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歐冠決賽觀感之三

關鍵比賽,球隊是要注重彌補弱點,還是盡力發揮長處,通常情況下這倆者不會成為矛盾。一個球隊的組建倆方面都要照顧到。但是具體到比賽策略和應變能力上就需要做出取捨。

2018年歐冠決賽觀感之三

利物浦和皇馬無論從任何方面看都是不同得球隊。克洛普是一個比較執著的教練,紅軍的球員個人天賦上也有著明顯的不足,使得他們應對突發情況的應變能力不如對手。這更需要克洛普把球員思路統一起來擰成一股繩。可以說克洛普的球隊在踢法選擇上的變化空間不大。以雙方球員應變能力的差距,其實整體思路不復雜更加統一,也有利於他們應對這樣的比賽。所以對於紅軍來說,力求主動,給對方施加壓力造成對方的失誤,充分發揮自己的特長是最好的比賽方式。

2018年歐冠決賽觀感之三

對於皇馬來說很多事情就變得複雜了。你有更多的選擇,也意味著存在更多的變數。我之前談到過皇馬使用伊斯科,很大程度上是要保持一個均勢。所謂均勢,其實就是在怎麼保護好自身弱點的情況下,發揮自身技術上的特點發動進攻,通過技術細節上的處理,來抓住進攻機會。從正常的角度來說,皇馬的這種選擇是更符合足球本質的。然而有時會因一倆個環節的失常,均勢被打破。與巴黎,斑馬,拜仁的淘汰賽都有不少的時間出現了這種情況。如與巴黎納喬消極的防守讓皇馬左右倆個邊路同時頻頻出現漏洞。這讓皇馬失去了側重點。一度防守跟不上節奏。與斑馬的第二回合比賽,拉莫斯的受傷讓,皇馬薄弱的左路防守始終得不到有效的保護。誘發了後點防守和中場回防的問題。與拜仁的比賽isco的受傷,讓皇馬失去了一個重要控球點。三中場缺少了isco這個能與之積極互動的點後,直面壓力。一度失控。從這三輪的淘汰賽可以看出皇馬的實際情況。皇馬想要維持均勢,越發吃力了。核心球員的壓力也越大了。我說皇馬崩潰起來,它的速度遠超乎你的想象。在於這點。

回到這場比賽,比賽沒有像球迷想象的那樣呈現出羅馬與紅軍的拉鋸進球大戰。皇馬要解決的問題遠不是讓比賽慢下來這樣簡單。比賽中,在不斷的攻防轉換下,球團第一時間不在防守位置是常態。皇馬要做的是怎麼去應對這種場上的形勢變化。又在防守情況的同時,怎麼平衡好進攻的投入。這就是我在上面所說,皇馬有更多的選擇同時,也讓自身存在更多的變數。

2018年歐冠決賽觀感之三

而且這是這個賽季皇馬一直在糾結的因素。具體反映到場上就是如何用魔笛上。比如主場與大巴黎的比賽,因為右路防守長時間的被動,導致魔笛把絕大部分的精力投入在防守中。導致,中場球員之間的距離拉開,相互之間的接應,掩護變的越發困難。與拜仁的比賽,isco不在的情況下,齊達內希望魔笛更多更積極的投入到進攻中,導致防守的被動。就以對陣紅軍來說,紅軍的集體的逼搶,固然再給對方中後場處理球施加更大的壓力的同時,只要你第一時間突破對方的逼搶,他們的中後場會給予對方更多的進攻空間加以利用。魔笛這種球員是最適合應對克洛普球隊的逼搶。然而是讓魔笛更多的投入在防守保護那些弱點,還是給予魔笛更大的自由,讓他更多捕捉對方的錯誤呢?這些戰術細節就有可能決定比賽的走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