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前的微信,你也曾对它爱理不理

七年前的微信,你也曾对它爱理不理

一个群里看到的,7年前微信刚上线时的评价截图。不禁感叹认知惯性和时代进化的力量有多么强大。

微信没有在骂声中迷失、没有在时代的浪潮下被打翻,日益强大。以发展的眼光看问题——抓住本质不变,然后不断修正,不断完善。想不清楚这一点的团队,能活下来的概率应该不会比中彩票高多少吧。

随着微信升级新版本,今天中午,一张带着历史气息的截图在朋友圈刷屏,内容是七年前微信刚刚上线时的一组用户评价。

大家试着感受一下:

七年前的微信,你也曾对它爱理不理

怎么样?句句扎心。

这……

虽然,有微信七年来,一切都已被改变。随着微信生态的丰富和拓展,今年以来,更是有很多人开始鼓吹“微信互联网”的概念。

不过,和所有手机软件应用一样,App Store里留下了不同时期大家对微信各个版本的评价。

在不同的维度上,翻看App Store里微信App的“评分及评论”,它们见证微信,从一个普普通通的应用,一路成长为移动互联的庞然大物。

从时间上看,大多数给微信打出最低1星的评价,都集中在七年前,即微信刚上线的时候。很多人甚至直接打出“不好”“一般”“垃圾”……

一起来见识下当年的用户是如何吐槽微信的。

七年前的微信,你也曾对它爱理不理

七年前的微信,你也曾对它爱理不理

七年前的微信,你也曾对它爱理不理

七年前的微信,你也曾对它爱理不理

七年前的微信,你也曾对它爱理不理

2010年12月,比微信面世的时间更早,米聊发布安卓版本。特别是两款产品存在诸多相似的地方,即便是七年后的2018年初,还有人不依不饶,在腾讯公关负责人张军感慨微信走过7年的微博下呛声:抄的小米的米聊……

七年前的微信,你也曾对它爱理不理

七年前的微信,你也曾对它爱理不理

七年前的微信,你也曾对它爱理不理

七年前的微信,你也曾对它爱理不理

七年前的微信,你也曾对它爱理不理

七年后

看完七年前的用户对微信的差评,很多人一定感触颇深。在随后的日子里,微信一步一步更新换代,最频繁的2011年几乎每月上新一个版本,增加几个新功能,比如:

2011年3月 支持多人会话,方便您在手机上开展小群体讨论。

2011年4月 发消息的时候,支持插入表情,为您增加了一种表达方式。

2011年5月 对讲机:可以群聊语音对讲,新潮好玩。

2011年6月 寻找手机通讯录好友:选择启用手机通讯录后,系统会自动帮您找到通讯录里正在使用微信的好友。

2011年8月 支持视频即拍即发,支持查看附近的人,支持修改群备注名称。

2011年10月 支持通过摇一摇手机找到同时也在摇手机的朋友。

……

从朋友圈、公众号、抢红包到支持支付功能……随后的七年间,这款产品成为中国互联网的一个奇迹,彻底改变了中国人的日常生活。其背后的主导者Allen也被推上神坛,“微信之父”的名声甚至溢出互联网圈,成为中国最广为人知的产品经理。

这次,除了七年前的差评,我们还截取了一些App store里用户对目前微信功能的建议。

比如,希望微信群能像QQ群一样,群主可以撤回群成员的消息。

七年前的微信,你也曾对它爱理不理

还有很多人希望可以更改微信账号,哪怕给一次机会也好。

七年前的微信,你也曾对它爱理不理

七年前的微信,你也曾对它爱理不理

以及,脑洞清奇的……夜间模式!

七年前的微信,你也曾对它爱理不理

还有,希望视频聊天有美颜、瘦脸、大眼功能……(这位宝宝,你这是想要全网直播吗?!)

七年前的微信,你也曾对它爱理不理

以及,其它千奇百怪的建议。

七年前的微信,你也曾对它爱理不理

七年前的微信,你也曾对它爱理不理

七年前的微信,你也曾对它爱理不理

七年,微信从一款即时通讯类的手机应用,野蛮生长为微信生态,乃至成为移动互联网基础设施。

但一切都是从简陋的对话框开始的。估计很多人都没见过,微信1.0 for iPhone(测试版)的页面长这样:

七年前的微信,你也曾对它爱理不理

微信底部还只有两个tab,一个通讯录,一个设置,简陋到不能再简陋:

七年前的微信,你也曾对它爱理不理

七年前,在下载评论区给微信一星差评的人,一定不曾想到,这款应用几乎改变了每个中国人的生活方式。


七年前的微信,你也曾对它爱理不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