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評價黃渤的電影《一齣好戲》?

雨天論娛樂


《一出好戲》真的是一出好戲。

先說說導演本人吧。黃渤是個有頭腦的人,天生其貌不揚,靠著《瘋狂的石頭》裡面扮醜而紅,多數人都會覺得既然醜了就利用醜吃一輩子,就像視頻網站的網紅。而他卻精進於演技,拍攝了《鬥牛》等考驗演技的電影,還收穫了金馬獎。就在大家佩服他演技和選片能力的時候,他又要自導自演了!也好,能追求進步的同志是個好同志。看看主要演員,再看看王寶強的第一部電影,嗯嗯,《一出好戲》估計也是拍個熱鬧的喜劇,頂多是一個經典的喜劇。可等到你走進電影院真的看了《一出好戲》,你才發覺到,你真的徹底低估了黃渤,低估了黃渤的野心,也低估了黃渤的能力。



《一出好戲》情景的設定是隕石墜落而讓一部分人流落荒島,進而一部分人之間為了生存而明爭暗鬥的故事。如此的題材在國外並不稀奇,而國內暫時還沒有這樣的嘗試,因為大家都知道很難再超越國外的經典。還有一個原因,目前國內的電影玩家無非都是為了掙錢,,何必費勁不討好呢?就像所謂《愛情公寓》大騙子電影,就利用別人對於《愛情公寓》多年的情懷炒作,除了原班人馬(當然沒有有原則有骨氣的王傳君)外,其他和《愛情公寓》有個毛關係?雖然也許內容可能也不算差,但是這就是赤裸裸詐騙啊。



有人說《一出好戲》反應的是人類簡史,這也是有一定道理的。事實上是封閉環境下人性的荒誕浮誇的演繹。整個劇本情節推進流暢合理,並沒有有些影評人說的轉變太突然。主要角色性格鮮明,演技到位,就連一眾配角也都發揮的很好,把一個人兼具善與惡,生存壓力下的自私自利表現的很好。而最難得的是一群醜陋之下而心懷理想的舒淇,那是酷熱下的一股清風。

《一出好戲》開頭遇海嘯場面的再現與荒島上斷船等場景的復原都算是比較成功,不能說一流,至少不會很差,可見導演為了本部電影已經盡心盡力了。



本人粗略的也看了一下批評的聲音,無非是第一次做導演控制力差,但多數人也說不出哪裡差。還有人說這個題材不適合拍成喜劇,孃親啊!這本來就不是一部喜劇,確切的說應該算是一部荒誕劇。而且裡面出現的笑點也並不多,也算是十分恰當。這種批評要麼就沒看過電影,要麼就是沒事找事的。

《一出好戲》確實是一部讓人詫異德一出好戲。詫異來自於這是導演處女作,來自於這是國內少見深度的探討人性的電影。應該說黃渤這部處女作的完成度相當之高。推薦觀看。


電影流水賬



衝按:

8月6日,參加《一出好戲》的首映禮。

那天,舒淇張藝興王迅來了。

黃渤也來了

意料之中的口才好。

當時話筒有點嗡,現場有點尬。

他說:“這是什麼?這叫共鳴。說明我們的電影給大家帶來了共鳴。今天來的朋友也不少,希望大家都有自己的共鳴。”

我當時驚歎:“哇,好會說話!”

名不虛傳。



看《一出好戲》之前,我沒看預告片,也沒看簡介。就是以一無所知的狀態看的。

震撼到了。

黃渤不愧是黃渤。

不落窠臼,意料之外。充滿想象力和匠心。實在令人又驚又喜。

就好比,我去赴局,原本只打算吃碗麻辣燙,結果吃到了滿漢全席

再好比,我去相親,以為只會見到一個平庸的男人,但來的是張藝興

實在是遠超期待。

有人說,憑藉此片,黃渤從此多了一個身份

導演



注意,不是圈錢的導演,是真導演

才華橫溢,真誠無比。

他沒玩花的,也沒玩虛的,結結實實給我們上了一席豐富的、後勁十足的影像盛宴。

《一出好戲》到底講了什麼?

準確地說,它是一個寓言。

這個寓言裡,無數的人,看見無數的投影。

你看見愛,我看見災難,他看見利益交換,她看見社會變遷史......誰靠近了,都會得到不一樣的收穫。



首映禮上,黃渤是這樣說的,我希望每個人都看見一部自己的《一出好戲》。

他做到了。

電影別有洞天,也包羅萬象。

你從東看,是這樣。從西看,是那樣。

一切盡在影像中。



故事從一塊隕石開始。

某一年,隕石即將墜落。電臺裡說,末日將至,災難要來了。

就在災難來臨前,馬進跟著公司員工,一起去參加團建。



馬進很窮。不僅沒錢,而且負債累累。

貧窮會令人產生匱乏感。

匱乏,會令人自卑。

而因為自卑,他不敢說出自己對姍姍的感情,一直深埋於心,每天只對著錢包裡的相片想念。

他想,如果哪天有錢了,他就表白。

就在這天,他真的有錢了!買的彩票中了6000萬大獎。

這是他夢寐以求的事。

他大喜過望。

以為能還清債務,不再卑微,過上人上人的生活。還以為有了資本去愛姍姍,甚至娶姍姍。

可惜,天公不作美,海難發生,驚天巨浪掀來。

導遊迷失方向,掌控不了船隻,只有聽天由命。最終,馬進拿著這90天必須兌現的6000萬大獎,和大家一起漂到了一個孤島上。

在這裡,錢成了廢紙。

地位、等級、身份都不作數了。管你是老總,副總,還是保安,都是一無所有的難民。



甚至制度也不復存在。世界回到文明之初。

一切都沒有。一切都要重新建設。

怎麼辦?



王寶強飾演的導遊說:“我們現在只有三個目標。一是生存,第二是生存,第三還是生存。



只有勞動。

馬進要勞動,姍姍也要勞動。

馬進一直暗中幫助她。

他幫她搬掉砸在腳上的樹,為她送上滿筐的魚,帶她到新找到的船艙裡,為她表演舞蹈,為她千千萬萬遍......

他笨拙又沉默地愛著,直到逃離之前,他鼓起勇氣,站在她面前,說:“我喜歡你。”



可是,她拒絕了,“我不喜歡你。”

馬進說:“沒關係,如果我回去了,我開30艘大遊艇回來接你。”

但他們逃離失敗,馬進狼狽地回來了,被眾人狂虐。

他依然是那個一無所有的人。

頭抬不起。愛說不出。



手持6000萬有什麼用?沒用。

在這荒島上,他人抱團取暖,成為族群,共同分享資源。

他和小興是族群之外的流浪者,居無定所,風雨飄搖。

在與自然的對抗中,個人的力量太渺小。

他們捕不到魚,回去找張總借漁網。

又被打了個半死。



他們從一種絕境,進入第二種、第三種、甚至第四種......彷彿他們的征程,只有受苦二字。

但天無絕人之路。

天降大雨。天也降大魚。



鮮活的、五顏六色的魚從天空落下來,灑滿他們的小河灘。

他們吃了頓美味的烤魚,將剩下的魚掛在樹上,曬乾,囤起來,作為存糧。

有食物,就可以交換各種資源。



有資源,他就能發出聲音。



馬進站在燈光下,高聲演講,種植愛和希望:

“你們想永遠待在黑暗中嗎?你們想見到光明嗎?”



群情激奮,大聲吶喊。

人群中,姍姍也抬起頭,望著他。





在這場求生PK大賽中,許多人最大的感受是:資源為王

小王佔有資源時,他是能統率所有人的人。

張總佔有資源時,他能定規則,能號召群眾。



黃渤佔領資源時,他不僅擁有了擁躉,也擁有了愛情。

他深愛著姍姍。

他在姍姍結婚時,給她丈夫送冥幣。

在她結婚後,扎她丈夫的車胎。

在她離婚後,在她家小區樓下,放了一串鞭炮。



可是姍姍從沒注意過他。

當我沒有看見你,你沒有進入我,親密就無法產生。

當你來到我的生命,我才能感知你的存在。

後來在荒島上,姍姍逐漸明白,馬進是用生命在愛自己。她終於放下戒備,敞開懷抱。



電影中有一幕,非常耐人尋味。

在馬進統治荒島時,食物有了,衣服有了,人們有了娛樂,也有了笑聲。這時,一個教授站起來,說:“我們要繁殖。”

因為島上人煙稀少,如果不繁殖,人丁不興旺,難以發展起來。

他提出的建議是,女人要和每個男人交配,以達到繁殖概率最大化。

但馬進站起來,說:“可惜你忘了一件事。”

“什麼事?”

