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價不斷下跌,是季節性波動,還是另有原因?

最近幾天,牛價不斷下跌,這讓不少養牛戶為此感到擔心,因為今年春季牛犢價格瘋漲,待其出欄時只有牛價高於往年同期才能有錢賺,若牛價低於往年同期那麼便有可能白養或賠錢。今天小編則詳細介紹一下牛價下跌的原因,以及今年高價牛犢能否賺錢?

牛價不斷下跌,是季節性波動,還是另有原因?

一、牛價下跌的原因

1、季節性波動。從歷年牛價行情波動來看,通常在進入夏季之後牛價便會出現下跌,這主要與高溫天氣牛肉消費量減少有較大的關係。可以說季節性波動是當前牛價下跌的主要原因,但卻不是全部原因,因為相比歷年今年牛價下跌提前了將近1個月的時間。

2、屠宰場壓價。過去幾年牛價雖然存在季節性波動,但總體來看卻在逐年上漲,特別是去年秋冬積極上漲尤為明顯,先前牛價最高時甚至可以達到13.5元/斤,屠宰場不對牛肉漲價便會賠錢,對牛肉漲價則會影響銷售渠道的穩定,可以說去年秋冬季節不少屠宰場都在賠錢賺吆喝,所以今年屠宰場早早的降低了活牛收購價格。

牛價不斷下跌,是季節性波動,還是另有原因?

3、豬價的衝擊。今年豬價可以說超級便宜,生豬價格最低時一度跌至5元/斤以下,這對牛價的衝擊還是比較大的,因為對於大多數消費者而言基本上都是啥便宜吃啥,豬價便宜牛價較高的情況下勢必會對牛肉消費量造成一定的影響,消費量提前下降也是牛價提前下跌的原因之一。

二、高價牛犢能否賺錢

今年牛犢價格說成瘋狂上漲一點不為過,相比去年同期一頭良種牛犢至少漲價1000元以上,例如400斤重的良種肉牛公犢,市場上最低一般也要在8000元/頭以上,最高時甚至一度達到9000元/頭,若算上考察、中介及運輸等費用到家價平均至少需要8500元/頭上下。

牛價不斷下跌,是季節性波動,還是另有原因?

飼養管理得當的情況下,經過10個月的育肥體重達到1300斤時出欄,期間大約需要6000元的飼養成本,藥品、防疫、水電、折舊等雜費需要500元,這樣算下來一頭牛便需要15000元的成本了。現在育肥牛出欄標準價格(54%出肉率)大部分地區已經降至13元/斤以下了,我們此時保守估計冬季價格可以恢復至13元/斤,一頭1300斤重的牛可以賣16900元,除去牛犢、飼養、雜費等成本可剩1900元的效益。

然而我們還沒有計算人工成本,以及傷亡等因素帶來的風險,若算上這些一頭牛的盈利可能不足千元。投資30萬養20頭育肥牛的情況下,那麼只能賺2萬元而已,遠遠不如外出打工賺的多,因此可以說今年高價購進牛犢進行育肥賺錢比較困難。

你認為,當前牛價下跌的原因是什麼?高價購進牛犢進行育肥能賺錢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