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隆为第一书记 “换脑筋”

青海新闻网讯 近年来,海东市化隆县为进一步督促驻村““第一书记””履职尽责,充分发挥抓党建促脱贫的带动作用,努力打造一支扎根基层、一心为民、无私奉献的驻村“第一书记”队伍,并采取“四到位”措施,为打赢脱贫攻坚战提供有力的组织保障。

据了解,自“第一书记”进驻村社开展工作以来,化隆县联点县级领导和派驻单位主要负责人每月联系驻村“第一书记”2次以上,每月入村督查指导驻村工作组扶贫工作1次,及时了解和掌握其思想动态、工作和生活状况;为全县193名“第一书记”、332名扶贫驻村工作队员和362名村“两委”主要负责人办理了人身意外险;省、市、县选派到村的“第一书记”和扶贫(驻村)工作队成员都享受艰苦边远地区工资水平补差、乡镇工作岗位补助和生活补助待遇。

同时,定期召开精准扶贫工作例会,不定期召开座谈会交流经验、破解难题。每年组织1至2期外出“换脑筋”培训班。截至目前,共开展集中培训162场次,组织50多名2018年脱贫的“第一书记”到湟中、贵德等地观摩学习抓党建促脱贫经验。按照相关制度,对驻村“第一书记”实行“季评年考”、综合评定,对考评为优秀驻村“第一书记”及工作组成员优先提拔使用,优先评先评优,对考评为“差”的惩罚性召回。截至目前,通过采取“一述两推三审四评”的方式,6名政治坚定、作风扎实、实绩突出、群众公认的“第一书记”和扶贫(驻村)工作成员被提拔到乡镇领导岗位;2名评价较差的“第一书记”被惩罚性召回。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