“愛情。”

姍姍這時看著馬進,眼睛裡全是柔情。



是啊,社會越文明,你就越會懂得,牲畜才會無界限交配,人會有選擇地相愛。



當我愛你,除你之外,女人都只有一個名字:其他人。

你是唯一。

唯一愛的人,也唯一睡的人。



馬進的愛沒有被辜負。

他以真心,換回姍姍的真情。

有一天,他被人蒙著頭,被摁到一個紅色沙發上。頭罩裡,鑽進來了一個人,是姍姍。

她對他深情表白。“我想嫁給你,你願意娶我嗎?”

這是一個重要的轉折。

它讓我們看到,姍姍從被愛,變成愛。從推開他,變成迎向他。

它還讓我們看到,在馬進愛著姍姍時,姍姍也做了很多。

  • 她用方便麵換來魚,送給飢餓的馬進。

  • 她在馬進跟人起爭執時,跳起來,奮力維護他。

在故事的末尾,馬進從昏迷中醒來,看見蒼茫的大海上,孤獨的島嶼中央,所有人都已經離開了。

一個穿著藍白條紋衣服的女人坐在礁石上,等著她生死未卜的戀人。

她決定了——

他生,她也生。

他死,她就等在原地,不再離開。

災難是不幸的。

但災難之於他們,也是幸運的。它成全了他們。

它讓他們看見何為惡,何為善,何為妄念,何為真情......繼而牽起對方的手。





這是黃渤的處女作。

在這個備受期待的作品中,你會發現,它其實暗含了犀利的質問:人到底需要什麼?活著的意義是什麼?

災難發生之前,馬進的生存目標只有兩個:錢,姍姍。

張總的目標只有一個:

小王的目標也是:

還有小興、王迅、保安等人,目標都是

為了錢,大家營營役役,忍辱負重。

但是,當6000千萬的鉅款就在眼前,當小興手上拿著的豪宅轉讓契馬上就能兌現,他們卻放棄了。



因為災難讓他們明白,生命、道義與愛,比錢重要得多。



生命是上帝的祝福。是諾亞方舟裡最大的奇蹟。也是我們承載一切幸福的本體。

沒有生命,鉅款與你有什麼關係?

所以在荒島上,張總將鈔票散得漫天飛舞,併為了看女兒一眼,捨棄億萬元的豪宅。

這些豪宅,他打拼了一生。

但在一聲“爸爸”面前,都不再重要。

有時候想,人或許只有處於絕境之中,才會真正懂得:錢是服務於愛的。

假如服務不了,它的意義便不再正面。

它會帶來惡。

帶來虛無。

如同《了不起的蓋茨比》中,蓋茨比用10年時間,鉅額財富,只買到了一場幻滅。



同樣地,沒有道義,錢也只會指向罪行。

當小興試圖放棄所有同伴,甚至放棄姍姍,準備獨自逃生時,馬進扇了他一耳光。

馬進說:“你給我醒醒!”



他為什麼讓小興醒過來?

因為他正在罪惡之路上越走越遠,丟掉了良知。

“這會害了你!”

為什麼會害?

因為一個沒有底線的人,雖然有錢,但必然會激發他人的惡意,引發防不勝防的災禍。

如同《浮士德》裡,魔鬼給予浮士德一切,但拿走了他的靈魂。最終,浮士德生不如死。



最重要的是愛。

愛很輕,但愛很重。

它不可觸摸,也無法當飯。但它是生命之光,是靈魂之水。是精神上的肝膽相照,生活上的同甘共苦。是一場接一場的福廕。

沒有愛,活著為了什麼?

為食與欲而戰,我們配不上“人”這個詞。

如鬣狗,如豺狼,如蟲豕,在動物式慾望下過完一生。一回頭,什麼創造也沒留下,什麼愛也未給予。

如同沙灘上的足跡,浪一來,浪一走,一切了無痕。



我們都希望被記得。

那麼,先去建設,先去給予。

用緩慢而笨拙的方式,去連接一項事業,也去深度連接一個人。站在她面前,像不會被傷害一樣,告訴她:“我喜歡你!”

你也許會失望,但弗蘭克說:當你全部身心投入地去做一件事,去愛一個人,幸福就來了。



生而為人,我們也會遇見無數“災難”。

它可能是生活上的海嘯,可能是情感上陷入孤島,可能是事業上彈盡糧絕。

沒關係,我們還可以像馬進一樣,不放棄,也不妥協,尋找機會,創造可能,回到那片堅實的、溫暖的陸地。

記得首映禮上,有人問黃渤:“你想在這個電影裡說什麼?”

黃渤說:“你心裡的聲音,就是我想說的。”

此刻,我心裡的話只有一句:這部電影,黃渤用心了。他用134分鐘,講透了文明,也講透了人心。

這樣的良心電影,我想,我們都不該錯過。

為黃渤瘋狂打call!

《一出好戲》,一出好戲!


周衝的影像聲色


黃渤和他手下留情的《一出好戲》:不論誰掌舵,都點到為止


過去這一個週末,最受熱議的電影無非是《一出好戲》。

上映三天,累計票房就達53062.1萬。週日,更是用票房佔比44.64%的絕對優勢力壓同期上映的國產電影《愛情公墓》,哦不,《愛情公寓》的14.25%。

截自豆瓣

豆瓣評分7.4,超過了大部分的喜劇片評分。

網友短評多是“黃渤用心導演”、“為黃渤打Call 100次”甚至“連張藝興都會演戲了”的溢美之詞,提到的不足之處也無外乎是初做導演的通病——想在影片中表現太多。

可不管怎樣,黃渤導演的處女作《一出好戲》算是取得了肉眼可見的成功:

在所有人以為這會是一出讓人捧腹開懷的逆天喜劇時,卻沒料到,喜劇成分只是它的一層皮毛。這出“好戲”的內核,遠遠來得更為龐大、更有分量——它更像是一出帶有魔幻色彩的人類寓言片。

*以下文字涉及劇透,請謹慎下拉

荒島餘生的寓言

電影開場,就給我們製造了一個“人性實驗場”的環境。

黃渤扮演的馬進,窮屌絲,沒存款,想靠買彩票發財,在公司出海團建的路上發現自己真的中了6000萬,90天內兌換即可。

本以為是鹹魚翻身,結果,疑似隕石撞上了地球,海上翻騰起巨浪,所有人都流落荒島,喪失了一切與外界的關聯。就像《荒島餘生》的湯姆·漢克斯一樣,這些社會人要面對的是殘酷的生存危機。

幾十位同僚在與世隔絕的小島生存,食不果腹雖不足致命,可有限的資源卻在放大著人性。在原始積累清零的情況下,團隊中天然就有領袖的位置,人類社會的一切從頭來過。

首先出場的是王寶強扮演的導遊小王。

在剛遭海難、生存為先的原始時代,如何不捱餓成了所有人當前的最緊要的事情。於是,曾在軍隊生活,生存技能滿分的小王成了團隊裡的“王”。

他每天督促大家摘野果、抓魚、打水,規定每個人每天要抓多少條魚,任務不達成就用樹條抽打。

可這種“訓猴子”的領導方式,完全是動物式的,聽話就有果子有魚吃,不聽話就捱打捱揍,充滿了原始部落的強權和暴力,總會引得人們不滿。

於是,公司老闆張總(於和偉飾)另起爐灶,從原始部落的生存方式中分裂出來,用自己最擅長的商業手段建立了島上的貨幣貿易體系:

以勞動力換撲克牌,以撲克牌換魚。

當然前提是,他在島上發現了一艘遺棄的大船,裡面有油,有房間,有捕魚網,所以這個島上最底層的生理需求,已經可以被滿足了,人們開始謀求進一步的發展。

再後來,影片最大的爆發點來了。

在彩票兌現無望的最後一天,老天給馬進下了一場“天魚”,用噼裡啪啦掉下來的魚兌換了這6000萬。於是,馬進徹底領悟到了,原來張總建立的所謂貨幣體系,根本不是貨幣本身,而是實物,是魚——因為捕魚能力的限制,魚才是島上最緊俏的物資。

然後,馬進用這源源不斷的無數的魚,來沖垮張總的貨幣體系。同時,他又引得以小王為代表的原始部落文化與張總為代表的資本貿易文化相互鬥爭,從而坐收漁翁,建立自己的統治......

