抵挡得了暴雨的故宫,防御系统到底有多强?

抵挡得了暴雨的故宫,防御系统到底有多强?

近几天,北京经历了一波一波又一波强降雨

多地上演“看海”模式

不少网友吐槽

↓↓

欢迎乘坐北京地铁

本次列车从积水潭开往积水潭

积水潭到了

有去往码头的乘客请游泳出站

租泳圈请在岸上排队等候

前方到站

抵挡得了暴雨的故宫,防御系统到底有多强?

不过,近600岁的故宫再次躲过雨水侵袭,凭借古老却有效的排水系统在暴雨中安然无恙。

甚至还出现了只有在暴雨时才能看见的“千龙吐水”景象,引来游人驻足观看。

抵挡得了暴雨的故宫,防御系统到底有多强?

故宫博物院院长单霁翔介绍,故宫的排水系统十分庞大,仅保留至今的古代雨水沟的长度就超过15公里,其中暗沟的长度将近13公里。

故宫基本采用原有古代雨水系统,主要在原来没有排水系统的位置修建了新的排水管线,大约占总量不到10%。

看到这里,不禁想问

故宫的防御系统

到底有多强?

紫禁城的建筑防御体系主要由护城河、城墙和城门组成。

护城河

紫禁城城池的护城河,宽52米,两侧驳岸条石垒砌,深达6米,陡直坚固,河岸处砌筑矮墙,用以防护。

抵挡得了暴雨的故宫,防御系统到底有多强?

护城河的源头在京西的玉泉山,泉出石隙,泻入池中,汇于昆明湖,再经河流流转入城内三海(中南海、北海和什刹海),最后在紫禁城护城河的西北角入水口相通,形成源源不断的水源供给。

在城内,河水自西北流入,向东南流出。护城河不仅是紫禁城防御体系的一部分,自康熙年间起,还在河中栽植莲藕,岁收之时,进奉宫中,供主子们食用。多余的售卖,充实银库。

护城河功能在于安全守卫、防洪排涝、消防灭火、提供用水、点缀景观等。

城 墙

紫禁城的城墙顶面宽6.66米,底面宽8.62米,墙身素土夯实,内外两侧包砌城砖,平整坚实,稳固牢靠。在城外墙下抬头仰望,能够真切地感受到一种压迫感。高耸的城墙将整个紫禁城牢牢地保护其中。

抵挡得了暴雨的故宫,防御系统到底有多强?

在城墙的四个角,分别有角楼

角楼在古代是瞭望警戒的城防设施。角楼平面呈十字形,纵横相交十字歇山顶,结构复杂,有“九梁十八柱七十二条脊”之说。秀丽精巧之中又显富丽堂皇,是紫禁城中建筑的杰出代表。

抵挡得了暴雨的故宫,防御系统到底有多强?

城 门

紫禁城的城垣四面各辟城门,南曰午门,北曰神武门,东曰东华门,西曰西华门。四座城楼高耸威严,尤以午门最为壮观。

午门最初建于明永乐十八年,平面呈凹形,墩台高12米,正中辟三门,两侧各有一个东西向的掖门,为“明三暗五”的形制,自城墙地面至正吻高为37.95米,午门是紫禁城等级最高、体积最大、最为宏观的一座城门。

抵挡得了暴雨的故宫,防御系统到底有多强?

紫禁城四个城门是进出紫禁城的主要通道,戒备森严。

清代乾隆年间在城墙外建围房700多间,设朱车(满语警卫值宿的场所)栅栏28处,由下五旗的官兵轮流值守,四门再各设护军守卫,是紫禁城一道坚固的防线。

城内的警卫人员更为众多,其中侍卫处有1300多人,才武出众,均出自上三旗子弟,组成亲军营,是皇帝最为信赖的精锐警卫部队。

抵挡得了暴雨的故宫,防御系统到底有多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