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一年,荷乡检花们乘船下乡办案……│“检察老照片”展播第5季

四十年光影掠过

泛黄的照片里

记录了那些难忘往事

1990年的新闻发布会

40年前检察院的旧事趣闻

女检察官们乘船到荷乡办案

外出提讯的“自行车班长”们

裕忠里的办案全手工时代

第一辆汽车的到来让全院沸腾

……

第五季“检察老照片”展播

即日上线

峥嵘岁月

光阴往事

准备好了吗?

让我们一同穿越时光隧道

当年的新闻发布会

那一年,荷乡检花们乘船下乡办案……│“检察老照片”展播第5季

图为1990年绍兴市检察院举行新闻发布会。

那一年,荷乡检花们乘船下乡办案……│“检察老照片”展播第5季

图为1998年9月22日绍兴市检察院举行新闻发布会。

文字、照片提供 │胡妮娜

摄影 │过晓东

单位 │浙江省绍兴市检察院

浙江省绍兴市检察机关一直很注重检务公开工作,以公开促公正赢公信。

1990年,绍兴市检察院举行新闻发布会,向媒体记者和社会各界通报了检察机关的各项工作情况,并广泛征求意见,听取社会各界对检察队伍建设和办案工作的意见和建议。

1998年9月22日上午,绍兴市检察院举行检察机关重建二十周年新闻发布会,向媒体记者和社会各界通报了该院自重建以来的各项工作情况。同时,为全面实行检务公开,绍兴市检察院向社会公开检察人员违纪违法举报电话、举报信箱,向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和有关单位发出检察工作征求意见函和干警办案纪律作风监督卡等。

考察途中

那一年,荷乡检花们乘船下乡办案……│“检察老照片”展播第5季

1994年3月4日,我和科室干警一道去各乡镇对监外执行人员进行考察。返回途中,抄近路走一条崎岖小道,看到一汪清澈的湖水,心生欢喜,特留纪念。

文字、照片提供 │张颖

摄影 │程远飞

单位 │河南省孟州市检察院

照片上,水库依旧,而检察事业已容颜焕新,蒸蒸日上。

1994年3月4日,我和科室干警一道去各乡镇对被判处管制、宣告缓刑、裁定假释、保外就医和剥夺政治权利的五种监外执行人员(以下简称“五种罪犯”)进行考察。对考察过程中发现的问题,及时拍照存档。当年都用胶片拍照,所以对每一次拍摄都非常谨慎,生怕拍坏一次造成浪费。在考察完毕返回途中,抄近路走一条崎岖小道,看到一汪清澈的湖水,心生欢喜,特留纪念,这是四年的考察工作中唯一一张途中留念。

河南省孟州市检察院监所检察科(刑事执行检察局前身)为加强对五种罪犯的执行监督,每年至少两次奔赴一线对公安机关各乡镇派出所的监管情况进行实地考察。主要查看五种罪犯有无脱管漏管,有无不按时参加劳动和学习,有无重新犯罪等情况。对表现优异的罪犯建议法院减刑,表现恶劣的罪犯建议收监执行,重新犯罪的罪犯及时打击。通过多措并施,促使其早日回归社会。

当年的交通工具是两轮摩托车,有时一天要跑百十公里凸凹不平的乡间小路。三月上旬,料峭的寒风毫不客气地拍打着脸庞,钻进脖子,冻得人瑟瑟发抖,把全市10来个乡镇办事处考察完毕,手脚会冻得红肿。不过,一分耕耘一分收获,我院对五种罪犯监督工作的创新做法得到河南省检察院监所处的肯定和推广,我本人也多次被评为全省优秀办案能手、全省优秀内勤。

