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子13年未見,相遇卻只有痛哭!孩子甚至不願喊一聲媽媽!

7月12日11時30分,廣東省女子監獄終於等來了一場特殊會面的主人公——一名13歲少年。他是英德未成年人社會觀護幫教基地(下稱“觀護幫教基地”)的一名“問題少年”,他的會面對象是一名刑期4年的女毒販。

他們是一對母子,但13年來卻從未相見。當二人在會見室走廊相遇時,沒有孩子深情擁抱母親的場面,只有母親撕心裂肺般的痛哭。

母子13年未見,相遇卻只有痛哭!孩子甚至不願喊一聲媽媽!

會面時,阿音拉著兒子的手不停哭訴,林雙和則一直低頭不語。景國民 攝

那個13年來令他朝思暮想的母親就在眼前,少年卻始終扭著頭不敢擁抱、不敢直面,甚至不願叫一聲“媽媽”。他還是當時那名向記者訴說“思母成病”的少年嗎?他背後是否還藏有不為人知的難言之痛?

抗拒

“對不起,都是媽媽的錯!”阿音(化名)在會見室的走廊上一眼就認出了兒子林雙和(化名),但林雙和卻不願靠近,甚至略顯退縮。

一邊是母親哭訴對兒的思念和愧疚,另一邊是思母情深卻突然抗拒的僵持。數分鐘後,陪同林雙和的觀護幫教基地校長楊亞強把他拉到一邊,管教則示意阿音去會見室等候。

“你現在要像個大人,像個男人。媽媽正是最困難的時候,你要幫她挺過去,她需要你!”楊亞強一番勸說下,林雙和回到母親身邊。

楊亞強告訴記者,在來之前的7月11日下午,他告知林雙和其父已到英德,第二天一早將帶他去監獄見母親。而林雙和得知媽媽在監獄裡看到了自己的照片,對這次會見也很是興奮和期待。

然而,當“幸福來敲門”的時候,林雙和卻猶豫了,並對楊亞強說:“我不想去,估計我爸也不會來。”但林父為了孩子,在家安頓好癱瘓在床的老母親後,在7月12日早上8時準時出現在林雙和麵前。

林父說,阿音吸毒後對家庭的傷害無法用言語來形容,但為了孩子,他支持林雙和去見母親,了卻他的一樁心事。

記者瞭解到,在林雙和3歲之前,林父曾帶著阿音偷偷回肇慶看過林雙和。但因年幼,所以林雙和的記憶裡,留下了自出生後就沒見過母親的遺憾。

轉機

為了這次會面,省女子監獄特意為阿音一家安排了溫馨的會見室,以便於他們面對面盡情地傾訴情感。會見室裡,林雙和始終不願抬頭看母親,而阿音則不停地懺悔。

“我犯了錯,進監獄了才知道家庭和親情的重要,要是能再給我一次機會,我一定不會拋棄你,我要慢慢地陪著你長大。”

“我已經走錯路,失去家人和自由,你還年輕,千萬別犯媽媽年輕時犯的錯。”

“我知道錯了,不配做媽媽。”

……

無論母親說什麼,如何哭訴,林雙和始終低頭不吭聲,手裡卻緊緊攥著管教阿姨遞過來的,媽媽前一晚寫給他的信。

“你不知道‘媽媽’這兩個字對我來說意味著什麼,對我的傷害有多大。”會面接近20分鐘時,林雙和終於開口說了第一句話:“生我卻不養,還連累一大把年紀的外公外婆,還不如當初別把我生下來。”

見林雙和終於開口和母親說話,一旁的管教趕忙問林雙和,媽媽要如何配合他才能給她一次改過自新的機會。“我不相信媽媽的承諾,她以前被抓過,現在又進了監獄,也不知道下次她會不會再被抓進來,我只看她以後的行動。”林雙和略帶執拗地說。

約定

林雙和想看怎樣的行動?在何種情況下他才能叫一聲“媽媽”呢?在得知今年10月阿音有減刑機會時,他對母親說:“你好好改造,等年底減刑成功我再叫。”

雖沒直面母親,但林雙和最終還是不忘給她鼓勵:“不管你今天和我說了什麼,記住自己說的話,早點出去就是最好的行動證明。”林雙和說,他對自己以後的生活有兩種設想,最好的結果是一家人團聚,最壞的結果是又回到只有他和爸爸一起生活的日子。

“我想要一個完整的家,這麼多年了,經常被人說是沒媽的孩子。”離別時,林雙和真實表露了期待和爸爸媽媽一家團聚的想法。

母子13年未見,相遇卻只有痛哭!孩子甚至不願喊一聲媽媽!

離別前,母子二人終於擁抱在一起。 景國民 攝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