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TL閃光燈有什麼缺點

TTL閃光燈有什麼缺點

TTL

閃光燈的TTL模式

閃光燈控制模式的 TTL 模式,是利用通過鏡頭的實際光量來確定相應的閃光輸出量的一種測光模式。 TTL 是( Through the lens )的縮寫,可以翻譯為“通過鏡頭的光”。這種測光實際上是在取景器見到的現場範圍內確定閃光的輸出量,失敗幾率極低。

在歷史上 ,TTL 的發展分為兩個階段:相機內置 TTL 測光組件,及帶有 TTL 功能的閃光燈。有趣的是,相機內置 TTL 發佈後差不多 15 多年後,才有 TTL 閃光燈的出現。 TTL 的出現,給用戶帶來最大的方便就是即使在倉卒情況下拍攝,來不及估計距離、調整光圈等,用閃光燈時都不會有太大偏差,使新聞攝影等工作變得更加方便。

在設計自動測光的電子閃光燈時,都是以反光率為18%的中性灰色作為假想的標準被攝物體,對其進行測光並校正閃光燈的測光靈敏度,TTL自動電子閃光燈當然也不例外。因此,在拍攝身著深色服裝的集體合影時,由於深色服裝的反光率較低,所佔畫面的面積又較大,被攝者的影像透過鏡頭,再經過膠片表面反射,到達測光元件上的光線就比較弱了。這時,閃光燈往往會誤以為是閃光量不足,因而竭盡全力發光,如果閃光燈的閃光指數足夠大,反而會使膠片曝光過度。相反,拍攝身穿白色衣裙的少女時,TTL閃光燈又會過早熄滅,以致造成膠片曝光不足(和其他自動閃光燈一樣,TTL自動閃光燈也無法對畫面內的大面積深色、淺色物體引起的曝光誤差進行補償)。之所以會出現上述問題,是因為被攝物的反光量與預想的“18%標準灰板”的反光量相差極大,這樣就會令測光系統產生誤差,致使膠片曝光嚴重過度或者曝光嚴重不足。

另外,如果攝影者選擇了錯誤的光圈(例如使用GN28的閃光燈,在距離10m以外用F8光圈拍攝),也會造成嚴重的曝光不足(在這種情況下,相機一般能自動檢測膠片上的反光量,再通過誤曝光警示燈提醒攝影者改變鏡頭光圈重新拍攝)。當然,對於數碼相機而言,由於數碼相機不能對影像傳感器測光,因此TTL自動調光閃光燈也就不能與數碼相機配合使用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