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学良眼中的汪精卫

张学良与汪精卫都是中国现代史上的重要人物,同列“民国四大美男”,两人关系的变化可以折射出当时的历史氛围,以及错综复杂的政治军事格局。张学良的口述就是反映两人关系变化的史料。

张学良眼中的汪精卫

张学良(左二)与汪精卫(左一)在一起

汪精卫是张学良年轻时最佩服的“偶像”

汪精卫生于1883年5月4日,广东三水(今属佛山)人,本名兆铭。1903年官费赴日本留学,1905年7月谒见孙中山,加入同盟会,参与起草同盟会章程。8月被推为同盟会评议部评议长。以“精卫”的笔名发表一系列文章,借“精卫填海”之意保持革命精神,宣传三民主义思想。

汪精卫投身革命较早,口才出众,在南洋的一次演讲中,深深地吸引了南洋富商之女陈璧君。1910年初与黄复生等抵达北京,暗中策划刺杀摄政王载沣,事后被捕,判处终生监禁。汪精卫在狱中起初决心以死报国,赋诗“引刀成一快,不负少年头”,一时为人传诵。汪精卫因此声名远扬,受到许多青年男女、革命志士的崇拜。这其中也有张学良。

张学良生于1901年6月3日,是奉系军阀张作霖的长子,从小在父亲厚望之下得以培养。1917年在其父军中服役,1919年就读于东三省陆军讲武堂,1920年后以炮兵科第一名毕业,初任东北军第三混成旅第二团团长,负责保卫张作霖安全,维持奉天治安。

年轻气盛的张学良是清高的,对于英雄的诠释有自己的见解,心目中的偶像屈指可数。年长张学良18岁的汪精卫就是其崇拜对象之一,但张学良当时还没有见过汪精卫。

张学良对汪精卫在清末行刺摄政王的义举早有耳闻,对于这么一位叱咤风云的人物,也早就想一睹他的风采。1919年,孙中山与段祺瑞(皖系)、张作霖(奉系)联合,结成反直三角同盟。1921年,汪精卫作为孙中山的使者,曾6次到奉天商讨联合反直。张学良终于见到了自己的偶像,并有了初步接触。

张学良与汪精卫的初次见面

汪精卫第一次到奉天,就举行过一次讲演。张学良亲临现场,被汪精卫那条理清楚、慷慨激昂的演讲激发得全身热血沸腾,完全被这位年轻的革命家折服了,对其充满着敬佩和神往。

此后,每次汪精卫到奉天,张学良都登门拜访,促膝相谈。两人相谈越多,了解越深,张学良对汪精卫的钦佩之情就越深。多年后,张学良回忆说:“年轻时候我最佩服汪精卫!”此话并非虚言。客观地说,汪精卫对张学良爱国政治思想的形成曾产生过积极的影响。

有一次,张学良当面问汪精卫,“你去吊庆亲王,真的吗?你吊他干什么”?汪精卫说:“我当年被捕,庆亲王审的。要杀我,庆亲王可以杀我,但庆亲王没杀我。庆亲王就跟我讲啊,说,你们这革命呀,是有原因的,看我们清朝太坏了,假如你们成功哇,我看你也不能强过我们清朝。”

1922年第一次直奉大战爆发,张学良任旅长的东路奉军第三混成旅,在霸州战斗和山海关阻击战中获胜,一举成名。在1924年爆发的第二次直奉大战中,张学良率领奉军第三军作为奉军主力,突破山海关,直捣北京。奉系由此夺取了中央政权,张作霖成为了北洋政府领导人,奉系军事实力此时达到顶点。战后,张学良升为京榆地区卫戍总司令。张学良以赫赫战功树立了威信,赢得了奉系上下的肯定。

1928年6月4日,张作霖在皇姑屯被日本关东军炸死,张学良就任东三省保安总司令,开始主政东北,并以“东北易帜”的果断行动,宣布服从南京国民政府,促使中国从形式上走向统一。蒋介石对张学良的鼎力之举异常欣赏,任命其为东北边防司令长官。

张学良坐拥东北千里江山,成为令人瞩目的军事实力派人物。而此时的汪精卫在与蒋介石的政治角逐中,渐落下风。张学良成为蒋、汪争斗中的重要争取对象。

张学良拒汪挺蒋

宁汉合流后,蒋介石、汪精卫两人先后下野。蒋介石很快复出,不仅复任革命军总司令,还兼任国民党中央政治会议主席和军事委员会主席,并且因与宋美龄结婚而成为孙中山与孔祥熙的连襟、大银行家宋子文的妹夫,获得权场、情场“双丰收”。而汪精卫却因桂系及胡汉民的反对而灰溜溜赴欧考察了。

