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使有一天鮮衣怒馬,可是再也不可能衣錦還鄉了

今天是所有回家中最不開心的一天。

從十多歲開始,一年中大部分時間都是在外面度過的,大部分的節日也是一個人在外面過。

於是回家就成了一種壓在心底的渴望,家鄉更是一種美好而溫暖的嚮往,是可以安心踏實睡懶覺的地方。家鄉的一花一草都曾目睹過我的風采,凡是人可以到達的地方,都曾留下過我的足跡。

常年在外面的日子,一年365天至少有270睡不好,至少有兩百天一整天臉上沒有笑容,這就是我的日常。

只有在家裡,才能安心,才能睡的踏實。只有在家裡才能盡情的笑,不用敷衍誰,不用為誰陪笑。

只有在家裡,不要時時提醒自己,自己是初中生,高中生,大學生……。家,永遠只有兩個名詞——父母,子女。可以面對母親善意的罵嬉皮笑臉,面對父親的批評嘿嘿直笑。

即使有一天鮮衣怒馬,可是再也不可能衣錦還鄉了

家鄉,永遠是遊子心目中的港灣。

家鄉,永遠是壞人心目中的希望。

家鄉,永遠是孩子心目中的溫暖。

可是心裡的家鄉都崩潰了,只剩下一個矮小的籠子,關著我的軀體和我對家的思念。

曾幻想的衣錦還鄉,已不需要了,因為再也不會有——鄉。至少以後生活在什麼地方,風景多優美,景色多麼宜人。再也征服不了我,抹不去我心中家鄉的記憶。

那些充滿回憶的地方,那些留下了童年足跡的地方將重新會高樓林立。那些殘牆斷瓦一次次回訴的都是我幼時的牙語,可惜以後再也不會有人聽見。它們不久就會被遺棄,會分離,會死去,從此淹沒在歷史的長流裡。

我的心,我的魂,我的身,也將因此孤獨,孤獨,孤獨,直到腐朽。

即使有一天鮮衣怒馬,可是再也不可能衣錦還鄉了

會因為高樓聳立而恐懼,會因為霓虹閃爍而迷失,會因為音箱車鳴而煩躁。

我只想在聽一次吆喝聲,在下著細雨的雨巷,在鈴聲響過的教學樓門口。

我只想在聽一次大自然的歌聲,在田野聽蛙鳴,有林間聽鳥語,在房簷下挖螞蟻,尋半邊破瓦鬥蟋蟀。

往後的日子我不知道,蛙是否會因為思念而不鳴,鳥是否會因為悲傷而不語,螞蟻會不會因為少了路障而不眠,蟋蟀會不會因無聊而失去樂趣。

但我的心卻會成了無根浮萍,在生命的海洋裡飄呀飄,再也不會因為短暫的逗留而紮根。

即使有一天鮮衣怒馬,可是再也不可能衣錦還鄉了

即使有一天鮮衣怒馬,可是再也不可能衣錦還鄉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