手下留情的好戲

看完這個故事框架,可能不少觀眾會想到英國作家威廉·戈爾丁的小說《蠅王》,兩者的設定基本一致,都是一群人因災難而流落荒島,然後傾軋鬥爭,建立自己的王國統治。只是後者,主角全是小孩子。

“有人的地方就有社會,越是封閉的環境裡,越能清晰呈現人類的分化和傾軋,沒有了司法的束縛,人性的考驗只能依靠僅存的‘道德’,發展下去最有可能的就是‘暴民的狂歡’。”

的確,在過往的讀書觀影經驗中,類似“人性實驗”的故事大多是以嚴肅、陰暗的風格被講述,可黃渤在《一出好戲》中,卻選擇用喜劇的方式,給予所有角色一個光明的結局。

在導遊小王的部落統治中,資源的佔有和掠奪竟然沒有引發殘虐的爭鬥,僅結尾來過一場不痛不癢的打鬥;

當張總髮現大船另起爐灶後,同樣找到大船的小王竟然沒有直接用暴力掠奪便悻悻而走,可是在武力便可統治團隊的當時,沒有人的武力值比得上小王;

後來,小王發現經過的輪船可以拯救大家出荒島時,害怕荒島新秩序破滅的統治者馬進和小興(張藝興飾),也僅是給小王冠以“瘋子”的名號,並沒有造成任何實質性的毀害;

而結局就更善良了,所有人都因為這段經歷名利雙收,故意美化或者遺忘自己當年的惡,就連老吳(王迅飾)這種穿衣服裙子扎著小辮阿諛奉承的人,都可以跟後來者說自己是同舟共濟。

黃渤講述的“人性實驗”太溫柔了,沒有殺戮,沒有暴亂,不論誰掌舵,都點到為止,就像他本人性格的謹慎,圓潤與高情商。

可也正因為沒有絕對的惡,沒有絕對的殘酷,在展現人性的善與迴歸時,就顯得有些力有不逮。

當然了,不管怎樣,這齣好戲還是讓我們看到了黃渤對電影的追求遠出乎多數人的預料,而電影其中沉澱的思考也足以令人無窮回味——

如果剝去文明的外衣,我們還剩下些什麼?


PS:不得不提的最後的彩蛋:

黃渤和張藝興在地鐵車上吹噓中了彩票後,該買瑪莎拉蒂還是蘭博基尼,旁邊的徐崢聽不下去了,拿電話call自己小弟——

“我在公交車上,就見著昨天在我面前吹牛逼的那倆二貨,你給我帶500個兄弟來,直接剁嘴!”

嗯,相比黃渤的手下留情

山爭大哥還是很實在的。

-END-

今日薦書

《21世紀資本論》

美國亞馬遜銷售排行榜第一名;

諾獎得主保羅·克魯格曼、羅伯特·索洛力推;

未來10年內最重要的經濟著作,媲美馬克思的《資本論》。

下載“博庫圖書館”APP,,即可免費借閱~


博庫圖書館


此刻,窗外雷聲陣陣,伴著粉色的閃電,雨聲愈演愈烈。我從午睡中驚醒,被舒適空間和柔軟被褥包裹著,安全感爆棚。目光所及黑壓壓的天空,恍惚中似乎對《一出好戲》中的災難性末日天氣感同身受。


在這裡想和大家分享一下我從愛情視角對這部影片的想法。


前兩天在影院的時候,儘管暴雨特效再震撼,翻江倒海的場景做的再逼真,心底裡總是對“家園喪失、末日或臨”的虛擬現實帶著陌生的疏離感。現在有點不一樣了。


黃渤還是黃渤,那個擅長絕處逢生、在命運的手掌心裡還不忘耍個花招、愛跟老天爺開個玩笑的黃渤,大膽的結合了極度浪漫主義的愛情和極度黑色幽默的人性進化,交織蔓延在影片的始末,荒誕的真手法令人驚豔,從愛情的視角看,這的確是一場跨越人類文明進化的“烏托邦好戲”。


馬進對女同事吳珊珊的追逐是一場歷時長遠的大戲碼,從吳珊珊單身時候的“摳證件照”放在自己的破車裡,到其結婚時給新郎的“紙錢”,再到其離婚時的“放鞭炮”、重回單身後的那瓶熱飲,足以看出馬進對吳珊珊的愛戀之深,這樣的情感足以被稱為愛情。可是單方面的愛情付出總是艱難的,尤其對於現實社會里社會地位低下的屌絲小職員馬進來說,欠著一屁股債,被同事嘲笑奚落還陪著笑臉給大家分瓶裝水,就算給喜歡的人遞上一瓶在懷裡捂了一路的熱飲料,半路遭遇了公司領導伸出的手,只能唯唯諾諾的把熱飲遞向領導。


在愛情與工作面前,他只能無可奈何地為了養活自己的工作委身,不能得罪公司領導是他保證自己生存的前提,有面包,才能有愛情,這個道理他比誰都懂。抬不起頭的黯淡日子裡,關於愛,他說不出口。


同樣身處普通階層的吳珊珊,也是一個帶著濃重現實主義色彩的女性形象。生活並非影視劇,被屌絲愛上後不顧一切結出碩果的戲碼沒那麼容易發生。所以她始終對馬進保持著禮貌的距離,在馬進的喜歡之外,她維持著正常的戀愛、婚姻狀態,並未被這份愛戀所打擾。快節奏、功利化社會的極速來臨,“理性先行”成了大多數女性的基本心理。你連你自己都養不活,憑什麼來說愛我?所以,在吳珊珊那裡,黃渤的單方面付出並不是愛情,只能叫單相思。


原始的愛情起初敵得過物質,敵得過人性,因為愛的來源是光明的生命崇拜,是不被物化社會沾染的、脫離了功利性標準的純粹感受,而那片與世隔絕的荒島見證了蠻荒與文明演進的過程,見證了一個屌絲的逆襲、一個追光者的奮進,那裡成了孕育愛情的絕佳沃土。


但是當他們流落孤島,馬進決定為了六千萬彩票做最後一搏的時候,他表白了。珊珊也回應的乾脆:“我不喜歡你。”為什麼明明離開了人類社會,遠離了階層與物慾,愛情卻仍然沒有發酵產生呢?答案很簡單:馬進並沒有走進珊珊的生命,她無法感知他的熾熱,更感受不到那份口口聲聲的喜歡。那真正的心動從何時開始的呢?


我想,是馬進離開前轉身對珊珊的“如果式”承諾里:“沒關係,如果我回去了,我開三十艘大遊艇回來接你!”那一瞬間,我彷彿看見馬進被至尊寶附身,風浪滔天中,他腳踏七彩祥雲,像一個頂天立地的美猴王,微笑著向著心愛之人飛奔而來。珊珊最開始對他心動的那一刻,應該就是此時吧。


王小波在《愛你就像愛生命》裡這樣說:要無憂無慮的去抒情,去歌舞狂歡,去向世界發出我們的聲音,我一個人是不敢的,我怕人家說我瘋。有了你我就敢,只要有你一個,就不孤獨。多麼像是馬進的心聲!身處絕地時迸發的傲人智謀,珊珊的存在才是他生生不息的動力。“只要有你在,世界就在。”如此深情的告白裡,愛是持久而富有韌性的。


篝火邊的舞蹈,夜空下的依偎,因為有了珊珊,他才能義無反顧地去為了自己和一群人的未來努力,像一個仁慈的首領,嚮往著平等自由,試圖在這片荒島建造一個柏拉圖式的“理想國”。為子民帶來電,讓他們看見了光,用精神力量鼓舞人心,讓人們開始思考生命真正的價值與意義。只有光從心底射出來的時候,人們才會想起舞蹈,每一個舞步裡,都藏著愛和歡愉。


一群流落荒島的男女,在解決了溫飽問題之後,總歸會扯到一個亙古不變的主題上:繁衍生息。教授用生硬的基因組排列數據告訴大家,只有女人和更多不同的男人睡覺,才能保證基因延續的正常性。充滿動物性的“交配”概念迅速引起現場女性的不滿,認為自己被當成了生育工具。此時的的馬進像一個生命的先知,起身笑言:“繁衍是必須的,但你忘了一件事,愛情。”教授恍然大悟,珊珊看向馬進的眼神裡,滿是柔情。當愛人彼此四目相會,足以確認愛情。



所謂愛情,總是在女性的安全感得到滿足之後,自然而然的生髮壯大,彷彿在地下生長多年的蘑菇,一場春雨便可急速生長。接下來的劇情發展更偏向於女方情感的主動性表達。珊珊告白了。在這個人煙所未至的荒島,她看到了一個男人的擔當。


那麼多年的堅持在這裡得到了驗證,那個最開始把自己從石縫中救出來的男人,那個給自己找來肥皂和淡水洗頭髮的男人,那個堅強善良不為暫時的失敗所打壓的男人,那個帶領眾人走出資本愚昧走向希望和光明的男人,她深愛著這個為自己默默付出的男人。


短短几個月的時間,荒島小世界歷經蠻荒時代、資本累積時代和工業化、現代化思想時代的進步,被時代催發的情感在這一刻盛放。令她沒想到的是,馬進的反應竟然是痛哭且滿嘴胡話,她以為一切都是騙局,一切都是假的。但是日復一日的朝夕相處讓她在心底堅信這份愛存在的必然性。所以,當所有人都以為馬進瘋了的時候,只有她撿起地上的火把,扔向了給予他們暫時性家園的廢棄大船。


即使眾叛親離,愛情讓她相信,讓她願意毫無保留的給予信任。這時的珊珊已經站在了世俗的對立面,如果這放在現實社會是基本不可能發生的。因為現實社會里,珊珊不愛馬進。沒有愛,便沒有信任,沒有抵禦的力量,在現實裡只能潰不成軍。


輪船終於來了,拯救終於來了,迴歸也終於來了。


“他們都走了?”

