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建設兵團第三師一一小海子水管處

小海子水管處

  • 小海子水管處位於喀什地區和阿克蘇地區之間的天山山脈南麓,塔里木盆地西北邊緣的塔克拉瑪干沙漠西,地處圖木舒克市境內,屬塔里木河流域葉爾羌河水系,為沙漠戈壁沖積平原,呈現北高南低、西高東低的趨勢。

  • 海拔一般在1100m,總土地面積
    新疆建設兵團第三師一一小海子水管處​27897.9hm,總人口1413人。 小海子水源屬葉爾羌河水系,1960年小海子水庫建成,形成了以防洪、灌溉、人飲、養魚為主的大型水庫。小海子水庫水位在1115.50m高程時水面為147km2,永安壩北庫水位在1102.00m時水面為56km2,永安壩南庫水位在11102.00m時水面為68km2 ,托克拉克水庫水面。


  • 小海子,維吾爾語,意為大鹼坑。

  • 在圖木舒克市境內巴楚縣東南麻扎山東端山角下,處部駐地喀拉拜勒。

  • 距圖木舒克市37千米,隸屬新疆生產建設兵團農業建設第三師。

  • 主要管理小海子灌區的小海子水庫,永安壩南庫、北庫等三座水庫工程安全以及向灌區配水。下轄水管站3個,職工醫院1所、小學2所。

  • 1959年組建為自治區水利廳南疆指揮部,1964年,自治區水利廳正式命名成立小海子水管處,1969年,劃歸兵團管轄,改為中國人民解放軍新疆軍區生產建設兵團農業建設第三師水利工程團,同年9月,與二支隊合併為水工團。
    新疆建設兵團第三師一一小海子水管處

  • 交通方便,喀大縣道(喀拉拜勒鎮~大亞口)X088660319線,小喀縣道(小海子水管處~喀拉拜勒鎮)X089660319線,通過境內。

喀拉拜勒鎮

  • 小海子水管處機關所在地。

  • 喀拉拜勒,維吾爾語,意思為人腰似的黑山,因此地有一黑石頭山,形似人腰而得名。

  • 位於圖木舒克市轄區境內西部,距圖木舒克市37千米,與工程團相鄰。

  • 總面積380平方米。人口5 050人,下轄單位17 個,其中基層連隊13個。

  • 居住區有工程隊、物業管理站、生活服務中心、醫院。

  • 經濟主要以水利工程管理、灌溉配水、水產養殖為主。為旅遊、商貿型的小城鎮。


    新疆建設兵團第三師一一小海子水管處

蓋米里克河

  • 蓋米里克維吾爾語意思為“地窩子”,幾十年前自然河邊有一片低於地面的房子,俗稱“地窩子”,該河就叫做蓋米里克河。此河屬葉爾羌河支流,由小海子水庫南閘出水口起,自南向北流入永安壩水庫北庫,全長30餘千米,“蓋米里克”因這條河流經而命名。此河寬30-40米不等,河道自然沖積而成,彎延曲折,河床均為泥沙。主要是小海子水庫儲存的冰雪融水,水質好,洪水期間水深1-5米,枯水季節基本上斷流。現主要是小海子水庫向永安壩水庫調水和排洪的通道。

