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览预告|“具象的当代性·第四回”

展览预告|“具象的当代性·第四回”

展讯

主办单位:上海多伦现代美术馆

支持单位:艺诺艺术

策展人:傅 军

参展艺术家:陈文波、耿德法、顾欣、何曦、李林祥、李青、李群力、李易纹、孟阳阳、童雁如南、王颉、王净、王小双、向琴、向世奎、杨冬白、袁侃

展览开幕:2018年8月4日(周六)下午16:00

展览时间:2018年8月4日——8月26日

学术研讨:2018年8月4日上午9:30——12:00

策展人导览:

2018年8月8日上午10:00——10:45

2018年8月4日下午,“具象的当代性·第四回”将在上海多伦现代美术馆拉开帷幕。这是“具象的当代性”这个主题自2015年开启以来的第四个年度展览,该展由上海油画雕塑院美术馆副馆长傅军担任策展人,遴选了陈文波、耿德法、顾欣、何曦、李林祥、李青、李群力、李易纹、孟阳阳、佘松、童雁汝南、王颉、王净、王小双、向琴、向世奎、杨冬白、袁侃等18位优秀的中青年艺术家参加本次展览。

此次展览由上海多伦现代美术馆主办,得到了艺诺艺术的特别支持,共有60件余(组)作品参加展出,涉及绘画、雕塑、装置、摄影等多种艺术形式,参展的艺术家除了上海本地之外,还有来自北京、杭州、重庆等地。与前三届不同的是,此次遴选的艺术家,不以年龄为限,更多的以艺术理念、美学追求和精神指向上的某种共通性为前提。他们有意识地把当代人的行为、思想,当代社会的矛盾冲突作为关注的对象,记录了当代人瞬息万变的现实生活,表达了当代人不懈求索的生命意志,而不是仅仅自足于艺术语言形式自身的变化。

随着时代的变迁,当下的具象艺术越来越超越它在记录和叙事方面的实用功能,其存在意义不再是为了“记录现实”,更多的是通过艺术观念的更新,语言方式的拓展,表现手段的丰富来适应不断变化的文化语境和当代审美。

展览预告|“具象的当代性·第四回”

▲陈文波《某夜好运》 200X250cm 布面油画 2018

展览预告|“具象的当代性·第四回”

▲耿德法《捕·源》 80X160cm 布面油画 2018

展览预告|“具象的当代性·第四回”

▲顾欣《物语》系列3 100 X100cm 收藏级艺术微喷 2018

此次展览,通过18位艺术家的个案,力图让展览本身成为一种思考的场域,力图通过艺术改变人们业已形成的习惯和思维方式。虽然这些参展的作品仍以具体的形象作为载体,仍把制作与呈现一个能为观众所感知的艺术形象作为抒情表意的手段,但不是单纯的应物象形,而是带有抽象思想和哲学精神,带给我们一种视觉阅读的新体验,是直觉和个人生活经验的某种延伸。

展览预告|“具象的当代性·第四回”

▲何曦《生者对死者无动于衷5 》水墨绢本54X54cm 2017

展览预告|“具象的当代性·第四回”

▲李林祥《凡物No. 18》 纸本综合材料 76x53cm 2018

展览预告|“具象的当代性·第四回”

▲李青《互毁而同一的像·伶与僧》照片2幅,尺寸可变+布面油画170X127cmX2 2017

展览预告|“具象的当代性·第四回”

▲李群力 渡轮休息室 No.1布面油画,147×213cm,2005

此展还希望充分呈现艺术家在观察、体验和思考基础上发挥出来的想象力和创造性,并在语言的表现性、寓意性、象征性和观念性上作出有益的探索和实践,还能在视觉感受和心理接受两个层面不断补充新的资源、增添新的艺术方式,适应当代人的审美需求,在心理上与当代人引起共鸣,在精神和情感上引起共振,体现出当代文化语境下的文化内涵和美学趣味。

展览预告|“具象的当代性·第四回”

▲李易纹 《光栅-2》 布面丙烯 200X107cm 2016年

展览预告|“具象的当代性·第四回”

▲孟阳阳《既有爱也有污秽凄苦》 布面油画 90x122cm 2016

展览预告|“具象的当代性·第四回”

▲佘松《假面》纸本设色160x180cm 2014

当代性其实是指一种仍在展开的、尚未被充分历史化的经验,它是一种特殊的品质,这种品质具有形态上的先锋性、前沿性和未来指向性,当然也包含着各种尝试性和不确定性,以及美学指向的混杂性和艺术风格上的多元性。

展览预告|“具象的当代性·第四回”

▲童雁汝南《Gav Munro·微达人》布面油画 41X33cm 2016

展览预告|“具象的当代性·第四回”

▲王颉《千年时间2015-I 》220x200CM布面油画 2015年

展览预告|“具象的当代性·第四回”

▲王净《燃系列24 》布面油画 150X200cm, 2017

展览预告|“具象的当代性·第四回”

▲王小双《造城》 树脂、生活垃圾、尺寸可变 2018

反观古今中外,名垂青史的作品,都具有强烈的当代性,因此当代性的本质是艺术品质的创新。当代性有时候也表现为艺术为名的各种探索,这种探索也许温和,也许激进,它能打破习惯,使视觉与观念陌生化,但意图是进入思考的层面,提供探讨和创新的可能性。

展览预告|“具象的当代性·第四回”

▲向琴《痕迹1·胎》210X136X25cm 漆、苎麻布 2018

展览预告|“具象的当代性·第四回”

▲向世奎《自设局NO.4 》绢本设色 100x82cm 2017

此次集结的这批优秀的中青年艺术家,无论是知名艺术家还是青年新锐,均在艺术思维和创作实践上保持着非常活跃和勇猛的状态,他们正在通过自己的努力、智慧和创造,为中国当代具象艺术的发展开拓更大的空间和可能性,更为中国当代艺术的发展提供一些现实又可行的路径。

展览预告|“具象的当代性·第四回”

▲杨冬白《转山系列》 丙烯颜料、数码打印、铝板 24X30cm 2016

展览预告|“具象的当代性·第四回”

▲袁侃《我是鲍比》(正面) 高70cm 底面积可变 玻璃钢着色、磁悬浮装置 2017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