“嗯。”

“那你呢?”

“我沒走啊。”


那一刻的舒淇,美麗極了,周身洋溢著溫暖幸福的光芒,咧嘴一笑,就讓黃渤瞬間失神。那是愛情的魔力。


雨過天晴,幸運的是,回到真實世界,他們依然相愛。醫院裡珊珊伸出的那隻手,一定會被馬進緊緊握住,再也不會放開。


要勇敢愛啊,要拼了命去生活啊!


歡迎補充~



麋菈


《一出好戲》觀影指北:一場人性的狂歡盛宴與生存哲學

0、好戲開場

故事的開始,是一家公司的全體成員組織的一次團建活動。在遊船上,生活在社會底層負債累累的員工馬進(黃渤飾),發現自己中了六千萬的彩票。但與此同時,由於隕石的撞擊,滔天的巨浪將遊船打翻。

醒來,眾人已經都在荒島之上,與外界所有的聯繫全都斷開。至此,故事拉開序幕,“一出好戲”正式上演。

推動故事發展的內在張力有二:

其一,眾人所面對的生存、希望與探索之困境;

其二,馬進的六千萬和他荒島困境。

與此相對應,故事的發展也有兩條脈絡可循:

a.眾人在現實社會關係清零之後所組成的這個“原始人群”的發展動態;

b.馬進的內在矛盾與心態演化;

兩條脈絡各階段基本重合,大概分為五個階段。

1、荒島的第一個王,暴力之王

a.人群

在一切社會關係清零之後,大家都失去了原先的身份。原公司領導張總不再是張總,保安不再是保安。上層人失去了體面與光鮮,下層人恢復了尊嚴與榮耀。

荒島上,在現代社會的生存法則全被打破,而新的生存法則尚未建立之間,那麼一丟丟的真空期裡,大家都被迫撕掉了原先社會中的一切面具和身份,而重新迴歸人的本質。

這時,人們才真正領悟到了美國獨立宣言第一句話的含義:

Everyone created equal.

但隨著新的生存法則建立,這個真空期很快被填充。

導遊小王(王寶強飾)因著野外生存經驗以及過人的體力,被推選為這個團隊的第一任領導人。他用管猴子的方法來管理這一群人。一開始效果是顯著的,所有人都能通過社會分工合作,填飽了肚子。但不久,新的問題出現了。

權力產生腐敗,絕對的權力產生絕對的腐敗——阿克頓勳爵

隨著權力向統治者的集中,被統治者也開始向權力靠攏。這個時候,被統治者開始主動向統治者提供性資源(女成員的主動上門)、意識形態生產(教授的洞壁立傳),以此來獲得當權者的青睞。

在這裡一個很值得反思的問題是:

腐敗的產生是統治階級和被統治階級雙方共同作用的結果,也就是說人民自有其“奴性”,而不能一味譴責統治者。另一個極端是:他們為什麼這樣?還不是你們這些人給慣出來的!

在這一階段,大部分人基本都已經熟悉這種模式,習慣這種關係。

但是,以張總為首的現實生活中的“上層人”,顯然過得並不好。因此,他們逐漸形成一股新的“革命力量”,作為被壓迫者而在醞釀另一股勢力。

b.馬進

而中了六千萬的馬進,此時正作為為數不多的保持理性的人,遊離於這個社會的邊緣,而保存著對另一個世界的嚮往和希望。當然,他的內在驅動仍然是他那張尚未過期的六千萬的彩票。

與此同時,在“眾人皆醉”的情況下,馬進決定冒險,帶著遠門表弟“小綿羊”小興(張藝興)乘簡易竹筏漂流。(張藝興絕對是極限挑戰的本色出演啊!一路從小綿羊進化到大灰狼。)

但是漂了一天之後,他們在海面上發現了……北極熊屍體!這似乎說明著,外面的世界確實沒了,北極都沒了!而他們可能真的成了全世界唯一的一群倖存者。

兩人狼狽回島,暴君小王對二人的出逃不滿,開始給小鞋穿。

PS.小王這個第一個王,讓我想到了色列人的第一個王——掃羅,不過他跟掃羅還差了幾十個秦始皇。

2、荒島的第二個王,理性之王

a.人群

張總在適應的荒島新的社會關係,保障了基本的生存之後,開始謀求出路。這裡不得不說一句,真正厲害的人,到哪裡都還是厲害的。現在是你領導,到了荒島上還能是你領導。而平庸的人到那裡也都是平庸的。

真正的區別在於二者的觀察能力和思維能力。

於是張總團結了在這個“新社會”中不受待見的人群,即原公司的中高層領導們,又團結了遊離餘這個社會邊緣的、想著他那六千萬的馬進,組成了一支新的“革命隊伍”。(團結一切可以團結的力量,熟悉嗎?)

這一階段的精彩之處張總的演講、畫餅、煽情的表現。他洞察到了再這樣一個專制的社會里,人們失去了自由和尊嚴,而變成了一隻只赤裸裸的猴子。

他也洞察到了馬進的慾望是想要回去,便許諾其(似是而非的許諾,領導者的藝術)回去,並讓其誤以為這是這個“革命組織”的綱領。

這一段,張總充分展現了作為一個領導者應該有用的基本素質和能力。那就是識別和判斷,識別出不同的群體的慾望,判斷他們需要的“大餅”的樣子,並以充滿真情的方式將其畫出,感動大家,收聚人心。

於是張總帶領著這群人,找到(事先已找到)了一個更好的生存環境:一艘擱淺的巨輪,上面有各種物資以供生存。(巨輪是顛倒的,頗有象徵意義)

之後,他以手裡的資源,發行了“撲克貨幣”,建立起了“資本主義”生產製度。

而他作為遊戲規則的制定者,以“平等的姿態”,同眾人相處,由此成為了新的貴族階級,帶領社會邁入全新的平臺。

b.馬進

而與此同時,張總建立的“革命隊伍”並不是為了回去現實,而是為了享受這種全新的特權。於是馬進又同這個“資本主義”社會分道揚鑣,再次帶領他的小興弟弟成為了遊離餘社會邊緣的人。

馬進的作為“開國功臣”,卻選擇了反叛,在荒島之上,這無異於是自殺行為。

此時他的內在驅動已經不再是彩票的六千萬了。因為他看到過北極熊漂浮在海面上的屍體,知道外面的世界大概率已經不再存在了。

而且,彩票的九十天倒計時正在接近於零。此時馬進的堅持,似乎已經成為了一個理想主義者對制度化的反叛。他想追求更有價值的東西。

這個時候他的彩票,似乎已經質變成了史鐵生《命若琴絃》中的那張白紙,白紙上沒有字,卻書寫著他的理想。

在彩票過期的那天,上天以另一種方式兌現了馬進的彩票——一大堆從天而降的魚。魚,是荒島的財富。

於是馬進拿著這這些魚作為“第一桶金”,開始醞釀著一個新社會的產生。此時他已經把自己看成是一個新紀元的開創者:世界上已經剩下最後一批人了!

PS.張總這第二個王,讓我想起了以色列人的第二個王——大衛,不過他跟大衛還差了幾十個漢武帝……

3、荒島的第三個王——詩性之王

(兩條脈絡開始合一)

馬進用從天而降的魚,開始向島上的人們回收“無用的垃圾”。他以一位詩人的眼光發現物品的“無用之用”,又以一位戰略家的眼光推動著人們的“精神迴歸”。

馬進建立新社會的資本,在於從資本主義制度物質化的人群中間,呼喚感情價值、詩性價值的迴歸。

他也在等待一個時機,等那兩撥勢力內耗的差不多的時候,他站了出來。黑夜裡,小興手搖發電機,在強光探照燈的背景下,馬進發表了他那詩人般的“就職演講”。

他用擴音器高聲質問大家:活著,僅僅就是為了活著嗎?

