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4年12月18日,重慶一個要人登上了《時代》週刊封面——不是蔣介石、也不是宋美齡,而是宋子文。
《時代》週刊選封面人物標準嚴苛,宋子文憑什麼?
從時間上看,1944年已經接近抗戰尾聲,勝利曙光在前。問題在於,那是因為咱們已經知道了結果——抗戰將在第二年結束。可置身當年,從最高統帥到普通草民,對前途其實是悲觀的。當時,中國遭到日本大舉進攻,大敗虧輸。《時代》週刊如此描述:“在進行了7年的不懈抵抗之後,疲憊不堪的中國,時間和空間的餘地都不多了。在這關頭,日本再次展開攻勢,要把中國一分為二。”
在這一大背景下,蔣介石於1944年年底(12月4日)交出了一項重要職務——行政院院長。這個重要的位子,老蔣已經坐了9年之久(1935-1944),會交給誰呢?
宋子文。
當時,宋子文已經是外交部長,再擔任行政院長,可謂位高權重。《時代》週刊寫道:“他(蔣介石)任命了中國最能幹的管理人才,他的內兄、外交部長宋子文擔任中國第二號要職——行政院代院長……危機中,宋子文承擔起最重大、最艱鉅、曾讓許多人束手無策的任務。”
其實,行政院院長這道“菜”,宋子文吃膩了,1944年已經是第三次吃。第一次吃是1930年,取代病逝的譚延闓,第二次吃是1932年,取代辭職的汪精衛。
弔詭的是,蔣介石儘管委宋子文以要職,其實心裡並不喜歡這個小舅子,沒有把他當成“圈子裡的人”,至少在外媒眼裡如此。《時代》週刊介紹了蔣介石的11個“親信”,都是哪些人呢?
依次是:陳布雷、何應欽、孔祥熙、陳果夫、陳立夫、張群、陳誠、戴季陶、王寵惠、王世傑、董顯光。
很顯然,宋子文的名字不在其中。作為親信,一般是不反對主公的,可宋子文不僅反對蔣介石,還不是一次兩次。比如九一八事變之後,宋子文主張立即抗日,不久丟掉了財政部部長和行政院副院長的位子。
蔣介石任用宋子文擔任行政院代院長之前兩個月(1944年10月),曾當著宋子文的面摔了茶杯。既然如此,蔣介石為何還要將霸佔了9年之久的要職交給宋子文?
沒辦法,宋子文太能幹了。早在蔣介石打天下時期,宋子文出色的“籌錢”能力就讓蔣介石刮目相看:兩年時間把稅收從100萬增加到1000萬!珍珠港事變之前,沒有擔任政府要職的宋子文,說服美國向中國提供1億美元的物資援助!
所以,珍珠港事變爆發之後,蔣介石很快重新起用宋子文,任為外交部長,希望他能從美國搞到更多援助。但有個現象很奇怪——1943年蔣介石參加開羅會議,外交部長宋子文居然沒有隨行,蔣介石帶去的是王寵惠和董顯光——他的兩個親信。很顯然,宋子文只是能幹而已,和蔣介石不夠親近。
和美國有淵源的人,美媒總是有特別的親近感和好感。宋子文是哈佛大學出身,又在花旗銀行幹過,他在中國得到重用,自然是美媒非常開心的事情。《時代》週刊對宋子文充滿期待:“勝利之途仍像是在攀登懸崖峭壁,但只要宋子文再度發揮作用,就該重新相信,中國有朝一日會度過困難階段的。”
當然,宋子文也不是沒有缺點,而且下面的缺點註定了他與蔣介石相比還差得很遠:“他敏銳而不明智,耍花招而不圓熟,驕傲自大而不果斷,排斥不同意見而不是去說服不同意見。他不可能取得成功。”(美國駐華使館武官約翰·戴維斯評價)
1924年9月8日,當《時代》週刊把第一個中國人吳佩孚(《時代》週刊特別報道他每天堅持學英語)推上封面,預測他能統一中國,不料2個月不到,吳佩孚就被張作霖擊敗倒臺(第二次直奉戰爭)。這一次,《時代》週刊又對美國背景深厚的宋子文寄予厚望,結果仍然預測失敗。看起來,美國對中國國情政情複雜性的瞭解和判斷,還遠遠不夠。
筆者近日在重慶參加今日頭條【城就·中國行】“了不起的城市·重慶渝中”大型活動,在渝中區看到宋子文官邸怡園,不由想起這個“財神爺”的諸多往事。為啥叫“怡園”?不是宋子文有多心曠神怡,而是她妻子叫張樂怡。1988年,她在紐約去世(宋子文1971年去世),生前願望之一,就是回到怡園和宋子文生活過的地方……
1.吳景平:《宋子文生平與資料文獻研究》(胡佛近代中國人物與檔案文獻研究系列),上海:復旦大學出版社,2010年
2.楊筱:《探訪陪都名人故居》,重慶:重慶出版社,2005年
閱讀更多 腦洞大開的歷史 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