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匡胤位高權重,周世宗柴榮爲何對其權力不加限制

大家好,歡迎收看今天的阿大歷史之旅,我是泛中流。

公元954年,後周的開創者周太祖郭威去世,去世後,郭威的養子柴榮繼位,也就是後來的周世宗。柴榮,被譽為五代時期的第一明君,在位期間,對內實施改革,增強了軍隊戰鬥力,對外南征北戰,所到之處,攻無不克戰無不勝。

趙匡胤位高權重,周世宗柴榮為何對其權力不加限制

顯德六年,周世宗起兵攻遼,在對遼的作戰中,僅用四十二天,連克三關三州一十七縣,兵鋒直指幽州。這一次的作戰,被認為是最有可能收復幽雲十六州的一次作戰,只可惜在商量進攻幽州的時候,世宗忽然病倒,回到京城後,不久去世,沒有收復幽雲十六州,世宗帶著深深的遺憾去世了,然而令人沒有想到的是,這塊土地直到四百多年以後的明太祖朱元璋才從遊牧民族手中收復。

趙匡胤位高權重,周世宗柴榮為何對其權力不加限制

周世宗去世之後,不久,宋太祖趙匡胤就發動陳橋驛兵變,登基稱帝,建立了大宋王朝。在周世宗還未去世的時候,當時的趙匡胤已經身居高位,那麼柴榮是否對其有所限制,以防備身後之事呢?

趙匡胤位高權重,周世宗柴榮為何對其權力不加限制

這要從周世宗和宋太祖他們兩人之間的關係說起。趙匡胤出生在一個軍人世家裡,並且他自己本人就是出生在軍營裡的,趙匡胤渴望建立功業,很早就離開家出外投軍,趙匡胤最後投奔了郭威,也就是在這裡認識了比他大六歲的柴榮,從此,兩個人惺惺相惜,在作戰中結下了深厚的友誼,柴榮稱趙匡胤為義弟,可見他們之間的關係是極好的。

趙匡胤位高權重,周世宗柴榮為何對其權力不加限制

趙匡胤是柴榮手下極為得力的大將之一,在南征北戰中趙匡胤為柴榮立下了汗馬功勞。在柴榮剛剛登基的時候,當時的北漢政權和遼軍一起進攻當時的後周,柴榮親自率軍出征,在於北漢交戰的過程中,由於後周軍隊人數較少,久戰之下,漸漸有潰敗的趨勢,而此時的後周大將樊愛能、何徽見敵人愈多,且己方不能敵眾,心生膽怯,竟在陣前率軍逃跑,後周軍隊開始潰敗。

趙匡胤位高權重,周世宗柴榮為何對其權力不加限制

周世宗見狀,竟親自率兵頂上,鼓舞了士氣,後周軍隊見皇上都如此勇猛,個個以一敵十,竭力死戰,最後後周軍隊大勝。當時周世宗率軍頂上的時候,是趙匡胤和柴榮一起的,拼死護在柴榮的周圍,才得以使柴榮安然無恙。

趙匡胤位高權重,周世宗柴榮為何對其權力不加限制

也正是通過此戰,趙匡胤使人認識到了他的勇猛,也受到了當時軍方統帥的認同。趙匡胤也正式登上了政治的舞臺,被提拔為殿前都虞候。此後,在柴榮西伐後蜀,三徵南唐的過程中,趙匡胤始終在柴榮的身邊,對柴榮的用兵以及治國之謀略都有了新的認識,而這也使趙匡胤更快的成長起來。隨著趙匡胤在這一系列戰爭中所展現出來的才能,也越來越受到柴榮的賞識,在北伐遼國的戰爭中,趙匡胤已經被提拔為忠武軍節度使,後又擔任水路都部署,是掌握軍隊的實權派人物。

趙匡胤位高權重,周世宗柴榮為何對其權力不加限制

在柴榮病倒回京之後,柴榮還並未想到自己已經不行了,但是柴榮病情惡化,僅僅半月時間就駕崩了。在這半個月中,柴榮一直都十分信任趙匡胤,臨終前安排範質和王浦兩位宰相輔佐幼主,同時還升趙匡胤為檢校太傅、殿前都點檢共同輔佐。

趙匡胤位高權重,周世宗柴榮為何對其權力不加限制

可見,世宗一方面由於病情惡化太快,時間倉促,來不及做太多的身後安排,另一方面,世宗對於自己的安排是很滿意的,讓自己最信任的並且是自己的義弟來輔佐自己的兒子,世宗認為這應當是很穩妥的決定了,可惜,他忘記了,在這樣一個亂世之中,一個手中沒有實權,還只是一個年僅七歲的幼童又如何駕馭得了這些戰場中常年衝鋒的悍將呢?身逢亂世,幼主繼位,鮮有能安天下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