随着法治进步,对五种罪犯的监管易名为“社区矫正”。时光荏苒,岁月如梭,我总会想起为此项工作默默奉献过的青葱岁月。

走进第一任检察长的办公室

那一年,荷乡检花们乘船下乡办案……│“检察老照片”展播第5季

上世纪五十年代,山西省晋南检察分院工作人员正在整理档案。

那一年,荷乡检花们乘船下乡办案……│“检察老照片”展播第5季

上世纪八十年代初,山西省侯马市检察院第一任检察长尚茂森在简陋的办公室学习,墙上挂着黑色公文包。

那一年,荷乡检花们乘船下乡办案……│“检察老照片”展播第5季

1978年检察机关恢复重建后,山西省侯马市检察院第一任打字员刘安。

那一年,荷乡检花们乘船下乡办案……│“检察老照片”展播第5季

1986年,山西省安泽县检察院在街头通过出黑板报对群众进行法治宣传,来往行人驻足观看。

那一年,荷乡检花们乘船下乡办案……│“检察老照片”展播第5季

1986年,山西省洪洞县检察院在乡镇设立法律咨询接待站。

那一年,荷乡检花们乘船下乡办案……│“检察老照片”展播第5季

1986年,山西省洪洞县检察院干警在乡镇法律咨询站接待来访群众。

那一年,荷乡检花们乘船下乡办案……│“检察老照片”展播第5季

1989年9月下旬,山西省检察院在上海齐齐哈尔路——上海有线电厂技工学校举办传真员培训,临汾检察分院派了两名干警参加,图为李汾生(右)、陈国雄在上海有线电厂技工学校门口拍的照片。

文字、照片提供 │李汾生

单位 │山西省临汾市检察院

我是1979年9月转业的,10月2日,也就是国庆节之后的第一天,我骑着自行车到山西省检察院临汾分院(现在叫临汾市检察院)报到,当时检察院的地址在解放东路铸造厂旁边,院子不大,三四排平房,一进大门有两间小房子,一间是看门师傅住的,一间是信访接待室。办公设备很简陋,全院只有一辆吉普车。全院共有五个科(刑事、法纪、监所、经济检察科、人事科),一个办公室,全院约30人。我被分配到法纪科,负责在门口接待来访群众,紫红色的大办公桌,一看就是五十年代的“古董”。

我去上班的时候,临汾检察分院恢复重建才一年时间,办公条件还比较艰苦,干警们上下班都是骑单车,每天往返跑四趟,下乡办案也都是骑车子,几乎人人都是“自行车班长”。大概是1983年,机关发了服装,即公安装,过渡一下,当时我高兴得不得了,还跑到解放路照相馆拍了留念照。

直等到1984年的5月份,检察机关第一次实现了统一着装。制服分为春秋、夏、冬季三种服装。夏装为米黄色,春秋和冬装为豆绿色,佩以肩章、肩徽和带有国徽的大檐帽。到2001年7月1日全国检察机关统一改成西服式制服,84式检察制服穿了17年。

1985年2月,对于我们单位来说是一个大转折,机关内设机构改为“八处一室”,人员增加到83人。之后二十年,办公办案条件逐渐得到改善,但是当时房子不够,会议室太小,全院干警开大会总要在其他单位借会议室用。2006年10月,机关在临汾市经济技术开发区盖起来了新办公大楼,我们第一次有了自己的大会议室,再也不用借会议室开会了。这些年来,临汾市检察院各项检察工作不断创新发展,曾被山西省委、省政府授予“模范单位”荣誉称号,还获得了最高检授予的多项荣誉。

老照片是历史瞬间的定格,能够见证历史,同时也珍藏着我们的记忆和情感,积淀了我们往昔岁月不懈奋斗的精神财富。欣赏老照片,就犹如聆听历史的回响。检察历史,勿忘勿失。

荷乡检花

那一年,荷乡检花们乘船下乡办案……│“检察老照片”展播第5季

图一 “诱人”的宣传栏

那一年,荷乡检花们乘船下乡办案……│“检察老照片”展播第5季

图二 检察官要能文能武

那一年,荷乡检花们乘船下乡办案……│“检察老照片”展播第5季

图三 手绘宣传挂图

那一年,荷乡检花们乘船下乡办案……│“检察老照片”展播第5季

图四 小砖房里的起点

那一年,荷乡检花们乘船下乡办案……│“检察老照片”展播第5季

图五 荷乡检花

文字、照片提供 │梅静 张天立 佘明祥 杨恒金 程亚男

单位 │江苏省扬州市检察院、扬州市广陵区检察院、扬州市邗江区检察院、江都县检察院、宝应县检察院

图一:检察机关恢复之初,群众对检察职能、法律知识不太了解,对此,扬州市广陵区检察院在门前设立了法治宣传栏。瞧,围观的场面相当壮观哦!