他將人們從物質性的“資本主義社會”拉回,喚醒了人們內心的情感,建立了他的“詩性王國”。

這個“詩性王國”無疑是極具魅力的,因為無論是上一任國王張總,還是上上任國王小王,都對著全新的王國產生了極大的興趣。

馬進和小興作為這個新王國的奠基人,他們給這個社會帶來了電,帶來了電影和音樂,帶來了所有人之前留下來的家人信息。(手機裡存的視頻、照片)

在這裡,馬進這個失敗無數次的人,遊離餘於主流社會邊緣無數次的人,生平第一次體驗到了“上層階級”的快樂。

故事發展到這裡,基本進入了高潮。兩條線索合二為一,似乎一切都開始變得美好起來。

但是至此,馬進、小興二人的精神世界已然在悄聲變化著。馬進“就職演講”時所說的,帶領人們探索新世界的承諾,早已經被王者的尊榮所掩蓋。

但是他無法察覺自己的自欺,在這樣一種快樂的時光中,真與假,存在與毀滅,似乎都顯得不再那麼重要了。

他們甚至都想要保持下去,就這樣保持著,永遠。

諷刺的是,真正做出對“新世界”的探索與發現的,反而不是他們,而是第一代王,小王。

島上每隔十二天都會傳來週期性的怪聲音,那是未知的力量,是這個完美詩性王國的不安全因素。

但最終,馬進、小興、小王,還是去了。他們登上山頂看到遊輪和煙花的一剎那,頗有哥倫布發現新大陸的味道。

PS.馬進這第三個王讓我想起了……顧城,不過他跟顧城還差了……好吧,他詩歌上不如顧城。但起碼,他直面了真實的現實。算得上是半個魯迅筆下的猛士吧。

4、“新大陸”的發現——謊言與真實

他們三個人去了後山,終於發現了馬進和小興最不願意看到,也是最擔心的一幕:外面的世界依然很好地存在著,那怪聲是遊輪,巨大的遊輪發出的聲響。

馬進辛辛苦苦建立起來的“詩性王國”,此時一如柏拉圖的“理想國”一樣,在真實的世界面前,顯得是如此造作與虛偽。

而一直宣揚發現新大陸的探索精神的馬進,此時則成了那個葉公好龍的人。真實的世界就擺在眼前,他自己卻猶豫了。

變化是什麼時候發生的呢?

也許正是他站在聚光燈下發表演講的一剎那,臺下群眾歡呼應和的一剎那,他作為新“國王”而被人們尊崇的一剎那。

在馬進為真實與權力的矛盾中間而由於的時候,是初嘗特權滋味的小興站了出來。他說出了那句全局最經典的臺詞:

一坨屎凍上了,你咬一口咬不動,它就是冰淇淋。

但是,千萬不要讓它化了。

在這裡,馬進的“詩性王國”被小興說成是一坨屎,他卻毫無招架之力。因為小興說的沒錯,他抓到了問題的本質。

不但屎凍上就可以變成冰淇淋,冰淇淋化了照樣會變成屎。

就比如

小王的技能本來是好的,變成統治者卻成了屎。

張總的制度本來是好的,變成制度化卻成了屎。

馬進的詩性本來是好的,上位後卻也變成了屎。

這是屎與冰淇淋的思辨哲學。

他們還有最後一次機會:馬進想要讓冰淇淋化掉成為真實的屎,小興卻堅持想要讓屎繼續凍上成為虛假的冰淇淋。

5、真理之火——生存與毀滅

面對誘惑,馬進猶豫了。

已然經過權力的薰陶從小綿羊成長為大灰狼的小興,開始強硬起來,代替哥哥馬進接管局面——早在小王像先知一樣跑回去向大家預言好消息之前,小興就已經回去了。

他告訴大家:小王瘋掉了。

這樣,秘密就會暫時守住,冰淇淋繼續凍上。

但是,知道真實世界之後的他,也開始不再願意在這個明知是虛幻的世界中牛掰。他要回到現實一樣牛掰。

所以,他利用他們最初建立詩性王國的基礎——情感——就是張總對女兒的愛,以刪掉女兒視頻的方式,來要挾張總,迫使他寫下轉讓現實世界名下財產的契約。這樣,他就可以帶著哥哥,在下一次遊船到來的時刻,回到現實世界。做他現實中的王。

而此時,你才能最終發現,人內心的幽暗,究竟有多深。

當你凝視深淵的時候,深淵也在凝視你。

經過掙扎之後,馬進決定揭露真相。可諷刺的是沒有人相信他,大家都以為他也是瘋掉了。

這個時候,有點像《楚門的世界》中,那個女孩跑到楚門被監視直播的海島上,告訴楚門:外面那個世界是真的,這裡一切都是假的!別人卻告訴他說,那個女孩是瘋子。

最後,馬進想到的辦法,就是一把火燒掉擱淺的巨輪,將這個虛假的世界毀滅掉。於是就出現了最為經典的一幕:火炬在眾人之間被奪來搶去,唯一掌握真理的人,卻被禁止拿那真理之火。

這一場景中,最具有思辨張力的地方,在於以馬進、小興、小王、吃瓜群眾為代表的四方力量,對何為真實,何為虛假的看法、態度和反應上。

密度之大,令人窒息。

當然,最終是“正義”勝了……

6、結局以及其他

最後麼,大家都回到了現實。

馬進由於他的真誠而贏得了愛情,有沒有贏得六千萬我不知道。但根據彩蛋的擠地鐵吹牛,大概是沒有,仍然是窮光蛋一個。不過這已經很不錯了,我原以為一旦回到現實世界,他連島上的愛情都要失去。

已進化的大灰狼小興,由於患了選擇性失憶,重新變回了小綿羊。

海島變成了旅遊景點,他們生存過的所有痕跡都保留了下來——包括教授為小王的“著書立說”。(恩,教授是全電影最大的爽點,各種打臉。關鍵是,有幾個臉打的確實結實,爽!)

遊客問,“你們當時是怎麼渡過難關的?”

答,“當然是,團結友愛,互相幫助啦!”

臺下的觀眾都發出會心一笑。

哦,對了。

馬進的愛情麼,純屬為了商業片加入的元素,其內涵的意義反而被本片的哲理性光輝所淹沒了。不提。

總之,很好的一部電影,最大的缺點就是:太長了,想表現的東西太多。看得人很累。反轉再反轉,像無窮盡的過山車,轉的我都快頭暈了。

最後,人類的發展史就是一部不斷反叛與被反叛的歷史,終點在哪裡?

就在西西弗斯的山頂上。


木木讀書


作為與熱點賽跑的媒體人,今天,辦公室以工作之名集體去看了《一出好戲》的首映。不得不說,電影是好電影。但我這麼說主要是因為,它竟然開啟了我司辦公室的第一次哲學對話。

對話是這樣開始的。

看完電影回公司,上車剛坐好,天兒輕輕嘟囔了一句:“人性怎麼這樣”?!

本來是隨口一說,但領路人(司機)張卡爾好像已經思考了很久,思想上需要碰撞,於是抓住了第一個發言的人。

“人性本惡,長大後我一直這麼覺得。小興雖然看起來又傻又笨,但是當他和馬進控制了稀缺資源的時候,也一樣地去斂所有人的錢。”

“對啊,你看那保安成了領導跟班以後,一副小人得志那樣兒!”天兒的說話風格是感情飽滿,這回的感情是既憤慨又鄙視。

張卡爾等了天兒一句,繼續說道:“尤其在小興從張總那裡獲得了規則啟蒙之後,他以自己的地位,制定自私的規則,不但脅迫張總轉讓了自己的全部財產,還想要殺人滅口。”

“但是,假如換個角度看,這種反應是很合理的!”主編作為反方加入了進來,“張總的狗腿子狠揍小興和馬進時,張總端著酒杯在一邊看戲。他逼張總轉讓財產,也是因為在撲克牌交易中,張總騙了他們。所以小興的改變是制惡,而不該說成人性本惡。”

主編的反駁讓車裡的空氣多了一絲重量。張卡爾一邊開車,一邊發出“嗯——”的聲音,顯然是經過一番遣詞,話已經到了嘴邊。

“報復張總可以理解,但他們斂財時,可誰都沒放過,最後還差點把其他人都困死在海島上。有朋友和我說過,她當年在某浪編輯部時,一個極沒地位、整天被虐的小助理使用各種手段博出位,成功以後開掉了同組的所有上司和同事。”

收割了我們的一片驚歎以後,張卡爾接著說道:“人哪,到了一定位置,難保有一些不與人為善的行為。這點在動物界很輕易就能得到印證,你問尤尤是不是這樣。”