小海子水庫

  • 為小海子灌區三座水庫總稱,設計總庫容為7億立方米。
  • 年平均引水量11.4億立方米。擔負四十四團、四十九團五十團、五十一團、五十二團、五十三團、工程團農場、夏可河林場和恰爾巴格鄉的灌溉任務,灌溉總面積10.5餘千公頃。
  • 1958年11月,新疆水利廳組織工程技術人員對小海子進行實地勘測後,自治區人民委員會、自治區計劃委員會等有關部門決定,在葉爾羌河中下游建小海子水庫,設計庫容2.5億立方米。後經西北勘測設計院對小海子水庫再次勘測設計,將庫容增加到4億立方米。
  • 1959年3月,自治區專家同前蘇聯水利專家對小海子水庫視察後建議在原有的設計高度的基礎上,建議壩高增加0.075米,庫容增加1億立方米~1.5億立方米。
  • 1959年9月,小海子水庫開始施工,1964年,第一期工程基本完工,庫容達4億立方米,1979年、1980年第三期工程完工,庫容達到5億立方米。
    新疆建設兵團第三師一一小海子水管處
  • 永安壩水庫是原突來買提河上的一個臨時分水樞紐,1973年修建水庫防洪工程,1981年修建北庫,設計庫容9 000立方米,1982年修建南庫,設計庫容1.1億立方米。
  • 小海子水庫位於天山山脈南麓,塔克拉瑪干大沙漠西部邊緣,葉爾羌河下游的沖積平原上,離巴楚縣約15公里的馬札山下,水域面積160餘平方千米,存水達7億立方米的西北最大的平原水庫。
  • 水庫灌溉著新疆生產建設兵團農三師的七個農牧團場和巴楚縣的八十餘萬畝農田,
  • 維吾爾語稱小海子為“肖克爾”,是“鹼水坑”的意思。而在去喀什的路上也有個叫“西克爾”的水庫。其實,小海子為維吾爾語“肖克爾”的變音,海子為西北漢語方言,小海子實為肖海子。
  • 小海子水庫的母親河葉爾羌河發源於喀喇崑崙山脈主峰,也是世界上第二高峰的喬戈裡峰,千百年來,冰雪融水從海拔8611米的喬戈裡峰上飛奔而下,曲折不撓,穿越茫茫崑崙綿延千里的崇山峻嶺,一路高歌,流經喀什地區的葉城縣、塔什庫爾干塔吉克自治縣、澤普縣、莎車縣、麥蓋提縣、巴楚縣及克孜勒蘇柯爾克孜自治州境內的阿克陶縣,流入阿克蘇地區的阿瓦提縣與和田河匯合後注入塔里木河,河流全長1179公里,匯入滔滔的塔里木河,滋養了兩岸的萬頃良田。
  • 小海子水庫始建於1959年9月,那時幾乎是清一色的復轉軍人在築壩,一代兵團人們圍繞瑪扎山下的老河道,借瑪扎山的天然屏障,用相當簡陋的勞動工具運土築壩,修建水庫,攔截葉爾羌河洪水,引入平原水庫。
    新疆建設兵團第三師一一小海子水管處
  • 當時幾乎沒有機械參與築壩,也少有獨輪車,有一種特別的勞動工具成了築壩的風景線,這種早已失傳的工具就叫“抬巴子”,現在知道這種勞動工具的人已經不多了,這種工具是就地砍紅柳編織而成,兩人一個“抬巴子”抬土築壩,就這樣住在地窩子裡的兵團先輩們風雪兼程五個年頭,到1964年終於建成了蓄水量為2.5億立方米的小海子水庫,而當年的工作環境可見一斑。
  • 1969年蓄水量為4億立方米二期工程開工,“抬巴子”也隨著社會的發展退出了歷史舞臺,築壩主要以獨輪車為運載工具,而建設者主要為北京、湖南等地轉移到新疆的服刑人員和“新生人員”為主,這其中歷史反革命、現行反革命、右派等冤假錯案者居多(後來有不少人平反昭雪),僅在北閘的五公里、九公里就有兩個近千人的築壩勞改集中地,在那個特殊的年代,築壩勞動強度之大,死亡人數之多,倖存者至今心有餘悸,至1972年完工,據說不少築壩者就因病等原因長眠在北閘的壩基下。
