举虽未秦国谋得一时之利,可也为后世千秋开辟了不良之风,彻底颠覆了原来的外交理念,以致战国后期,各国之间背信弃义的事情层出不穷,彼此之间的战争越来越惨烈。

很快双方在丹阳爆发大战,此战楚国不低秦国,主将屈丐连同七十余名将领被俘,八万将士伤亡,楚国不但得不到秦国承诺的赠与的600里土地,反而自己连同汉中郡六百里国土被秦国夺去。

秦国最接近灭亡的一次 50万大军兵临城下 最后反败为胜

获得如此大捷,秦国得意洋洋地准备去攻齐国,秦国先是解除了盟友魏国煮枣的楚军围困,进而派大庶长樗里疾率兵去救助已经被齐国侵占的燕国,而此时燕国上下已经掀起强烈反齐暴乱,慌忙中齐国调回在燕国镇守的章子,双方主力在濮上展开对峙,战争开始后,宋国突然转掉枪头对准齐国,不知所措的齐军大败,而燕国也在秦魏联军的帮助下成功复国。

丹阳之战,受到奇耻大辱再加上失去了六百里土地的楚国肯定不会就此善罢甘休,趁着秦国此刻的军队主力都在燕国,国内防守十分空虚。集中了20万全国精锐部队的楚国再次席卷而来,这次楚军斗志昂扬,意在复仇扬眉吐气,所以打起仗十分勇猛,很快就攻下秦国都城咸阳的天然屏障武关,秦国的软肋暴露无疑。

等到秦国反应过来的时候,20万来势汹汹的楚军已经兵临蓝田,蓝田一丢,咸阳就危在旦夕。有史以来,秦国都城第一次受到如此巨大的威胁,远在燕国的军队主力并不能如此迅速赶回来救援,如今只得重新组建一支军队,如梦初醒的秦惠文王立马发动全国动员组建有生兵力上阵御国,就连秦王卫队也被征集参战了。只有到了生死存亡之刻,才会感受到商鞅变法给秦国带来的深远影响,仅仅数日20万秦国军民就浩浩荡荡地开赴前线了,各地的援军也马不停蹄地赶赴蓝田。

此战秦国上下份在重视,此乃关乎秦国生死存亡之战,秦惠文王协同惠文后与诸子,文武百官全部上阵督战,双方展开激烈交战,霎时间昏天地暗,可仓促征集而来的秦国军队并不是楚军的对手,很快就被打得晕头转向。

秦国最接近灭亡的一次 50万大军兵临城下 最后反败为胜

随着秦军大将樗里疾和楚军令尹昭滑率着主力先后抵达,五十万楚军与三十万秦军挤满了小小的蓝田城,战况再度升级,80万人展开殊死较量,厮杀声,战鼓声,震耳欲聋,整个蓝田城颤抖不已。

楚军久攻不下,秦军难以击破。而此时楚国南方的越国楚楚欲动,秦国的盟友魏韩两国不断乘机进逼楚国国内,为了避免全军覆灭楚国再也坚持不下去,决定悄然退兵以保万全。这次危及秦国都城的巨大危机就这样落下帷幕,自此之后再也没有他国能给秦国造成大的危机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