汪精卫不甘心在争夺国民政府最高统治权斗争中失败,在欧洲遥控着改组派,先是发动反对蒋介石包办国民党第三次全国代表大会的政治攻势,接着又先后策动张发奎和唐生智、石友三在湖北宜昌和河南郑州、江苏浦口起兵讨蒋,但均告失败。

1930年中原大战期间,阎锡山、冯玉祥、李宗仁等地方实力派联合反蒋,汪精卫看到机会来了,回国以“党魁”身份加入反蒋阵营,在北平召开“国民党中央党部扩大会议”,选出了阎锡山、冯玉祥、汪精卫、李宗仁、张学良、唐绍仪、谢持7位国府委员,宣布取代南京政府,起草约法。按照汪主党、阎主政、冯主军的分工,推阎为中央政府主席。

张学良作为东北实力派人物,成为南京、北平双方争取的对象。张学良对于当选“国府委员”并不知情,是被“扩大会议”硬拉入的。蒋介石派吴铁城到东北以高价购买沈阳兵工厂武器、发行公债、拨给出兵费等名义,用2000万元拉拢张学良。

阎锡山、汪精卫对张学良的争取效果不理想。阎锡山的两位代表,想第二次见少帅时却被挡驾。张学良在中原大战之初“采取了善意的中立”。汪精卫又是去电又是派人,并应允优越条件,期望张学良能站在自己这边。面对当年的偶像,张学良或许心中会有一丝别样情怀,但是审时度势,最后还是站到老蒋一边。

9月18日,10万东北军进关挺蒋,令汪精卫等人很失望。反蒋联盟旋即土崩瓦解。张学良被蒋介石奉为上宾,被授予中华民国陆海空军副司令之职,并负责节制辽、吉、黑、晋、察、热、绥、冀八省军队,以及掌握北平、天津、青岛三市与河北、察哈尔两省政权。

张学良在名义上成为仅次于蒋介石的军事“二把手”,掌控30万军队,坐拥东北及京津冀富庶之地,成为名盛一时的实力派人物。汪精卫则再次在政权争夺中败于蒋介石之手。

1930年11月,蒋介石邀请张学良赴南京,给予极高的礼遇,到处张贴欢迎张学良的标语,亲自举行了盛大欢迎酒宴,还和张学良结拜为盟兄弟。宋母倪桂珍还将张学良夫人于凤至认作干女儿。蒋张关系进入“蜜月期”。

汪精卫败北,改组派威信大降,1931年初解散。汪精卫的形象在许多人心里开始大打折扣。张学良对汪精卫也开始有了新的认识。

张学良不愿成为汪精卫的政治筹码

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张学良带领东北军退守华北。1932年初,汪蒋二人再度释怨,重新合作,汪精卫就任行政院院长,表面是行政首脑,实权仍被蒋掌控。这一时期,汪精卫对日采取“一面抵抗,一面交涉”的方针。淞沪抗战正酣之际,汪精卫曾商请坐镇北方的张学良进兵热河,以牵制日军。但张学良却以“巩固后方”为辞,拒绝了汪的要求,这让汪精卫再次不悦。

汪精卫偕宋子文飞抵北平,与张学良进行了一次长谈。张学良回忆说:“九一八事变以后,我在北京负责任,他(汪精卫)到北京来了,跟宋子文两人来的,宋子文是我的好朋友。拿着蒋先生一封信,他说我有蒋先生一封信拿来,那时蒋先生是军事委员会委员长。这封信呢,蒋先生很客气,就说汪院长到你那儿,跟你谈一谈,你好好跟汪院长谈一谈。”

汪精卫要张学良“应该跟日本人打一下”。张就问汪:“咱们真打吗?你中央有什么办法吗?”汪说你要不打,南京政府受不了呀,你打一下子。张学良一听,问:“是不是中央里有所准备?没有!能打怎么样?一定打败!为什么要打?”汪精卫说:“首先在外面压力太大,你呀,军队动一动,打一打,跟日本人打一打,做个样子。要不这样,政府恐怕就维持不住了。”

原来,汪精卫要张学良装模作样地跟日本打一下,可以平息国内的反对声浪。张学良回应道:“汪先生你说什么?我张学良从来没让我部下给我去打地盘。你那么样做,我问心有愧。我不惜打一仗,拿我部下生命来换你们政治生命呀?那不是我张学良。”