  • 從1976至1983年三期工程,總蓄水量達到5億立方米,蓄水面積達147平方公里,壩長48公里,成為西部最大的平原水庫。
  • 築壩前期主要以獨輪車和拖拉機為運載工具,後期均是靠機械築壩,而建設者主要以“新生人員”、支邊人員、兵團二代為主,駐紮在北閘掩護隊的青年連成為那個年代築壩的生力軍和時代標籤。
    新疆建設兵團第三師一一小海子水管處
  • 1983年在小海子水庫下游修建了永安壩南、北水庫,蓄水量為2億立方米。永安壩南、北水庫為小海子水庫的調節水庫。
  • 葉爾羌河水先引入小海子水庫,再由南、北洩水閘放入永安壩南庫和北庫。自此,西部最大的平原水庫總庫容已達7億立方米。碧波盪漾的小海子水庫是一片有靈性的水域。因為這一灣碧水,這片廣袤的大地於是有了綠色,有了牛羊,有了村落、有了萬畝棉田。
  • 小海子水庫的興建,使祖國的西部誕生了一個新的墾區。小海子水庫用甘甜的乳汁灌溉著墾區百萬畝農田,給勤勞的人們送來了收穫;星轉鬥移,五十多年過去了,小海子水庫源源不斷的清泉孕育著圖木舒克是的萬頃綠洲。
  • 小海子水庫也是候鳥的天堂,水面波光粼粼,漣漪陣陣,藍色的水面和飄動的白雲、高聳的紅山相映成趣,天鵝、大雁、黑嘴鷗、野鴨等候鳥春來秋往,星羅棋佈小島成為候鳥駐足和繁衍生息的天堂。
  • 小海子墾區地處歐亞大陸腹地,屬暖溫帶極端乾旱的荒漠氣候,具有乾旱少雨、蒸發量大、光照充足、熱量豐富、無霜期長、晝夜溫差大等特點。多年平均氣溫11.6℃,年平均水溫20℃-22℃,年平均無霜期225天,年平均降水量38.3mm,年平均蒸發量2030.8mm。全年平均積溫4267℃。
  • 由於農業灌溉的影響,小海子墾區三庫水位變化幅度較大,一般年波動在1.0-8.0m之間,高水位大多出現在8月份-翌年的3月份,低水位大多出現在5-6月份。
  • 小海子水管處屬農三師圖木舒克市。
  • 2009年末總人口1401人,全處實現生產總值2726萬元,比上年增長9.32%,職均收入17950元,人均收入7000元。
    新疆建設兵團第三師一一小海子水管處
  • 西海灣水利風景區創建於2000年,2003年獲得國家水利風景區稱號,2009年旅遊經濟總收入30萬元,其中漁業休閒遊成為市場時尚。
  • 農三師小海子水庫管理處是一個自收自支水利事業編制,企業化管理的縣級單位,下轄著4個水管單位(北閘水管站、南閘水管站、永安壩水管所、托克拉克水管站),3個企業單位(漁業技術推廣站、林業工作站、工程養護隊),2個服務單位(社區、醫院)。
  • 全灌區設有20個配水點、30個護壩點。全處總人口1776人,職工總數286人,離退休人員524人。現有各類科技人員76人。
  • 小海子水管處是以水利管理為主,農、林、牧、漁、旅遊、加工業等多種經營為輔的水管單位,承擔著農三師小海子灌區的灌溉管理重任。
  • 擔負一河一渠防汛引水(葉爾羌河民生渠首-艾力克塔木龍口木段,前海總乾渠前進放水渠-馬紮段);四庫安全蓄水(小海子、永安壩南、北庫,托克拉克四庫蓄水庫容6.2億m3);灌區五團一鄉灌溉配水和渠道管理(44、49、50、51、53及巴楚縣恰瓦克鄉);轄區20多萬人安全飲水(圖木舒克市及團場、巴楚縣城及三鄉兩鎮、火車站)的引、蓄、輸、灌、排的五大水利骨幹工程體系。
  • 引水水源來自喀喇崑崙山冰川積雪融化和山區降雨水,汛期(7-9月)從葉爾羌河民生渠首和中游樞紐引洪蓄庫。多年平均年引水量11.6億m3,配水量7億m3,是農三師最大的灌區。

