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日本大改革家宮崎寅藏稱讚爲「睢陽而後有斯人」的太平天國將領

宮崎寅藏,日本人,改革家,多次來往中國調查和採訪,後面結實國父孫中山,同情中國革命,給予孫中山許多的幫助,包括參與策劃組建南京臨時政府。

曉中國古代史,對中國唐朝時期的張巡在堅守睢陽中所體現出來的謀略、堅韌、以及氣節推崇備至。通過調查和研究太平天國的資料後,對太平天國其中一位將領讚歎有加,稱之為“睢陽而後有斯人”。宮崎寅藏口中稱讚不絕的這位將領就是堅守九江的太平天國名將——忠貞候林啟榮。

被日本大改革家宮崎寅藏稱讚為“睢陽而後有斯人”的太平天國將領

宮崎寅藏

林啟榮(1821年-1858年),廣西人,太平天國金田起義前是一個典型的“遊手好閒”之徒,之後加入拜上帝教並參加金田起義,一直是屬於楊秀清部,太平天國定都天京後在楊秀清的提撥為士官正將軍。後隨石祥禎西征,併成功佔領九江。1954年4月擢升殿右十二檢點,因擅守而被任命為駐守九江的太平軍主將,1856年天京事變中因在九江駐守而免遭北王韋昌輝的屠殺。站在太平天國的立場(不是小編我的立場),宮崎寅藏拿林啟榮之守九江看作是張巡之守睢陽,無論是戰爭的相似程度還是兩位主守之將所體現出來的精神和氣節確為相似。

被日本大改革家宮崎寅藏稱讚為“睢陽而後有斯人”的太平天國將領

網絡圖片

1855年,曾國藩命令所轄的湖南提督塔齊布多次圍攻九江,在林啟榮臨危不懼的指揮下,駐守九江的太平軍屢次擊敗湘軍,湖南提督塔齊布因屢戰屢敗而憤懣嘔血而亡。曾國藩視林啟榮為眼中釘肉中刺,不拔不快。隨著太平軍突發的內訌而自顧不暇之餘,曾國藩所轄的湘軍攻破太平軍西面多座城鎮。而作為天京長江中上游門戶的九江必然是曾國藩奪取的要點。1857年1月起,在奪取了武昌之後曾國藩命李續賓、湖北提督楊載福率領大軍直搗九江,在激戰六晝夜後,仍舊無功而返。多次的擊退清軍讓林啟榮部軍心大振,林啟榮也因此晉升忠貞侯。以此同時,經過多次的戰敗後的曾國藩抓住翼王石達開出走後未必能馳援的機會,對攻佔九江改為步步蠶食的戰略,計劃先取九江外圍的小池口、湖口,讓九江成為一座孤立無援的空城。1857年10月,在按計劃順利佔領小池口、湖口等戰略要地後,曾國藩命令其湘軍水師封鎖長江,陸軍從三方面合圍九江,林啟榮駐守的九江成為了一座真正意義上的孤城。在1857年10月至1858年3月的這半年時間裡,湘軍冀採用孤立斷糧之策以期能渙散林啟榮所部軍心,然而事與願違。九江城中後期沒有軍糧,林啟榮率領大家一起吃樹皮,草根來解決,戰鬥力和精神意志並沒因此而減弱。1858年3月,清軍開始晝夜進攻,林啟榮利用守城的地形優勢,又多次的擊敗清軍。1958年5月悍將李續賓利用炸藥將九江城牆炸開,攻入了九江城內。此時在已知無援兵、無退路的情況下林啟榮依然堅決的帶領大家通過巷戰來與清軍決鬥。

終於林啟榮率領的1.7萬太平軍在歷經8個月的內無糧草、外無援兵的堅防戰中敗下陣來,全軍戰死無一人投降。

被日本大改革家宮崎寅藏稱讚為“睢陽而後有斯人”的太平天國將領

李續賓攻克九江後不久就率部渡江

以此來看,太平天國林啟榮堅守

九江,其戰爭之慘烈、相持時間之長短以及戰爭過程中林啟榮以及所轄太平軍所體現的英雄氣節足可媲美張巡之守睢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