我本來沒想加入,可沒想到又能說到我這。張卡爾的這番話,其實指向的是組織集權和獨裁。

“確實是這樣,很多動物都是這樣的組織結構。我舉一種很奇怪的動物,有種鼠叫裸鼴形鼠,這種哺乳動物的群體擁有蜜蜂、螞蟻那樣的“真社會性”,意思是存在不同的階層。每個群體有一隻鼠後,和幾隻負責生育的雄鼠,其餘的不論雌雄,都是工鼠。這些工鼠們只能幹活、不允許繁殖。碰到膽敢偷情的,格殺勿論。鼠後一旦去世,其餘雌鼠就會廝鬥,直至新的鼠後產生……”

我頓了頓,正準備繼續,主編以為我說完了,接話道:“這樣的社會結構很常見,人類社會本質上也一樣,這一切都是為了集體的生存。”

主編的話好像存在漏洞,但搬出了自然界的生存法則,又好像無從反駁。

這時,一個新的聲音響起來。

“我很贊同你的前半句,群體在應對某種狀況時,會形成一種相對有效的秩序,這很常見。但是在秩序形成的過程中,沒有一隻雌鼠在想:我咬死你是為了集體的生存。

這個新聲音屬於大茹姐,我不知道為什麼一個細心的小姐姐,名字居然如此豪放。她注意到的細節,就是我隱約感覺到的漏洞。

張卡爾已經被憋住半天了,這會兒也被大茹姐點通了思路:“對對對,生存的困境使人們需要一種秩序,但是人性決定了這種秩序的樣子。我們和動物一樣,在建立秩序時,往往只展現了自私、貪婪、殘忍的一面。強者用這一面鎮壓弱者,保證自己的利益。弱者則用它來爭取權利,期望多分一碗羹。就像小興知道哥哥馬進隱瞞彩票中獎時,馬進對弟弟說的,世界本來就是這樣的。”

我聽得愣住了,看個電影還能這麼沉重?張老師不說話了,好像不知道如何收尾。主編和大茹姐也都沉默了。車裡突然寂靜得讓人難受。

要說圓場還得看天兒,只聽她一聲炸起:“嗨!竟說這些沒用的,你們啊,都沒抓住重點。《一出好戲》加上前兩天的《西虹市首富》真正想透露給咱們的真相是——何以脫貧,唯有暴富。”

你馬上就能看到

自然界醜陋大寶貝兒

裸鼴形鼠

Are You Ready


萬物有的說


看了很多人說《一出好戲》中黃渤想要表達的東西太多,所以有一點硬往裡面裝東西拼湊的感覺。其實,這些人根本沒明白黃渤想要表達的意思。作為一個處女座的人,我能理解黃渤的第一步作品《一出好戲》的好到底好在哪裡!就讓我給大家說說我看完的體會。

一出好戲其實全程直在說一件事,就是開始的時候黃渤坐在車裡面說的一句話“窮人永遠是窮人,富人永遠是富人”。整部電影都在告訴我們為什麼窮人永遠是窮人,富人永遠是富人。即使從頭再來,把所有的一切都歸零之後!窮人還是窮人,富人還是那個富裕的人。影片中人物的性格不明顯是因為不需要太過突出他們的性格。更需要體現出他們的社會地位。裡面的黃渤和張藝興是典型的最底下階層的窮人,其次是王寶強,只有一個富人,那就是於和偉。而你看他們在島上之後還是隻有於和偉是富裕的!因為富人玩的都是遊戲規則,你只要參與就在他們的控制之內。再看黃渤和張藝興採用的想要富裕的方式:一個是黃渤採取的不勞而獲的彩票,一個是想要犯法類似於搶奪詐騙夫人的極端方式;這兩種都是不勞而獲的表現。可見窮人之所以窮是有原因的。而王寶強是一個典型的給了你一切你也無法把握住的人,因為窮人的能力不夠。大家推舉你帶頭,可是你是怎麼做的?你總說於和偉什麼事情也不做就坐享其成,那是你作為一個窮人看不到人家坐享其成背後的本事。事實證明把這個位置讓個你,你讓大家都吃不飽飯。這就是現實社會典型的員工看老闆的思想,結果把老闆讓你當,你直接把公司帶入了深淵。因為王寶強去向黃渤和張藝興借吃的就是最好的證明。這也是窮人之所以是窮人的原因。在說下黃渤的彩票夢破碎之後,兩個人開始奮鬥,這就是典型的這個社會不服輸的屌絲奮鬥史。事實證明,窮人只要不在那裡空想指望不勞而獲的一夜暴富還是很有前景的。他們也算奮鬥出來一片天,可到最後張藝興發現有四張紅桃A的時候,他們才明白他們所謂的奮鬥還是完全被富人的於和偉所掌控者。這就是窮人玩的東西和富人玩的東西的區別,也就是影片的核心支出,“窮人永遠是窮人,富人永遠是富人”的原因所在。因為富人玩的是規矩,任何事情都要講究規則,而這個規則永遠輪不到你來定。所以你永遠被別人控制著,也就永遠不可能變得富有。這個事情張藝興也算看清了現實,恰巧發現了船。沒有辦法才會威脅於和偉把他的資產全部給自己來改變命運。影片中幾句經典的臺詞都是圍繞著窮富寫的,“就算我們是一坨屎,只要凍上了,那他媽就是冰淇淋。”“我怕冰淇淋化了”太多了。其實影片表達的東西並不多,只是很多人並沒有看懂這部《一出好戲》。說是什麼體現人性等等的。

我覺得作為一個處女座的知名演員去做導演,不可能也不會只和你玩情懷這東西,一定以及肯定會在作品中給你一些事實但卻被大家忽略真理故事。而黃渤這部作品,就是用整部電影告訴我們“窮人為什麼永遠是窮人,富人為什麼依舊是那個富人”的原因。只用了幾個看似比較分散的片段,其實是緊密聯繫到一起的。那個變色龍就是給我們提供信息的點。這也體現了處女座的表達手法,我會告訴你很多東西,但我什麼都不會明說自己去體會。黃渤是典型的最最下層人群,曾天想著不勞而獲的一夜暴富。王寶強比黃渤高那麼一點點,自己有那麼一丁丁的本事,總看不起領導認為自己比他們強。真正的把這個位置給了他之後事實證明跟著他沒有長久發展的本事。於和偉是典型的上層群體,即使到了島上變得一無所有大家平等,(而且可以說比別人還不如,因為爬山給出了一個鏡頭只有他在那裡瑟瑟發抖的爬不上去。別人還給他擊掌的搞笑畫面)到最後仍舊只有於和偉在那裡悠閒的喝著紅酒管理這一切。這是因為窮人只知道努力,而富人懂得規則。

事實證明,到了一個陌生的島嶼,一切從頭開始。富人仍舊是那個富裕的人,窮人還是窮人。但靠自己努力還是能夠改變一些現狀的。所以影片傳達的信息也許是任何人不要抱怨什麼,所有的一切都是有原因的。做好的該努力的就夠了,切記認為那些象於和偉一樣的玩著遊戲規則的人沒有本事。只是他們擅長的本事是窮人不能理解的,把位置給你你也做不到他們那樣。我認為黃渤的《一出好戲》和當年的姜文導演的《讓子彈飛》不相上下。至少他隱喻的表達了他所有想表達的東西,核心思想就一個。都是開頭就告訴你了的。


小李子在左邊


《一出好戲》已經上映五天了,票房已超過7億,黃渤第一次做導演,他沒有選擇一種碳酸式的喜劇,而是直面現實,反映人性,不以票房為目的,這一點是難能可貴的。這部電影的笑點很少,大多是痛點,很多小夥伴看到一半就看不下去了,不是因為不好看,是因為看得太壓抑了,感受到了來自現實和人性的壓力。

簡單來說,這是一個公司團隊旅行意外遇海難、流落荒島的故事。在荒島上,大家因為領導、資源而發生分歧,最終形成三派,這裡涉及人性的貪慾、自私,但最後邪惡迴歸征途,大家都順利逃出去了,結局是大團圓的。

但這個電影所表達的卻遠比上述講的更復雜。一車人乘坐簡陋的類似大巴車的船去旅行未免不合情理、海浪襲來一車人竟然安然無恙、小王找了一圈竟沒發現一艘船、天上居然會掉下一堆魚、人進入大船中,為何鏡頭都是倒立的?馬進從懸崖掉進海里卻能安然無恙活過來,姍姍能為了一個不知死活的人而選擇在荒島等待,等等。這些疑問都讓人懷疑,這並不是一個簡單的故事,而是一個非現實的故事,說白了,就是一個精神病人的自我幻想。