    新疆建設兵團第三師一一小海子水管處
  • 位於喀什地區巴楚縣東南約20km的麻扎塔格山下,建在北岸的小海子窪地,該庫是利用窪地東面20多km長的麻扎塔格山為天然壩,在山的南、北兩端各修一條土壩而形成。
  • 地理座標東經78°35´--78°40´,北緯39°33´--39°48´,西鄰巴楚縣城,北面與巴楚縣勝利鄉、恰瓦克鄉接壤。
  • 小海子水庫是葉爾羌河下游的一座大型旁引屯蓄式平原水庫,主要依靠葉爾羌河末級引水樞紐艾依乃可他木龍口攔蓄7—9月宣洩的洪水蓄庫。水庫設計庫容5億m3,多年運行泥沙淤積,現狀庫容3.91億m3,興利庫容3.68億m3,死庫容0.23億m3,死水位1109.2m,庫盤面積147km2,多年平均引洪量12.39億m3,設計灌溉面積125萬畝(8.33萬公頃),是新疆葉爾羌河流域規劃中予以保留的大型平原水庫之一。
  • 葉爾羌河為我國最大的內陸河—塔里木河水系三大源流之一,系新疆第四大河流,年徑流量64.5億m3。
  • 小海子水庫始建於1959年,由新疆維吾爾自治區水利廳會同自治區勘測設計院設計,水利廳南疆指揮部施工。
  • 水庫土壩分三期完成,1959年10月—1965年完成水庫第一期工程,庫容2.5億m3。由水利廳設小海子水庫管理處進行管理,1969年交兵團農三師使用與管理。
  • 1970年—1975年由農三師水工團完成第一次擴建,庫容達4億m3;1979--1984年完成第二次擴建,庫容為5億m3, 是新疆最大的平原水庫。北主壩長13.2km,南主壩長11.8km,南副壩0.45km,北壩最大壩高14.31m,南壩最大壩高8m,一般壩高6--4m,設計壩頂高程1117.2m,設計水位1115.50m,壩頂寬6m,壩型為碾壓式均質低液限粉土壩和均質粘土心牆土壩。南防洪堤13.2km,北防洪堤12.8km,最大壩高5m,主壩上設幹砌塊石護坡,護坡上植柳樹放浪。
    新疆建設兵團第三師一一小海子水管處
  • 在麻扎塔格山南北兩頭設南北放水、洩洪閘2座,按5億m3標準於1960年一次完成。開敞式明閘,南閘3孔洩洪(孔口尺寸3.5*3.5m),5孔放水閘(孔口尺寸3.0*5.0m),最大洩水量220m3/s。其中東干渠放水閘2孔,工程團引水,西乾渠放水閘3孔,49團引水,側堰閘6孔,為永安壩水庫調水。
  • 北閘6孔洩洪(孔口尺寸3.5*3.5m),2孔放水閘(孔口尺寸3.0*2.0m),其中馬紮鄉放水閘1孔,恰瓦克鄉放水閘1孔,最大洩水量250m3/s,手動螺桿式啟閉機。
  • 1991年-1993年完成水庫第一次除險加固,主要完成幹砌塊石護坡5km,壩體劈裂灌漿5km,南閘閘門左側砼放浪牆;1997年-1998年完成水庫第二次除險加固,主要完成南壩8km,北壩12km放浪牆。
  • 2002年-2005年完成水庫第三次除險加固,主要完成:壩前防滲、放浪牆,壩後蓋重、戧臺、排渠等。
  • 1993年為配套修建庫外引水渠工程,在小海子水庫以西25km處的艾依乃可他木龍口修建了引水樞紐,被葉河流域規劃定為葉河末級(第六級)引水樞紐。該樞紐有3孔洩洪(橡膠壩14.8*3m)、2孔衝沙閘(孔口尺寸3.0*5.0m)和3孔庫外引水閘(孔口尺寸3.0*5.0m),最大下洩流量200m3/s。防洪標準:100年一遇設計,相應流量Q=750m3/s,500年一遇校核,相應洪峰流量Q=832m3/s。汛限水位1115.31m,相應庫容3.65億m3。,設計洪水位1115.5m,相應庫容3.91億m3,校核洪水位1116.11m,相應庫容4.4億m3。水庫設計總庫容5億m3,控制灌溉面積125萬畝(8.33萬公頃),根據工程等別劃分標準:屬大型水庫,工程等別屬大Ⅱ型,主要建築物2級,次要建築物3級。

