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孩子教育這件事情上,可能我們存在同樣的問題!

在孩子教育這件事情上,可能我們存在同樣的問題!

孩子的教育,決不能輸在起跑線上

大學同學小A研究生畢業後在北京海淀區一家公司工作,有一個可愛的兒子。以前兒子小,時不時可以看到小A在同學微信群中曬曬兒子可愛的照片。但是自從他的兒子上小學以後,我卻發現小A對兒子教育的吐槽和抱怨越來越多,下面我摘錄幾段他在同學微信群的幾段留言:

“這次給孩子續報課外班,真的是讓我感到無比的壓力了,我的兒子如果不報名,就會落後其他孩子很多。現在我的兒子是每週有五次奧數課,三次語文課,三次英文課,我要少報一次,兒子自己還不願意了。”

“除了這些,還有兩次足球課、一次鋼琴課、一次圍棋課、一次國際象棋課,每次課2-3小時,每週的二、五下午不上學,都是課外班,而一、三、四的下午放學後踢球后,也要上一次課,週六從早八點上到晚八點,週日上午也是課,而且每次課下來還有作業要寫。”

“每次去學校門口接兒子,黑壓壓一大群人,都是家長和教育機構的人,接孩子跟搶人似的,太累了。”

小A結婚比我晚許多,他現在正碰到的事情,我在陪伴女兒成長的過程中也曾經歷過,思考過,也許大家曾經或者正在經歷這種逃脫不了的“中國教育定勢”。看到小A在微信群中的吐槽,我一方面為中國孩子和中國家長的辛苦感到無奈,但一方面又在想:作為家長,我們對自己的孩子,到底應該是一種什麼樣的期待?

在孩子教育這件事情上,可能我們存在同樣的問題!

我們的孩子實在是一個普普通通的孩子

十年前,我也認為,只有不錯過女兒的每一個教育階段,才能培養出一個出人頭地的女兒。

和很多的家長一樣,我和妻子從女兒幼兒園開始,就為她報了大量的課外班,舞蹈、鋼琴、奧數、繪畫、古箏……,把女兒的時間排的滿滿的,想通過這種方式,全面培養女兒的綜合素質。

為了給女兒營造一個良好的家庭學習環境,我和妻子放棄了麻將、遊戲、電視、娛樂,犧牲了自己原有的一些興趣愛好,只想為女兒樹立榜樣。

儘管我們自以為付出了很大的努力,卻遺憾地發現,我們的女兒實在是一個普普通通的孩子。

幼兒園學古箏,別的孩子只要練習五六遍就能彈奏出一首曲子,我的女兒要練習十多遍才勉強能過關;

學舞蹈,別的孩子都能自如地壓腿下腰,柔韌有餘,而我的女兒彎腿下腰經常痛得滿臉脹紅,眼淚汪汪;

學繪畫,老師說女兒的想象力和對顏色的感應能力比不上別的孩子;

學奧數,老師評價女兒對數學的理解能力不突出

……

上完小學和初中,女兒的各科成績平平,儘管找老師上了一些輔導提高班,也未見成績有明顯的提升。女兒進入青春期後,對父母的叛逆情緒也慢慢顯現出來,不再接受我們給她的安排學習和生活,也時不時和我們爭吵和冷戰,原本充滿歡笑的家庭時常籠罩著一種陰鬱冰冷的氣氛。

那時候,我被追求優秀和成功的心靈雞湯所鼓動,憧憬女兒能夠表現優秀,在心底深處不能接受女兒的普通和平凡。我時常禱告祈求,希望神能夠幫助改變這一切。但是我沒有明白:帶著一種出人頭地的功利目的去教育培養女兒,豈能獲得神的垂聽?

焦慮和失望的情緒伴隨了我很長一段時間。有時候,這種負面情緒也會不由自主地進行宣洩,神啊,你為什麼聽不到我們的呼求?女兒啊,你真的讓我失望。

在孩子教育這件事情上,可能我們存在同樣的問題!

在焦慮和困惑了很長一段時間後,我開始認真反思自己對女兒的期望是否符合聖經的真理?我時常翻閱聖經,一直想從聖經中找到答案,理解神對教育兒女的啟示。

“兒女是耶和華所賜的產業,腹中的胎兒是他的賞賜。“

兒女是神對為人父母最大的賞賜,神的賞賜是何其寶貴,難道我們還要對神所賜的寶貴之物有抱怨,有期許?神賜給我們兒女,對於普天之下的父母來說,在本質上都是完完全全平等的,沒有根本上的差別。

“我們原是他的工作,在基督耶穌裡造成的。”

“是的,因為你的美意本是如此。”

神看我們的兒女,每一位都是獨一無二的創造的藝術品。

我們的兒女是神的工作,神的創造,神對每一個孩子都有他的計劃和安排。神賜給我們的兒女,有充分的美意和完全不同的旨意。作為父母,我們為什麼要將自己的意志,強勢介入和影響兒女的人生?而不是順服地讓神來成就兒女的未來和人生呢?

“教養孩童走他當行的路,就是到老,他也不會偏離。“

我們天天讀聖經,卻時常忘記了神的話語的真正意義。祂賜給我們可愛兒女的目的,是希望我們父母真正按照神的意思,去完成教育兒女的責任。

神給我們父母的最大安排是:聽從聖經的教導,把兒女培養成蒙神喜愛的人。在神看來,兒女最根本的優秀應該是虔誠、善良、愛人、樂觀、陽光、責任、積極等優秀品格,而非其他。

在神的眼裡,現實世界上一切所謂的優秀和成功,必將最終走向平凡。

通過對聖經話語的不斷思索,我漸漸釋懷了。女兒是神給予我們的最好的恩賜,我應坦然接受女兒的一切。在今後與女兒共處的日子裡,我再也不會拿她和別的孩子去進行比較,也不會期望她去爭取世俗所謂的成功。

我會慢慢引導她打開聖經,走進教堂,讓她靜靜地去聆聽神的聲音,讓她未來成長與神的生命永遠在一起。我會逐步培養和發現女兒身上一些優秀的品質,始終把她看作是神的創造,在她普通平凡的的身上去發掘她的不平凡和閃光之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