綠壇9年老友感悟:器材測評別亂看,知道4個字就夠了!

綠壇9年老友感悟:器材測評別亂看,知道4個字就夠了!

混跡論壇貼吧的老燒友的9年總結的一些感悟,句句發自肺腑。

本文來自乙迷HiFi樂租,玩家真實感受。

玩家對器材的褒貶,不代表乙迷觀點。

說說DX200和索尼黑磚(WM1-A)感受(囉嗦向)

綠壇9年老友感悟:器材測評別亂看,知道4個字就夠了!

首先得感謝某迷提供這樣一種HIFI器材租用的形式,這樣可以解決像我這樣5線小城市無法試聽的問題,或者避開門店試聽的尷尬,可以在自己家裡以一種平靜的內外環境來認真試聽自己意向的器材。本次在某迷租的是索尼黑磚WM1A,對比自己持有的DX200。

綠壇9年老友感悟:器材測評別亂看,知道4個字就夠了!

說到索尼,很多80後還是有多不同的感觸吧,我的感觸就是從未擁有過SONY,學生時代一直覺得SONY應該很高端,然後2009年前後對音頻產品感興趣後覺得SONY真的就剩信仰了,是性價比低的典範。直到3年前買了EXK,覺得做工精緻,當時搭配的是艾利和號稱第一代坑貨AK100,聲音真沒啥好說的,也就和MP3時代的MP3一樣吧,就出掉了。

當然,EXK目前還想買一隻。再就是前年在擁有臺式設備的技術上為了出差用而買了A25,也是玩具級別的播放器,勝在容量擴展和續航比手機廠,玩了下索尼的EQ,感覺意思不大。還是談正事吧……

綠壇9年老友感悟:器材測評別亂看,知道4個字就夠了!

一、外形尺寸和結構設置等

DX200和黑磚長寬高都在一個級別,視覺上黑磚整體性強些,比較敦厚,DX200感覺比較方正。感覺黑磚可能逼格高些,DX200外置滾輪電位器設計相對簡單粗暴,比如不像艾利和SP1000或者SE100或者AK3XX系那樣將滾輪有機地融入到機身,當然你可以說艾利和更貴,ibasso更注重聲音,這個無可厚非,但還是希望國磚以後能在設計上多走點新,畢竟現在賣相也很重要,所謂的信仰加成也是有深刻的消費心理學鋪墊在裡面的。對了,DX200的顯示屏應該是好於黑磚的,非常細膩,黑磚的也不錯了。

綠壇9年老友感悟:器材測評別亂看,知道4個字就夠了!

重點一是按鍵

黑磚6個按鍵全部安排在了右側,左側就留了一個hold鍵,總計7個按鍵;DX200總計4個按鍵,再加滾輪電位器音量調節。黑磚音量+和播放/暫停鍵都有識別凸起,這個盲操很有用。

重點二是輸出輸入接口

黑磚底部有一個索尼專用的數據接口(充電口)以及SD卡插槽,音頻輸出只有3.5端口和4.4平衡端口。DX200機身頂部是typeC接口和一個3.5同軸光纖輸出,而在出廠原配AMP1卡上則有3.5端口、3.5LINE OUT端口和2.5平衡端口,非常全。同軸和line out,這是我取捨黑磚和DX200的關鍵要素。黑磚作為音源的輸出方式有——3.5和4.4接耳機,數字輸出到自家解碼耳放(PHA3等)再接音箱或者耳機,藍牙或NFC接有此類功能的耳機或音箱;而DX200可換耳放設計目前可以兼容3.5/2.5/4.4各類耳機,LO接便攜或是臺式耳放,藍牙接耳機或音箱,同軸或者光纖接其他便攜或者臺式解碼或解碼耳放一體機。

重點三是續航和發熱

黑磚是自家S-master數字放大器,起碼20小時以上的續航,發熱很小。DX200是雙9028pro,發熱量大,續航7小時或者以下(全播DSD或者其他高碼率)。重點四是格式支持。黑磚很多CUE分軌和DSD鏡像播不了。DX200有啥吃啥,基本沒問題。

綠壇9年老友感悟:器材測評別亂看,知道4個字就夠了!