    新疆建設兵團第三師一一小海子水管處
  • 由於葉爾羌河河床不穩,未建永久性引水樞紐,在艾依乃可他木處修建樁柱引水口,因沒有泥沙處理設施,引水河道淤積嚴重。
  • 1999年3月農三師水利工程建管處委託農三師勘測設計研究院承擔水庫除險加固勘測設計,1999年5月農三師勘測設計研究院完成小海子水庫大壩安全鑑定報告,1999年5月大壩安全鑑定小組專家對小海子水庫進行鑑定:大壩屬於三類壩,水庫屬病險水庫,需進行除險加固。
  • 1999年12月兵團水利局審查通過《農三師小海子水庫除險加固工程初步設計報告》,工程總投資為批准的初步設計概算1.04億元,其中國家投資0.685億元,自籌0.335億元。
  • 2001年9月設計院完成了小海子水庫除險加固工程技施設計,2002年5月招標,兵團八建和小海子建安中標,2002年6月開工建設,2003年兵團水利局審查通過《農三師小海子水庫震後補充初步設計報告》,震後補充報告投資0.456億元。
  • 2004年7月小海子水庫蓄水安全鑑定專家組對工程進行實地調研。
永安壩南庫
  • 位於小海子水庫以東下游30km處圖木舒克市境內,葉爾羌河北岸,1971年由原蓄水百萬m3 “永安壩配水樞紐”擴建而成。
  • 永安壩水庫因庫中公路和調節閘分為南北兩庫,南庫設計庫容1.1億m3,北庫設計庫容0.9億m3。永安壩水庫無獨立水源,由小海子水庫調水蓄庫,是小海子水庫的反調節水庫。
  • 地理座標為東經78°54´--79°01´,北緯39°41´--39°51´,通過小海子水庫、永安壩北庫引水,是一座以灌溉為主,兼有水產養殖的大(2)型平原水庫,是新疆葉爾羌河流域規劃中予以保留的大型平原水庫之一。