而這個精神病人就是馬進。這場遭遇海難流落荒島最後獲救的故事也是他精神狀態的一個流動。為什麼黃渤幻想中的“大船”是12天來一次?大船肯定象徵著希望,作為精神病人來說,什麼是希望呢?能康復出院便是希望。在法國,新精神治療法規定:所有非自願入院的病患,將在十二天後出席聽證會自訴,由法官判定是否需要繼續住院。所以他每隔12天,都是他的救贖。

而島上的人都是他臆想出來的,他有許多人格,由人格分裂出相應的慾望。小王是最底層的慾望,來自於他生存的本能,但平庸而且沒腦子。張總是更高級的慾望,他有腦子,找到了船,讓別人為他賣命。小興是他壓抑的慾望,也是最黑暗的那一個,彩票過期丟了6000萬,他卻跟張總要6個億,還要把所有的人都扔在島上,這是人性最自私的慾望。而姍姍則是最純淨的慾望,或者說只有她是無慾無求的。她象徵著人性的善良和美好。

馬進的精神世界實際上就是這些慾望的相互鬥爭,最後贏了的就是他的精神狀態。在電影中,最後姍姍陪著她,其他人都走了。馬進問她:他們人呢?“,珊珊答:“船等不了了,都先走了”。馬進問:“那你呢?”,姍姍答:“我留下來了。”然後馬進大笑起來,其實這是在暗示他獲得了救贖,他康復了。

談到這個電影的時候,黃渤表示“”你所聯想設想延展出來的那種恐怖,可能更好一點“,所以他的初衷就是讓人不寒而慄,本來大家以為看了一部喜劇片,但越想越恐怖,這就是黃渤所要表達的。但這個結局還算好的,其實黃渤之前想過的好幾個結局,但都沒有過審,可能因為結局太恐怖了吧。那麼什麼樣的結局更令人惶恐呢?

在電影的結局裡,最後姍姍留下來陪馬進,而在彩蛋裡,小興選擇性失憶了。前面說道,小興代表最黑暗最壓抑的願望,他失憶了,也就表示馬進的這個慾望暫時隱藏起來了。如果結局更恐怖一點的話,那在海島上陪著馬進的人就不是姍姍了,而是小興,小興幹掉了了其他的人格,包括無慾無求的珊珊,馬進被黑暗、自私的一面操控著,這也就意味著馬進的精神病好不了了,永遠淪為黑暗之中,這個結局才是最恐怖的。

一千個讀者就有一千個哈姆雷特,很多人看過網上的一些評論之後,覺得自己白看了,也有很多人越看越覺得恐怖,這部電影有很多值得討論的點,已經很棒了。


與影相隨


01.

說評價,4顆星。

值得看。

3分:一個完整的故事 1分:給"小綿羊"張藝興

這部劇笑點比《西虹市首富》要少,但深度要高。

你看完不會單純地笑,總會留下點什麼。

現在,我要劇透了。

(非戰鬥人士請儘快撤離)

不想看劇透的,別看(我還不會寫不劇透的影評,等練熟了)

02.迭次更新:三種時代

這部影片主要講一次公司組織的團建,黃渤扮演的馬進,窮屌絲,沒存款,欠一屁股債,靠買彩票想發財,在團建的路途中,發現自己真的中了6000萬。

本以為鹹魚翻身,結果,一場狂風暴雨,將這一群人都困在了一個鳥不拉屎的島上。

自此故事開始展開。

在鳥不拉屎的島上如何活下去,這是一個核心問題。

影片對於"活著去"這個點,分成3個時代

農耕時代,資本時代,大同時代。

第一個時代:農耕時代

就跟歷史書講的原始人一樣。當馬進這一行人,當進島上,如何不讓自己捱餓成了當前最重要的事情。

這個階段關鍵:生存。

誰有野外生存技能,誰就是王。

王寶強扮演的小王,憑藉自己以前在軍隊裡生活,成了王。

每天督促大家,採集野果,抓魚,打水。規定每個人每天要抓多少條魚,沒完成就用樹條抽。

這個時候,影片出現第一個小爆發點:於和偉扮演的馬總,這些在公司當老闆,屬於管理層的人,他們不服從小王的管理,覺得太low,還想著公司底下員工幫他們幹活,別人採的野果,還嫌棄果子不好吃,還想著命令保安做事,

可在這個荒島上,每個人生存都成了問題,誰還管你是不是領導啊,沒有人願意聽。

只有能讓大家活下去的人才配當領導。

所謂的有錢,有權在這個島上不好使,成為不了領導。

因為有錢在島上不能花,也出不去。

所以影片有一個鏡頭:當大家終於認清事實,外面世界崩了,困在島上,張總將錢包裡一大張100元的人民幣,向天空拋,沒有一個人去撿錢。

錢在這一刻,成為廢紙。

食物比錢更有吸引力。

整個生活方式就是:吃魚,吃果子,捕魚,摘果子,睡覺。

這個島上,

沒有存款!

沒有借貸!

沒有投資!

第二個時代:資本時代

對於張總這類當慣大老闆的人來講,跟著捕魚,吃果子,肯定不願意。

終於有一天,他在這個小島上發現一搜大船。

這個船應有盡有,有捕魚網,有油,有房間。

以前一天只能捕1條魚,現在漁網一撒,一天10條,甚至更多。

這就意味著:在這個島上,最底層需求:生理需求已經滿足。

人們想要進一步發現。

於是,張總開始第二個時代:資本時代。

用船上的撲克牌代替金錢,每個人抓多少條魚,可以抵換對應數字的撲克牌,每個數字可以換相應的物品。

看到這裡,你應該明白,這就是我們現在這個社會,依靠金錢的時代。

如同《國富論》裡的一句話:財富是交換勞動的權力。

在大家生存都是問題的時候,沒有人關心財富,爭鬥這些問題的。

只有溫飽解決了,人們才會露出更大的野心,想要更多的魚,獲得更多的物質。

這個階段關鍵詞:勞動力交換。

影片第二個爆發點也就來了,張總看不慣小王這種農耕的管理。

做了一段激動人心的演講,完整版背不出來,大概意思就是:作為人,只知道最苦逼的勞動,太對不起"人"這個詞了。

這段演講選擇的時機很巧妙,在大家都懂得捕魚,摘野果,開始動其他心思的時候,張總找出來,說了這段演講。

這段演講也代表了,張總統領的資本時代來了。

看到這裡,不得不佩服《國富論》這本書,在這麼多年前,把人性醜陋的一面看透了。

這個階段如同《國富論》裡的一句話:人類是會進行交易的唯一一種動物。沒有會去交換骨頭的狗。

第三階段:大同時代

那黃渤扮演的馬進和小跟班(張藝興)小興,是屬於哪一派。

哪一派都不是,馬進不想野蠻的活著,也不想勢利的活著。

剛開始他們兩個在兩個時代掙扎。

他真正想要的時代是:大同時代。

就像中學文言文學過的《大道之行》:大道之行也,天下為公,選賢與能,講信修睦。故人不獨親其親,不獨子其子,使老有所終,壯有所用,幼有所長,矜、寡、孤、獨、廢疾者皆有所養,男有分,女有歸。貨惡其棄於地也,不必藏於己;力惡其不出於身也,不必為己。是故謀閉而不興,盜竊亂賊而不作,故外戶而不閉,是謂大同。

我想,這不僅僅是影片劇情所需要,也是黃渤自己心中,想要的一個烏托邦的社會。

那怎麼創造這個大同社會,人人平等,相互團結呢?

影片最大的爆發點來了。

還記得馬進中的6000萬嗎?彩票上寫著要在90天內兌換,逾期作廢。

離兌換最後一天,仍舊沒有找到走出荒島的路。

老天用另一種方式兌換了這6000萬。

下天魚。

天上掉魚。

島上最缺的是魚,老天給馬進來了一場天魚,算是兌換了這6000萬。

現在,要怎麼樣利用好這些魚?開創新的時代呢?