二、聲音

器材:索尼WM1A和ibasso DX200(AMP1);

達音科DK3001;

(客串)Fostex TH900MKii;

(客串耳放)Aroma A10+PS100(移動線性電源)。

聽感全部基於DK3001。

1.【曲目一】:

流行Taylor Swift《Call It What You Want》;

周杰倫《愛在西元前》、《龍捲風》;

柴田淳《青春の影》。

感受:

如果聽流行佔絕大多數的燒友,還是建議選擇黑磚,一是低頻是一種比較高級的動次打次,很帶感,黑磚不論3.5還是4.4都把把DK3001推出了我曾經的低頻標杆future sonics M5的感覺;二是很順滑,也許是我木耳,在以上3個專輯中我沒有感受到大家壇版主af2000所說的索尼黑磚(及金磚)塗抹細節以營造順滑聽感的問題,DX200聽到的黑磚基本也能聽到,沒有很明顯的信息量缺失。三是背景比較黑,能讓人安心聽歌,這個是一個非常關鍵的點,私以為所謂的"音樂性"基礎就在這裡,背景黑是主觀感覺而並不是什麼低底噪之類的。以上二三亮點造就了黑磚在流行音樂上的舒適感,也就是耐聽。

綠壇9年老友感悟:器材測評別亂看,知道4個字就夠了!

2.【曲目2】:

器樂和現場 柴可夫斯基《No.1絃樂四重奏》(鮑羅丁四重奏演繹);

Sonatas Moonlight ( Kempf);

Ottmar Liebert《Up Close》(超讚的吉他人頭錄音);

安良城紅MTV unplugged live《kiss kiss kiss》;

Gregory Porter《Liquid Spirit》專輯及其他一些爵士錄音。

在現場音樂的演繹中,可以說DX200相對處在上風,依託雙9028DAC和甲類放大器,DX200的2.5平衡口聲音有了一定的空氣感,在聽吉他人頭錄音時那種掃弦的微動態表現的很好,在聽絃樂四重奏時的定位不錯,在聽流行live(尤其不插電這種)、爵士現場還是很有層次感的,黑磚的柔和在這裡就有點"蒙"的感覺,但在爵士人聲的闡釋上還是很不錯的,對人的嗓音表現還是強過DX200。

現場音樂(尤其是樂器多,需要層次感)是DX200比較擅長的,黑磚也很好了,但解碼、放大方式上的短板也導致了聲音沒有DX200的素質感,細節的表現上不如DX200。

總之,對比這兩個播放器,也可以看出設計者不同的出發點了。聲音上沒有絕對的好壞,可以說是互有勝場。續航、流行、耐聽是黑磚稍強,素質、器樂、細節則是DX200。其實,如果黑磚有個LO輸出,我真心就投入大法的懷抱了。同時這倆貨都不指望推TH900MKii了,都能推得響,但密度、動態就呵呵了。TH900MKii是個好耳機,密度、動態、解析都很霸道。於是插上Aroma A10便攜耳放,該有的基本都有了,A10是mod過的,解析、聲場很好,唯一是對900高頻的抑制不行,有齒音、偏刺激。

綠壇9年老友感悟:器材測評別亂看,知道4個字就夠了!

三、一些感悟

其實所有器材測評的聲音部分可能都可以歸結為4個字——耳聽為實。

聲音的主觀性非常大,而且很多人可能和我一樣,沒有金耳朵,很容易被臆想中的聲音帶偏。我以前很愛看各類論壇和貼吧上的毒文,也交了很多學費,在這有必要跟一些和我一樣的初燒說一句,能聽還是儘量聽聽去,不論是本地燒友聚會還是門店或者就這樣網上租用,都行,實際玩玩就什麼也清楚了。

綠壇9年老友感悟:器材測評別亂看,知道4個字就夠了!

簡單點說感悟吧:

1.請按照自己習慣的聽音情境挑選器材,否則都是南轅北轍,耳塞、耳機、音箱是三個情境,請按需進入。2.慎玩PC HIFI。

原因有三:

一是投入大,要折騰,從專用電腦、界面、解碼耳放(分體或者一體)、各種信號線(USB、同軸、RCA等)、電源線,甚至電源都很影響音質,而且都不是便宜貨能解決的;

二是PC HIFI玩不好很有數碼味,聲音很不安定,這也是我為什麼捆綁耳放推大耳的原因,總之癥結根源一般在電腦和電源,能處理好這個可以玩;

三是PC聽歌會分心,這是個本質原因,PC除非專輯,否則我覺得坐在PC前很難專心聽一段音樂。PC完全將音樂播放器材僅存的一點儀式感消除乾淨了……所以首先還是建議初燒選好音源方向,是PC還是臺式數播、臺式CD機亦或是便攜播放器作為音源。

四是切忌浮躁,看毒文就容易浮躁,我有時也是一個器材還沒弄清楚就急著出手買當下熱門的款式,土壕請無視。慢慢玩,新人最好玩些大廠的經典產品,感受下經過時間檢驗的器材的聲音。現在HIFI市場說群魔亂舞也不為過,新手一定要淡定,量入為出,不管租用還是怎麼途徑,也不管國內國外的器材一定要拿到手、擦亮耳朵、閉上眼睛。

綠壇9年老友感悟:器材測評別亂看,知道4個字就夠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