张学良进一步说:“为这事,你中央政府也好,你也好,都别来找我!”汪精卫毕竟时任行政院院长,张学良自知拒绝出兵有些欠妥,为了回避汪精卫,当天晚上就约宋子文到北海玩儿去了。

汪精卫得知后非常不高兴,以行政院院长身份得不到“好好招呼”,还“碰了这么大一个钉子”,非常生气,失望而归,回到南京于8月6日提出辞职。汪精卫还“打出通电来骂我。我也辞职了。但是我辞职中央会挽留,他辞职了就走开了。就这么样,两个人就闹翻了。”张学良说。

汪张二人交恶,甚至掀起一轮互相攻击的电报战。蒋介石不同意汪精卫辞职,只给3个月假期。10月21日,汪请病假赴德就医。国内形势愈加紧迫,蒋介石不断电催汪回国,发挥其与日本交涉的“特长”。汪精卫“责无旁贷”地回国后,蒋介石就到江西指挥再次“剿共”了。

张学良曾说:“我从前非常佩服他(汪),后来他做了没人格的事。这个人,胡汉民说他的一句话很有意思,那时他还没失败。我出国回来,到香港去见胡先生。胡汉民这个(人)非常好,很会说笑话,他说个小故事骂了两个人,一个是汪先生,一个是蒋先生。他说:‘汪精卫当年在总理孙中山孙先生面前专办外交,办外交的人是不说真话的。汪精卫就是习惯了,跟谁也不说真话了。’他说:‘我在总理面前是乱说话的,什么话都说,养成一个坏习惯,总理能饶恕我。现在我说出毛病来了。’这个话很有意思。”

张学良与汪精卫的工作接触

在张学良口述中,多次提到与汪精卫在工作、会议中的接触。

张学良在中央开会,“本来是坐在前头的,后来蒋先生规定的,按岁数论,六十岁的坐头一排,我那时候才不到三十岁,二十几岁,我坐在最后头,汪精卫在前面,我写打油诗:少活三十年,座位下三排;没前我不怕,屁味实难闻!”

张学良有时闲得无聊,尽作打油诗,“一生猪狗熊,两眼财权势,三是吹拍骗,四为礼义廉。”张学良到南京开会可以说是很“轻松”的。而行政院院长汪精卫则压力很大。

汪精卫虽然组阁,但政治人格、威信却在下降,早先坚持的法统、民主政治的主张都已放弃。难怪邓演达说汪精卫除了反蒋拥蒋之外另无主张。那些吸引人的主张、口号,不过是些政治装饰物而已。汪精卫的朋友在减少,张发奎、邓演达、唐生智等原先一些拥护者纷纷离去,与胡汉民、西山会议派、桂系等关系很是紧张。汪精卫要建立自己的圈子,感到捉襟见肘。

1933年初,日本开始向热河进犯。战况对中国越加不利,蒋介石不派兵力增援,只是想通过交涉停战。5月31日,何应钦与日本关东军签订《塘沽协定》,事实上承认日本占领东三省和热河的“合法性”,绥东、察北、冀东完全处于日本控制之下。

汪精卫回国不断为《塘沽协定》辩解,也不否认自己承担的责任。其实南京政府是围着蒋介石转的,汪精卫许多时候只是必不可少的签字人而已。蒋介石在江西“剿共”,庐山俨然成了太上政府。汪精卫只不过是蒋介石对日妥协政策的替罪羊。

汪精卫留任行政院院长,还兼任外交部部长,与日本人签订了一系列丧权辱国的协定,受到国人唾骂。子女都反对汪兼任外长,以免“独负卖国责任”。汪精卫听了伤感万分,流着泪说:“现在聪明人,谁肯当外交部长!”有人劝汪不要替蒋介石“背黑锅”。汪精卫倒不后悔,认为“我既已跳下茅坑,就臭到底吧”。看来,汪精卫不但愿“背黑锅”,还肯“跳粪坑”,有了这种牺牲精神,蒋汪合作还是看似牢固的。

此期间,丢失东北的张学良也成为蒋介石“不抵抗”的替罪羊,一度引退出国。他于1933年底回国立志抗日,却受蒋之命出任豫鄂皖三省“剿共”副司令,代行总司令职责。

张学良对汪精卫有“救命之恩”

1935年10月29日,张学良到南京参加国民党的四届六中全会。张学良“剿共”不力,受到蒋的批评。当时国内抗日呼声高涨,这令张学良对“攘外必先安内”政策再次产生质疑。

11月1日,国民党四届六中全会在南京市湖南路中央党部召开,集体合影时汪精卫遇刺。当时众人惊乱,在这危急时刻,张继(字溥泉)将持枪者拦腰抱住,张学良则飞起一脚将其手枪踢落在地,刺客束手就擒。刺客若多开几枪,汪精卫性命难保。张学良是这样表述当时情景的:

