梨園的主人不在沒主兒,我的心咋能沒主兒呢!

許衡是程朱理學的傳承者,他牢記儒家的教誨,篤志力行,時時以自己的模範行動,教育和影響他人許衡從嚴要求自己,他少年時義不吃路邊無主梨的故事不僅記載於《元史》,而且流傳甚廣,在焦作城鄉更是婦孺皆知-----

梨園的主人不在沒主兒,我的心咋能沒主兒呢!

1219年夏天,南宋、蒙古和金三國的部隊逐鹿中原,河南人民又一次陷入了水深火熱之中。一天中午,驕陽似火。許衡跟著逃難的人群,來到河陽(今孟州)黃河灘一個梨樹林裡休息,又飢又渴的人們立刻蜂擁而上,搶著摘梨充飢解渴。只有十一歲的少年許衡獨自坐在樹下專心致志地讀書。幾個好心的大叔、大嬸把梨塞到他手裡,說:“傻孩子,快吃個梨解解渴吧。”許衡把梨放到梨樹下,認真地說:“我想吃。但是,我不能吃。”

梨園的主人不在沒主兒,我的心咋能沒主兒呢!

一位大叔似乎明白了什麼,笑微微地撫摸著他的小腦瓜你看,兩天沒吃東西了。天又熱得要命……你就吃個吧。反正,這兵荒馬亂的,梨園的主人也不在……小許衡瞪著亮晶晶的大眼睛,一字一句地說:“梨園的主人不在,梨沒主兒。我的心咋能沒主兒呢!”這個故事比流傳千年的“孔融讓梨”更令人感動。

梨園的主人不在沒主兒,我的心咋能沒主兒呢!

1250年春天,姚樞奉忽必烈的徵召赴京參政,出發之前,特意邀請許衡到太極書院執教,並將自己的住宅“齋”贈送給他。許衡拒絕了,只答應代為看管。秋天到了,院裡院外的梨兒黃了,棗兒紅了,有些水果熟透了落在地上,許家的大人小孩和僕人全都熟視無睹。遠遠近近的人們都為許衡的治家嚴明和教子有方所歎服。一時間,各地來拜師求學的人紛至沓來,太極書院儼然成了北中國名聞遐邇的學府。

梨園的主人不在沒主兒,我的心咋能沒主兒呢!

許衡一生熱愛教育事業。在他的人生歷程中,他先後執教於山東、河北大名、陝西和河南衛輝等地區,桃李滿天下。在京任職期間,他多次上疏建議在全國各地興辦學校,受到了忽必烈的讚賞和支持。1271年(南宋鹹淳七年,蒙古至元八年),許衡被忽必烈任命為集賢殿大學士兼國子監祭酒,主管全國教育工作。許衡高興地說:“這是我最樂意乾的事啊!”

梨園的主人不在沒主兒,我的心咋能沒主兒呢!

在許衡的主持下,一系列尊師重教的政策先後出臺,例如,增加國學生員的廩膳;學業有成、佔籍為儒者可免除雜役;對地方學校、鄉學,撥給學田,助其發展;設立巡視督察制度,以檢查教育質量;對學業有成者量才使用,給予官職等。同時,還明確規定官宦子弟必須入學接受教育。

梨園的主人不在沒主兒,我的心咋能沒主兒呢!

這些政策促進了元王朝教育事業的迅速發展,京城和全國各地興辦的“官學”遍地開花。據記載,到1288年(元至元二十年),全國各地的學校已經達到了24400所。教育的振興,促進了社會的穩定和農業生產的發展,社會風氣也為之一新。

獻身教育事業的許衡是程朱理學忠實的實踐者。他在朝為官,剛正不阿,“不為利回”,“不為勢屈”。任中書平章政事,總領六部尚書的阿合馬大權獨攬、飛揚跋扈,還想安插自己的兒子忽辛任樞密院僉事掌管兵權。對此,滿朝文武噤若寒蟬,只有許衡執意反對。阿合馬父子惱羞成怒,一天夜裡氣勢洶洶地跑到許衡家裡,當面責問:“你憑什麼說我要造反?有什麼證據?”受到了許衡的痛斥。阿合馬父子因為常常報復。許衡凜然不屈,斷然以辭職表示抗議。

梨園的主人不在沒主兒,我的心咋能沒主兒呢!

在許衡嚴格的家教和影響下,其子孫也都文韜武略,滿腹經綸,竭盡全力報效國家。其子許師敬,孫許從宣、許從宗,曾孫許紹祖三代四人,五次官居中書省吏部、戶部、禮部、工部尚書,其中許師敬三居仁宗、泰定帝朝的相位,這在中國官吏史上是十分罕見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