積累,消耗,希望還有狠。

積累:跟馬總用撲克牌當做金錢交易不一樣,馬進不要錢,要的是每個人身上的物品。比如:手機。

既然島上這群人是唯一存活下來,那麼所有島上沒有的東西都有可能成為稀缺資源。

消耗:以小王為代表的農耕文化和馬總為代表的資本文化。

兩個代表相互爭鬥,斗的越厲害越好,正所謂鷸蚌相爭,漁翁得利。

將兩個代表的人心打散,才有利於自己發展。

希望:只有擁有希望,人才會有動力,想要活下去,想要勞動,所以在兩個代表戰鬥力都變低的時候,給他們一些希望,激勵,這個島才能活下去。

狠:不狠就要捱打,只有比他們更狠,才有活下去的可能。(這句話是小興說的,也是他黑化的起點。)

當然還有一個是時機。選擇在什麼時候站出來,拉攏人心,讓底下一群人聽從指揮,也是一個難題。

在小王和馬總這兩派打鬥最嚴重的一次,兩派從白天打到黑夜,就為了幾條魚。這個時候,馬進出場了。

他對這群打鬥的人,說了一番演講,大致意思是:

活著,要有希望的活著。

活著,是能看到光,聽到喇叭聲,才叫活著。

既然我們是這個世界上唯一存貨下的物種,

那就要團結起來,尋找出路。

在人意志力最薄弱,各自都為了滿足自己私慾的情況下,這段演講,更發動人心,也更能增加凝聚力。

所以這個階段,就是相互合作,相互平等,沒有鬥爭,沒有鬥角,每個人都有活幹,每個人都有飯吃,每個人都在為這個島而努力。

影片將這座島當作一個小型的社會,建立一個理想的烏托邦社會。

02.小人物的善良和黑暗

現在,我告訴你這一切,

全部都是假的。

外面世界仍舊存在。


每次夜晚12點,總能聽到山上有聲音在響。

島上的人都人心惶惶的,總覺得山裡有怪獸。

終於有一天,馬進,小興還有小王走進山裡,想要看看到底什麼東西在響。

才知道,原來山的另一面,是真實的世界。

有船,有煙花。

一個真實存在的世界。

這讓馬進很崩潰。

自己好不容易創造一個時代,現在卻告訴我這是假的,外面的世界仍舊存在。

現在,有兩個選擇。

第一個選擇:繼續活在虛假的世界裡;第二種選擇:回到真實世界。

繼續活在虛假的世界裡:馬進,小興這些在真實社會里,最底層的小人物,可以在虛假的社會里,成為"王"。

回到真實的世界:仍舊是欠一屁股債的窮屌絲,6000萬也沒有了。

或者自己和小興兩個人活著,回到真實世界,其他人在虛假世界裡待著。

選擇哪一個?

在馬進心目當中有兩個人在爭鬥:一個是善良的人,一個是黑暗的人。小興黑化就是馬進心中最邪惡的一面。

通過一些小手段,誘導馬總將現實世界裡的房子,公司全部轉贈給小興。甚至在最後一刻,想要拋下島上所有人。

最後,馬進選擇善良還是黑暗?

小興的結局又是怎麼樣?

你去電影裡找答案。

在劇透下去,我怕你們要打我了。

只能說,張藝興扮演的小興,從單純到黑化這個過程,演藝的不錯。

第一次覺得,張藝興原來是有演技的。

在跟黃渤,於和偉對戲,發生衝突的戲份中,居然有在搶戲耶。

馬進的選擇往大一點來講就是"人性"。

在這部影片當中,你看到的是小人物掙扎,對人性的掙扎。

選擇善良or邪惡?

你沒有經歷過,別輕易做出選擇。

馬進在善良和邪惡做鬥爭的過程,真的就像知乎上的一句金句:你可以去挖掘人性,但永遠別去考驗人性。

如果今天換做是你,在這個島上生存,在虛假和真實當中做出選擇,你都無法保證,自己真的會選擇善良的一面。

多少人沉迷於假,是因為假的太過於真實和美好;而現實是殘酷,醜陋的。

真真假假,假假真真,嚐到假的甜頭,再想會到真實世界,談何容易?

如同影片裡的一句話:冰淇淋解凍後,就沒了。(大致是這個意思。)

03.怎樣才算活著?

也許很多人看完這部影片,會探討人性,但我更覺得在探討:怎麼樣才算活著?

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鐘,是活著嗎?

每天死命不斷折騰,是活著嗎?

為了夢想,遭受別人冷嘲熱諷,是活著嗎?

每個人的答案都不一樣。

影片更像是黃渤的演藝生涯心得體會,從剛開始唱歌,跳舞,組過樂隊,顏值不高,遭受他人白眼,做過小人物,再到後來變成演員,成為影帝,現在又成了導演。

如果他對這個社會充滿著黑暗,鄙視,抱怨,也許不會有今天這樣的成就。

正因為經歷過底層的掙扎和痛苦,才更懂得人性,更懂得如何好好活著,有質量的活著。

影片結束後,我有想過一個問題:如果這部影片不是黃渤來導,會拍出這種效果嗎?

好像不會。

因為他的經歷更能體會我們這群小人物的辛酸苦辣。

而他將自己的經歷濃縮到電影裡,有了黃渤自己特有的色彩。

雖然影片還有不足的地方,但作為第一次導演,我覺得可以。


迪迪乾貨


黃渤導演的處女作《一出好戲》,昨日上映。這是黃渤用了8年時間精心打造的。雖說現在很流行“演而優則導”,但對於已塑造過眾多經典角色的影帝黃渤首當導演,我是報以極大期待的。

我想過《一出好戲》可能會玩黑色幽默,但它的荒誕與現實、衝突與發展、思索與取捨,來得如此濃墨重彩、直白深刻,仍出乎我的意料。黃渤很勇敢,也很有想法,的確為我們呈現了“一出好戲”。

影片中,公司一次出海旅遊的團建活動,張總又適時發佈上市、加薪的好消息,本應皆大歡喜。然而隕石墜落,引發海嘯,眾人流落荒島。

在發現北極熊屍體後,大家以為世界已經毀滅,於是“倖存人類”為了生存而戰。

在赤手空拳、心理惶恐的情況下,有野外生存經驗的導遊小王(王寶強飾)無疑是人們的主心骨,他帶領大家摘野果、抓魚、找洞穴棲身。

“幹活才有飯吃”,小王以這條簡單的生存法則,強勢建立起自己的權威,被大家尊為“王”。對不服從的人,他指使手下非打即罵。

而老謀深算的張總(於和偉飾),深諳人性,知道人們最終是會依附於實力,所以他常說“別急,等待時機”。

在發現了傾覆擱淺的大輪船上有大量生活物資後,張總以“人類不同於動物,要有尊嚴和體面”等說辭,鼓動、帶領一部分人另立山頭,隨後更建立起以物易物、用撲克牌充當流通貨幣、勞動獲取報酬等市場秩序。

制定遊戲規則的張總,再一次成為了大家的老闆。

馬進(黃渤飾)與遠房表弟小興(張藝興飾)同為基層職員。馬進欠下債務,暗戀同事姍姍(舒淇飾)卻不敢表白。他經常買彩票,希望能一夜爆富,改變現狀。在災難到來時,馬進剛剛得知自己中了6000萬大獎,縱然傳聞外面世界崩塌,心存希望的馬進仍一心想回去兌獎。

馬進和小興築木筏漂流,被小王責罰;離開張總後,回去討要食物,卻換來一頓拳打腳踢。90天兌獎期過後,仍被困島上的馬進和小興,因天降魚雨而絕處逢生,於是決定要闖出一番天地。

荒島上的爭鬥,活脫脫的一部人類社會進化史:

小王的“部落”解決了“生存”問題;

張總的“體系”有了“物質”的積累和“秩序”的建立;

而馬進則利用小興自制的發電機,給大家帶來了文明世界的“希望”和“尋找新大陸”的美好願景。

馬進最終成了規則的制定者和精神領袖。

曾經高不可攀的女神姍姍,逐漸被馬進的才能、執著和擔當所打動,也對他心有所屬。

馬進和小興,從金字塔底層,終於走到了金字塔尖。“過去那個世界,根本沒我們;現在因為我們,才有了外面的世界”。

然而,馬進、小興和小王的一次偶然發現,卻讓一切成了鏡中花:原來,每12天一次的怪響,是郵輪的汽笛聲;原來,世界並沒有毀滅,生活還在繼續。

“假的太美了,所以想把它變成真的”。

馬進和小興,不想再回到以前那個一無所有的生活,他們汙衊說“有大船”的小王發了瘋。這一段的鏡頭視角讓我非常的佩服,倒置船艙中正立的人群,擬或正立船艙中倒置的人群,非常形象地詮釋了什麼叫“假作真時真亦假”。

但是,再美好的虛幻,也會象郵輪上燃放的煙花,絢麗奪目卻稍縱即逝。

當曾經單純善良、對馬進言聽計從的小興,喪心病狂的,以刪除女兒的視頻要挾張總轉讓現實中的公司和房產,並要求馬進拋棄其他人和他一起搭船離開時,馬進知道自己該做出選擇了……

飾演小興的張藝興,在黃渤、於和偉、舒淇、李勤勤等一眾資深演員中,表現也非常搶眼。他將小興的反轉黑化,刻畫得入木三分,讓人看了不由得心生寒意。看來,黃渤的大膽啟用和悉心引導,確實很成功。

《一出好戲》上映了,而黃渤導演的好戲,才剛剛開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