图二:1987年,从司法学校毕业进入扬州市邗江区检察院的佘明祥(前一),在单位组织的射击训练中,勤学苦练,最终打出了8环的好成绩,一举甩掉文弱书生的“帽子”,迈出了检察之路的坚实第一步。

图三:现在的宣传挂图都是精美的印刷品,可在1989年,扬州市邗江区检察院干警去学校进行普法宣传时,都是自己搜集素材、购买纸笔与颜料,手绘了二十多幅宣传图。师生们赞叹:“检察官还有这一手!”

图四:1978年,刚刚恢复重建的扬州市江都县检察院与公安局、法院、司法局、公证处在一个院子里办公。具体地点呢?你恐怕怎么也想不到,就在楼房前的那间小砖房里。

图五:江苏省宝应县是电影《柳堡的故事》的发生地,也是著名的水乡与荷乡。上世纪八十年代,宝应县检察院的女检察官乘船下乡办案。

裕忠里的全手工时代

那一年,荷乡检花们乘船下乡办案……│“检察老照片”展播第5季

1983年,山东省济南市槐荫区检察院旧址道德街裕忠里。

那一年,荷乡检花们乘船下乡办案……│“检察老照片”展播第5季

上世纪八十年代,济南市槐荫区检察院干警开展打击严重经济犯罪法律宣传活动。

那一年,荷乡检花们乘船下乡办案……│“检察老照片”展播第5季

上世纪八十年代,济南市槐荫区检察院干警出庭支持公诉。

那一年,荷乡检花们乘船下乡办案……│“检察老照片”展播第5季

1986年,济南市槐荫区检察院干警讯问犯罪嫌疑人。

文字、照片提供 │卢金增 马琳琳

单位 │山东省检察院、济南市槐荫区检察院

翻开珍藏的档案,我们回到了四十年前的山东省济南市槐荫区检察院。

1978年5月,济南市槐荫区检察院恢复重建,经过筹建于1979年1月4日正式对外办公。

那时,该院刚刚恢复重建,第一个独立办公地址便选在了裕忠里。那是一个小胡同道儿里的小四合院,里面还住着两户人家,乍一看与周围融为一体没什么特别,可大门旁“济南市槐荫区人民检察院”几个大字,透露着这里有着不同寻常的故事。

进到院儿里,一辆军绿色吉普车、一辆三轮车,两辆“大金鹿”,就是槐检的全部装备。院子里还有一方小小的水泥池,它承担着整个裕忠里的用水任务。寒冬里每天还要用热水把冻住的水管浇开,大家开玩笑,这水管可比我们珍贵嘞,热水要先紧着它~

那时的经济科(负责反贪污贿赂工作)在一个狭长的房间,屋内南北各一个窗户,12个人就桌子靠着桌子坐着。6张桌子中间留出个小空隙用来点炉子。

大家每天早上第一件事就是点炉子,烧得乌烟瘴气,桌子上、大家脸上都沾着一层灰,每次洗头发的水都跟墨汁似的。那时,大家就靠这个小火炉取暖、烧水、热饭。但黑暗破旧的屋子到处透风撒气,隆冬时节经常被冻得写不了字,那就再哈几口气再接着写,山一样高的卷宗都得指望手抄呢。条件虽然艰苦,但大家没人喊苦喊累。

那时提讯,大家都骑着自己的自行车去看守所。那地方又偏又陡,骑车去一趟大概要40分钟,但要是冬天就麻烦点了,八几年的冬天经常下大雪且雪不容易化,有时一不小心就连车带人摔一跤,爬起来就走,当时就一个心思别耽误提讯,哪顾上喊疼啊。