    新疆建設兵團第三師一一小海子水管處
  • 水庫始建於1981年,根據新疆農墾總局“關於修建永安壩南庫設計任務書的批覆,有農三師勘測設計院(喀什農墾局勘測設計隊)設計,1985年5月開工,1983年竣工,1984年經師(局)組織檢查驗收後,移交小海子水庫管理處統一管理,正式投入運行。水庫設計庫容1.1億m3,興利庫容1.032億m3,死庫容0.022億m3。南北長16.5km,東西寬6.8km,庫盤佔地面積66km2。
  • 水庫東邊依託達坂山形成天然壩體,西靠自然沙包高地,南做4.5km土壩,北面以庫中公路3.6km土壩與北庫相隔。
  • 設計正常蓄水位1102.00m,最大壩高7m,壩頂寬3.5m,壩頂高程1103.5m。庫中公路建有新老2座共計8孔調水閘,設計流量150m3/s,校核流量200m3/s,新閘1996年建,閘底高程1097.5m;老閘1983年建,閘底高程1098.00m,是南北水庫庫容調節的唯一通道。
  • 南壩東端建有洩洪閘、44團放水閘各一座,洩洪閘3孔,設計流量75m3/s,校核流量100m3/s,44團放水閘一孔,設計流量10m3/s,洩洪閘為開敞式,平板鋼閘,手動螺桿啟閉。
  • 永安壩南庫工程規模為大Ⅱ型水庫,主要建築物2級,次要建築物3級。
    新疆建設兵團第三師一一小海子水管處
  • 設計防洪標準為50年一遇,校核防洪標準為100年一遇。汛限水位1101.98m,相應庫容1.1億m3,設計洪水位1102.00m,相應庫容1.1億m3,校核洪水位1102.05m,相應庫容1.11億m32002年5月農三師大壩安全鑑定專家組對永安壩南庫進行現場檢查,評價由農三師勘測設計院和有關單位完成7個“安全鑑定分報告”和“大壩安全鑑定評價總報告”,報經國家水利部大壩安全管理中心核查,2002年12月大壩安全管理中心核查鑑定結論:永安壩南庫大壩安全綜合評價為C級,屬三類壩,水庫為病險庫。
永安壩北庫永安壩北庫
  • 位於小海子水庫以東下游30km處圖木舒克市境內,葉爾羌河北岸,地理座標為東經78°54´--79°01´,北緯39°41´--39°51´,設計庫容0.9億m3。
  • 永安壩水庫無獨立水源,由小海子水庫調水蓄庫,是小海子水庫的反調節水庫。是一座以灌溉為主兼有城市防洪,城市和城鎮供水的中型平原水庫,是新疆葉爾羌河流域規劃中予以保留的大型平原水庫之一。
  • 水庫始建於1929年,當地百姓築壩引水,由原蓄水百萬m3 “永安壩配水樞紐”經過三次擴建、三次加固,農三師成立後於1969年對永安壩北庫進行第一次擴建,庫容達0.1億m3;1972年進行再次擴建,庫容0.4億m3,1981根據新疆農墾總局“關於修建永安壩南庫設計任務書的批覆,有農三師勘測設計院(喀什農墾局勘測設計隊)設計擴建,1982年進行第三次擴建,水庫南北長8.4km,東西寬9.6km,庫盤佔地面積60km2,庫容達到0.9億m3,設計水位1102.0m。