那天很奇怪,蒋先生没出来,那天老先生并不是有意不出来,蒋先生没出来的原因,后来我们知道,他好像是因为阎锡山来大家都鼓掌,而汪精卫进来没人鼓掌,好像这么一回事。还有呢,好像他跟那个秘书长叶楚伧不知为什么,(蒋先生)他骂了几句,生气了,火了,他没出来。他在骂叶楚伧来的,也是因为汪精卫的事儿,也是因为李长浩布置得不合适,他生气了。

本来大家在外面等着照相,那他不来了,所以大家就照相。因为没出来,后来惹出了好多闲误会。那么大家等他,后来说他不出来了,那就照相。一照完相,刚一转身要走,开枪了。这一打枪,大家是“哗”都炸了,那跑的笑话多了,就别提那个了。

我是坐山观景,关键是我在高处。我在第三层上,这人都跑了,我一个人在那儿看怎么回事。我一看,霎时间的事,这张继老先生就跑上去抱住一个人,就抱那个凶手。那个凶手也不是太厉害的,厉害是拿枪打人厉害,别的他不厉害,后来才知道,他是一个左轮枪,他的枪里呀,装了三个子弹,也不是四个子弹,子弹是布劳宁的子弹,你也懂得吗?打出来是一样打出来,但是没有力量呐。他大概是买不到,也许是误会了,一想那布劳宁是钢的,钢弹比铅弹有劲儿。因为布劳宁子弹不能走来复线,不能转哪。它松啊,小啊。

我就看他抱住了那个人,看得很清楚,这么抱住,那个人就拿着手枪,这么打他,他抱着他么。哎呀!这个张溥泉他怎么这么大胆子,那家伙拿着枪,他那个枪没有子弹了,有子弹他就把张溥泉打死了。所以想起来这个事情,那真是!那人家都跑了,我站在那看热闹。

哎哟!这张溥泉,我就喊他,就下去帮他忙去了。我下去,我从前学过武,学过一点儿,不是学得很好,我就上去对凶手先给个绊脚,啪!他就倒下了,张溥泉就扑到他身上,就这么个经过。

就这样,张继与张学良两人勇擒“凶手”,救了汪精卫一命。张学良因而成为汪精卫的救命恩人。

张学良后悔救汪精卫

蒋介石因故未参加合影而躲过此劫。陈璧君就此怀疑是蒋在幕后策划指使,对张学良则心存感激,在对张示好的同时,更想进一步拉近与张的关系。

张学良在此期间对陈璧君也有了更进一步的认识。当汪精卫遇刺倒地,陈璧君赶来,汪精卫说自己“要死了”的时候,陈璧君并没有像一般的女人一样哭泣安慰,而是骂汪精卫“要刚强一点儿”“干革命的早晚都是这个结果”之类的话。这令张学良十分惊讶,对陈刮目相看,觉得她“真正够国民党的资格”。陈璧君如此强势,当然能“搞定”性格软弱的汪精卫。

陈璧君出于感恩,或是一种女人拉近关系的方式,在此期间与张学良话很多,也讲了些私事,其中包括汪精卫刺杀摄政王前夜的儿女情事。“汪精卫那天要捐躯刺杀摄政王。她就答应汪精卫,她说我给你干一下子吧,你明天要死了,我没有旁的送给你。她就答应他,本来两个人不认识,就搁这么,后来汪精卫就和她到一起了。”

张学良的义举是出于一种军人的本能,并不是出于对汪精卫的什么特殊感情。对于陈璧君的这种鲜以对人启齿的“初夜”隐私,也只是当作茶余饭后的笑料而已。

后来,张学良知道袭击者孙凤鸣系晨光通讯社记者,是一位忠勇爱国的热血青年,刺杀汪精卫是出于抗日。孙凤鸣的挺身而出,反映了全国人民强烈抗日的意愿。张学良对“刺客”的敬佩之情油然而生,因而内心深处产生自责,开始后悔自己的“义举”。

西安事变后,张学良被蒋介石软禁。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后,汪精卫投日成了汉奸。张学良说:“汪精卫这个人,本来当年我对汪精卫很好的。不管救他命不救他的命,那都是小事儿。后来我认为这个人无耻,不要脸。一个人无耻,他什么事都能做。像汪精卫这个人,我认为他不可能做的事他做了。像他的地位,他不能做。”

张学良对汪精卫由最初的敬佩,最终转而成为了鄙视。

邮箱:[email protected]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