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总师突然放一句话:或预示下一代轰炸机将横空出世?

过去我们讲中国军事工业科技,提到的大多都是仿制,追赶等词汇,最好也不过达到世界先进水平,但近年来,引领,领航等关键字则越发高频率地出现在人们视野当中,前有总设计师杨伟的“未来战机由中国来制定标准”。

女总师突然放一句话:或预示下一代轰炸机将横空出世?

最近又有中国最年轻女副总设计师黑文静“成为国际飞控技术的领军者”的新目标,我们都知道,杨伟是歼20战机的总设计师,而黑文静则是运20飞控系统的副总设计师,如今歼20,运20皆已横空出世,那么这新目标究竟指的是什么?

根据黑文静所在的航空工业一飞院,不免让人将其与解放军那传说中的新一代轰炸机联系到一起,也就是在网上广为流传的所谓“轰20”战略隐身轰炸机,从西飞公布的60周年宣传片来看,虽然仍然盖着一块布,但很显然的,它采用了类似于B2的飞翼式布局。

众所周知,由于飞翼式设计取消了垂尾以及平尾这些飞机的主要阻力以及雷达反射来源,因而具有极佳的隐身性能,但如此利于隐身的气动布局却未曾普及,至今也只能够在美军战略隐身轰炸机上面能够见得到。

因为最大的障碍在于其飞控系统实在太复杂了,由于没有垂尾与平尾,导致飞机操纵难度极大,所以这种气动布局对于飞机的飞控要求相当高,需要利用飞控去适应飞机的气动,可是一般国家还真没编写它的本事。

女总师突然放一句话:或预示下一代轰炸机将横空出世?

一般飞机主要通过摆动垂尾实现平面的变向,可B2是没有垂尾的,所以它的转向由机翼外段后缘的诺斯罗普专利减速板方向舵负责偏航控制,减速板方向舵既可以同时开裂作为减速板,也能够不对称开裂作为方向舵使用。

这种设计的难度自然是非常高且复杂的,传统机械液压传动系统根本没法实现,只能通过电传系统程序来完成复杂的运算和运转,这就需要考虑电子工业的发达程度,美国之所以大力发展微电子就是这个原因,当然,中国也不差。

但航空大国俄国也对此无能为力,所以我们可以看到,无论是图160“海盗旗”还是图22M“逆火”都采用了变后掠翼式气动布局,在那个飞控技术不够先进的年代,要保证飞机兼具高低速操控性,就必须通过变化机翼后掠角,从而改变飞机的气动,也就是和飞翼式相反,用气动去适应飞控。

国产飞翼式轰炸机最关键的就在于掌握放宽静稳定度,电传操纵飞控以及线控增稳等技术,这次黑文静副总设计师自信地说要成为国际飞控技术的领军者,则说明我们不仅很可能已经取得巨大进展,甚至在此基础上突破除了新的技术。

可能有些观众要问了,不是说轰炸机已经快被时代淘汰了吗?现有轰6经过改装后,载弹量和航程都得以大大提升,反正轰炸机只是一个巡航导弹的发射平台,在战区外投放完走人就行了,干嘛要去浪费那个钱呢?

女总师突然放一句话:或预示下一代轰炸机将横空出世?

的确,在这个防空火力空前进步的时代下,飞机飞得再快也没导弹快,但是,能快一点就多一个保命的机会,因此,超音速和隐身是未来战争绝对不可以忽视的重要指标,而目标过于显眼的轰6K就会很容易被发现并截击下来。

更何况,轰6K对于局部战争尚可发挥威力,但五常国家一旦发生大规模战争,就要考虑卫星被打掉后这仗怎么打?轰6K发射的巡航导弹,失去卫星定位,便很难在末端保证足够的精度,此时就需要隐身轰炸机深入战区腹地进行近距离的精确打击了,况且炸弹也比巡航导弹效费比高得多。

得益于飞控技术的进步,飞翼式布局也将成为未来战机发展的趋势,这不仅是因为其优良的超音速以及隐身能力,还体现在机翼和机身高度融合带来的布局便利,让飞机可以装载更大的发动机,以及更大的弹仓,能够装载更多的体型巨大的远程高超音速武器。

从仿制,到追赶世界先进水准,再到弯道超车,引领技术革命都不会让人觉得奇怪,中国军工这几十年,尤其是近三十年所取得的成就绝对堪称奇迹,在未来,我们不仅将拥有和美国军队同样先进的武器装备,也将在部分领域引领潮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