    新疆建設兵團第三師一一小海子水管處
  • 1991—1992年完成水庫第一次除險加固,對Ⅰ、Ⅱ、Ⅲ壩段壩頂漿砌石放浪牆及壩前幹砌石護坡;中乾渠閘前右岸30m砼護坡;北0+000—1+092和2+000—2+780壩體劈裂灌漿。
  • 1996年—1998年完成水庫第二次除險加固,Ⅰ壩段壩後排水渠跨44團乾渠、一、二支渠涵洞;Ⅰ、Ⅱ、Ⅲ壩段壩後蓋重;北壩3+500—4+300段壩後蓋重。
  • 2004年—2005年完成水庫第三次除險加固,①壩頂高程恢復至原設計高程(Ⅲ壩段1104.5m,其餘壩段1103.5m)壩頂寬加至5m,增設放浪牆,Ⅰ、Ⅱ壩段放浪牆高1.2m,Ⅲ壩段放浪牆高1.4m,北壩段放浪牆高1.0m,南壩段0+000—1+100放浪牆高1.2m,北壩段放浪牆高1.0m,②Ⅰ、Ⅱ、Ⅲ及北壩段壩基佈置水泥土攪拌連續牆及擴建北壩壩後排水渠系。Ⅰ、Ⅱ、Ⅲ壩段牆深10m;北壩0+000—3+500段牆深8m;3+500—10+576段牆深6m;③對Ⅰ、Ⅱ、Ⅲ壩段背水面壩坡腳加設高2.5m,寬8m蓋重,北壩0+000—3+000段加設高2m,寬7m蓋重,3+000—10+576段加設高2m,寬5m蓋重。
  • 自蓋美里克河攔河排鹼閘至突來買提河攔河排鹼閘新修8.5km排鹼渠。
  • 南壩護坡採用砼面板+礫石墊層+濾水無紡布,和北壩Ⅰ、Ⅱ、Ⅲ壩段護坡採用砼面板+礫石墊層+複合土工膜;
  • 配置大壩滲流、變形觀測、水庫水位調度監控系統,架設10kv輸電線路11.5km至攔河排鹼閘;
  • 新建、更新突來買提河、中乾渠、阿克塔木、英買力等引水閘門和夏可河洩洪閘門。水庫東邊依託達坂山形成天然壩體,山體中間有三段均質土壩和山體連接,在第一山間谷(夏可河叉道)修建了Ⅰ壩段長350m,壩頂高程1103.5m,連接第二山間谷(夏可河主河道)修建了Ⅱ壩段長276m ,1973年潰壩後將壩體延長為320m,壩頂高程1103.5m,第三山間谷(夏可河叉道)修建了Ⅲ壩段長480m,壩頂高程1104.5m,Ⅳ壩段長1500m,均有農三師水工團一支隊施工,1972年11月竣工。
    新疆建設兵團第三師一一小海子水管處
  • 1981年擴建南庫時,對北庫再次配套建設時,延長Ⅳ壩段至突來買提河入庫口處,壩長10.576km,為均質土壩,由小海子墾區各團場分段完成,1982年竣工。壩頂高程1103.5m,設計水位1102.00m,壩頂寬6m,在Ⅰ壩段修建有44團引水閘、涵洞閘,設計流量7m3/s 、0.2m3/s;1974年在Ⅱ壩段修建有夏可河洩洪閘,設計流量180m3/s,校核流量260m3/s;1975年在北壩0+000修建有中乾渠引水閘、涵洞閘,設計流量50m3/s 、1.5m3/s;1972年在北壩0+025處修建了突來買提河洩洪閘2孔,設計流量50m3/s,校核流量80m3/s,1978年在北壩0+800處修建有阿克塔木、英買力、一支、二支、馬場渠引水閘,設計流量15m3/s 、10m3/s、1.5m3/s、1.5m3/s、2.5m3/s;1982年在北壩西端處修建攔河排鹼閘,該閘採用井柱框架結構,設計流量230m3/s 、校核流量250m3/s,排鹼閘2孔設計流量5.5m3/s。
  • 永安壩北庫工程規模為大Ⅱ型水庫,主要建築物2級,次要建築物3級。設計防洪標準為50年一遇,校核防洪標準為100年一遇。汛限水位1101.98m,相應庫容0.89億m3,設計洪水位1102.00m,相應庫容0.9億m3,校核洪水位1102.05 m,相應庫容0.91億m3。
  • 2002年5月農三師大壩安全鑑定專家組對永安壩北庫進行現場檢查,評價由農三師勘測設計院和有關單位完成7個“安全鑑定分報告”和“大壩安全鑑定評價總報告”,報經國家水利部大壩安全管理中心核查,2002年12月大壩安全管理中心核查鑑定結論:永安壩北庫大壩安全綜合評價為C級,屬三類壩,水庫為病險庫。