那时案子多又没有高科技手段,所有的取证工作都用笨办法,就是“眼勤、手勤、腿勤”,骑着自行车走街串巷去调查取证。印象中办理一个菜农行贿的案子,菜农为了多获得一张粮票,向蔬菜公司行贿,需要找几十个菜农走访调查。那时菜农都离单位很远,办案人员每天都骑行在乡间坑坑洼洼的小路上,为了赶时间多跑几个证据,脚底下就得快些再快些。

1989年“两高一部”出通告,大力打击经济犯罪,案子很多,一年140多个经济案子的卷宗。那时所有的案卷都是用手一笔一划写出来的,每个案子都有厚厚的卷宗,抄的头昏脑涨,脖子撑不住头,胳膊抬不起来。

那时,整个检察院就只有一部固定电话,没有电脑和手机,也没有一台复印机,起诉科(现公诉科)要制作副卷,全部用手抄卷,有的案子有三摞半米多高的卷要抄,抄阅卷笔录的时候还要注意标清页数。小屋非常昏暗,灯泡灰黄色的,在这种条件下白天办案,晚上抄写卷宗,近视镜很快变成了罐头瓶底厚。抄完卷后还要订卷,订卷也是人工的,得用锥子一点点地扎,手上磨出了很多茧子和血泡。

我院肇造至今,三迁其址,未易初心。这一张张老照片见证了一代代槐检人艰苦创业、创新发展的坎坷与峥嵘。在检察机关恢复重建四十周年之际,让我们向默默耕耘、无私奉献的老一辈槐检人致以崇高的敬意!

保定检事儿

那一年,荷乡检花们乘船下乡办案……│“检察老照片”展播第5季

图一

那一年,荷乡检花们乘船下乡办案……│“检察老照片”展播第5季

图二

那一年,荷乡检花们乘船下乡办案……│“检察老照片”展播第5季

图三

文字、照片提供 │张慧颖

单位 │河北省保定市检察院

图一:1985年11月,时任检察长王芬田与法纪科长李震祥、干警刘占强、田群英共同研究一起玩忽职守、倒卖钢材案件的侦查方案。该案三名被告均被判处5年以上有期徒刑,为国家挽回经济损失16万元。

图二:下乡办案,集中开会 ......近一点的地方骑自行车去,远一点的地方就搭城乡班车,要是山区办案,跋山涉水全靠两条腿,大家从不讲条件。 1983年初春,博野县检察院接回第一辆汽车,全院上下一片沸腾,同志们都在院子里围着这车,这儿摸摸、那儿看看,个个欢喜,干警们高兴地在车前留影。

图三:涿州市检察院近一半干警是部队转业人员,他们发扬部队优良作风和敬业精神,为检察机关打击犯罪维护社会稳定做出了突出贡献。图为1993年8月该院部队转业干警潘永奇在办案途中。

优秀公诉人评选

那一年,荷乡检花们乘船下乡办案……│“检察老照片”展播第5季

文字、照片提供 │徐莉莉 韩丹杰

单位 │浙江省绍兴市上虞区检察院

1989年7月26日,浙江省上虞县检察院(现浙江省绍兴市上虞区检察院)开展了主题为“开展业务竞赛,提高公诉水平”的优秀公诉人评选活动。活动中,当时的副检察长张志江向大家宣布竞赛中的公诉人表现优秀,几位科室的负责人担任了活动的评委,也对业务竞赛进行了点评。这次的业务竞赛,对激发公诉人加强业务学习,提高自身能力,起到了很好的激励作用。

往期回顾

心情激动!那年,我们第一次穿上统一的检察制服……│“检察老照片”展播第1季

意外惊喜!转业来到检察院后,我们还去上了三年大学…│“检察老照片”展播第2季

特大贪污犯落网记!31年前,副检察长的车被拦下,有人举报小官巨贪……│“检察老照片”展播第3季

那年下乡办案,两人吃住都在大队部,只有一架木板床一条被子……│“检察老照片”展播第4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