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彩非遺丨天祝土族婚俗(省級)

多彩非遺丨天祝土族婚俗(省級)

土族的族源可追溯到建立於西晉時期的吐谷渾王國,距今有一千多年的歷史。土族只有語言,沒有文字,許多民族文化都是以口頭傳承和各種禮儀的形式傳承下來的。土族婚俗是一種古老的儀式,它綜合了土族的多種文化元素,可說是土族文化的總合。天祝土族婚禮從提親、定親、迎親、招待嘉賓、送客等各個環節反映出土族的民俗文化、民族歌舞、酒文化、飲食文化、宗教文化、服飾文化等方面的民族特色。2008年6月被確定為甘肅省第二批省級非遺項目,屬民俗類項目。

多彩非遺丨天祝土族婚俗(省級)

土族的婚俗隨地區不同而有差異,一般分提親、定親、送彩禮、娶親、迎親、婚禮儀式等程序。

提親:無論是自由戀愛,還是父母決定,都得由男方父母請媒人“瓦日哇”,向女家求婚。提親時,要預備焜鍋饃和蒸花捲各一付、酒兩瓶,送到女方家。女方父母若同意這門親事,就收下禮物,並熱情招待媒人。否則,將禮物讓媒人帶回。

多彩非遺丨天祝土族婚俗(省級)

定親:女方家同意後,男方家就選定吉日前往女方家定親。男方家需帶兩瓶酒用紅線拴在一起、兩塊磚茶、12個花捲、兩包糖及送給姑娘的衣服和化妝品等。女方家請來本家各戶家長,並邀請男方家的父親或叔父,同媒人一起來商量定婚。未來的女婿需要向未來的岳父、岳母等長輩敬酒,媒人向他介紹親戚的稱謂。然後請出姑娘,未婚夫向她贈送衣服等禮物,姑娘向未來的女婿回贈鞋墊等刺繡品。兩家在這一天選定講彩禮的日期。

多彩非遺丨天祝土族婚俗(省級)

講彩禮:講彩禮前,媒人將姑娘的父親、舅舅等至親數人請到男方家(有時也在女方家中,但很少)。講彩禮的過程不乏幽默和玩笑。一開始,女方家開始故意要很多財禮,這時,媒人和男方家父親或叔父,向女方家的長輩頻頻敬酒,說好話,使財禮數目降到合適的程度。彩禮講定後,由媒人出面,同雙方商定送禮的日子。到時,媒人帶一部分彩禮去女方家,並敬酒請女方家減輕原定彩禮數,女方家一般會或多或少的減少原定彩禮。在土族中有一句俗語說“禮沒有全送的,法沒有全犯的”。

多彩非遺丨天祝土族婚俗(省級)

選吉日:送禮結束後,雙方商定娶親的吉日。土族婚嫁,多在每年正月舉行。大約在一個月前,先由男方舉行擇吉日儀式。土族稱婚宴為“霍仁”,擇吉日稱“砣讓霍仁”,即首宴。參加擇吉日首宴的,有女方家父親、叔父或哥哥等人,男方也對等的請人赴宴,共同請神擇吉日。

多彩非遺丨天祝土族婚俗(省級)

娶親:土族婚禮即娶親分為迎接“那什錦”、改變髮式、上馬啟程、拜天地神佛及謝媒、招待“紅仁切”、說後彩禮等幾個部分組成。在娶親的前一天,是女方家的嫁女宴,土族稱“麻擇”。在結婚吉日的前一天,男方娶親的人要到女方家。娶親的人有媒人、新郎和娶親人“那什錦”。娶親的人到女方家門前時,阿姑們迎上前來進行對唱,次日,由新娘的哥哥、弟弟、姐夫、舅舅等十多人組成送親隊伍(土族稱“紅仁切”,母親不做“紅仁切”)相當漢族的“喜客”,將新娘送到婆婆家。“紅仁切”到達男方家時,男方家門口擺著接客桌,供著“西日買”(一種吉祥物,即一個盛滿炒麵的炒麵盒,炒麵上放著用酥油作的日月模型)和牛奶碗。“紅仁切”下馬後拿起牛奶碗,用柏枝蘸了奶向四面潑灑,並唱讚頌男方家的歌。然後,新郎新娘踩著氈、拿著鬥裡的瓷瓶進入院內。院子的四角各燃一堆麥草火,中間燃一堆壘成三角形的柴火。媒人主持結婚儀式,首先給天、地、神磕頭,其次給國家的領袖磕頭(在過去是給皇帝),第三給祖先長輩磕頭。拜畢便引新娘到廚房拜灶神,然後入洞房。土族沒有鬧新房的習俗。稍事休息後,便是謝媒的儀式。讓媒人站在桌前,雙方各有一人站在兩邊,一邊說些感謝的話,一邊給媒人臉上抹酥油,嘴裡喂炒麵、灌酒,最後雙方給媒人一定數量的錢和茶、酒、肉等作為酬謝。接下來的儀式是擺針線和冠戴女婿。冠戴女婿時,新郎和新娘的弟弟站在氈上,新郎的額頭貼一點酥油。岳父親手把送給女婿的帽子、長袍、紅腰帶、鞋、襪給穿戴上,並在一條灰色哈達的中間包上五色糧食和柏枝,打一個結,系在新郎的脖子上,然後新郎雙手各端一隻龍碗,一隻盛滿紅棗、核桃、錢幣,一隻盛滿酒,上漂兩隻紅棗。媒人一手端牛奶碗,一手持柏枝,蘸著牛奶邊向空中潑灑,邊致辭讚頌新郎。儀式結束後,才正式招待“紅仁切”,吃席、敬酒,載歌載舞,以唱讚歌讚頌對方,也可以唱問答歌刁難對方,也可跳起安召舞(流行於土族中的一種圓圈歌舞,天祝土族安召被列入甘肅省第二批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直到深夜,村莊的親戚或本家把“紅仁切”分散請到自己家中,繼續招待或休息。次日,男方家給“紅仁切”們贈送禮物(包括一部分錢),謂之“後彩禮”。孃家人向公婆交代新娘,吃過飯後便起身返回。

多彩非遺丨天祝土族婚俗(省級)

多彩非遺丨天祝土族婚俗(省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