    新疆建設兵團第三師一一小海子水管處
托克拉克水庫
  • 位於新疆克孜勒蘇柯爾克孜自治州阿圖什縣,克孜勒蘇河水系的布穀孜河下游,阿湖鄉巴昌溝內。
  • 水庫利用自然地形將溝南北兩面山谷用530m長的大壩連接形成了攔溝水庫。
  • 水庫地理位置75°36´-76°41´、北緯39°37´-40°26´;該水庫是紅旗農場的唯一灌溉水源,控制灌溉面積3.45萬畝。項目區屬布穀孜河流域,布穀孜河徑流主要有降水和泉水補給,河道全長100km,積水面積3912km2,多年平均流量3.34m3/s,多年平均徑流量1.057億m3。多年平均氣溫12.97℃,歷年氣溫極值:最高41.2℃,最小24.4℃,冰期140天,無霜期225天。-10℃≤ta=-4.9℃≤-3℃,屬寒冷地區,年降水量極為稀少,多年平均降水量106.4mm,多集中在6-9月,佔全年降水量的35%,冬季最少僅佔全年降水量的5-10%,多年平均蒸發量2148mm,水庫最高水位8-11月,大風出現頻率最多的風向為西北風,最大風級可達10級,最大風速28m/s,庫區多年平均最大風速19m/s。
  • 托克拉克水庫徑流主要受阿湖水庫的調節,阿湖水庫至托克拉克水庫之間流道全長20km,區間無分流和補給水流,只有河道沿途水量損失,區間水量損失平均為10%,徑流形成多為6-8月洪水期和冬季12-2月水庫發電下洩水量,多年平均徑流量1.47m3/s,徑流量為3900萬m3。
  • 托克拉克水庫1958年新疆維吾爾自治區水利廳勘測設計院設計會同喀什水利局共同完成水庫的勘測設計,原設計水庫分兩期完成,設計總庫容0.8億m3,興利庫容0.275億m3,防洪庫容0.5億m3,死庫容0.025億m3,是以解決阿圖什市防洪問題為主,灌溉綜合利用的一座中型水庫。
    新疆建設兵團第三師一一小海子水管處
  • 1959年第一期工程開工,1961年主體完成投入運行,最大庫容0.42億m3,經專家對布穀孜河水文資料分析,對二期方案進行修改,水庫防洪設計標準按100年一遇,校核標準按220年一遇,設計總庫容核定為0.53億m3,一期工程運行後發現因水庫位置處在布穀孜河的叉河巴昌溝內,起不到對整個布穀孜河的洪水完全加以控制調節,二期工程一直未實施,造成一期工程因牽涉二期配套的溢洪道也未完成,不能安全運行。
  • 1982年兵團建制恢復,原屬克州的紅旗農場歸農三師建制,托克拉克水庫也隨之歸農三師水利局管理,2004年6月交小海子水管處管理。
  • 為解決布穀孜河的洪水及洪水調節,克州阿圖什縣於1986年在距托克拉克水庫15.5km的上游,巴昌溝與布穀孜河交叉處新建了阿湖水庫,設計庫容0.4億m3,從而有效的起到了滯洪、削減洪峰、延長洪水宣洩時間的調節作用,相應的減輕了托克拉克水庫的調洪壓力。
  • 1982年至今,水庫雖經幾次維修,特別是1996年農三師水利委託設計院重新對一期工程進行了複核,上報除險加固,經兵團水利局審查批准,將水庫庫容調整為0.35億m3,防洪設計標準為100年一遇,校核防洪標準為1000年一遇,並配套了溢洪設施,但因水庫存在的質量隱患太多,仍處於帶病冒險運行狀態。水庫現設計庫容0.35億m3,正常蓄水位1402.3m,死庫容0.025億m3,死水位1396.17m,主壩長530m,壩頂高程1405.0m,相對壩高12m,壩頂寬11m,壩內坡為砼護坡,坡比1:3.5,外坡1:3,壩體為均質土壩。
  • 壩體附屬兩座放水建築物,放水涵洞:設計底板高程1396.17m,設計流量6m3/s,加大流量10m3/s,洩水閘:設計底板高程1399.93m,設計流量33.6m3/s,加大流量56m3/s,水庫工程等別為Ⅲ等,工程規模為中型,主要建築物3級,次要建築物4級。
  • 2002年5月農三師大壩安全鑑定專家組對托克拉克水庫進行現場檢查,評價由農三師勘測設計院和有關單位完成7個“安全鑑定分報告”和“大壩安全鑑定評價總報告”,報經國家水利部大壩安全管理中心核查,2002年12月大壩安全管理中心核查鑑定結論:托克拉克水庫大壩安全綜合評價為大壩屬三類壩,水庫為病險庫,須進行除險加固。
  • 2002年7月農三師水利委託設計院對托克拉克水庫進行初步設計,2003年5月完成初設,由兵團水利局主持初審,5月30日批覆,2003年8月黃河水利委員會主持審查,2003年10月農三師勘測設計院編制技施設計,2003年10月托克拉克水庫除險加固工程開工。
    新疆建設兵團第三師一一小海子水管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