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北京,有一座狗庙比皇帝还出名,并且很灵验!

大明崇祯元年(1628年)三月十七日,清晨的曙光一如既往地投在紫禁城的琉璃瓦上,金碧辉煌,登峰造极。这座执掌天下苍生的皇宫,再度点亮了整个帝国。

直到一片雅致的鼓乐,打破了紫禁城往日的庄严肃穆。

中极殿外,翰林院的官员手捧黄榜,迈开方步,从容出殿。这座宫殿,日后将以中和殿的名字,位列故宫三大殿之次,名震中外。而此刻,它的主人——刚刚即位不到一年,不到二十岁的大明皇帝朱由检,雄姿英发,眉宇间透着一股热血与自信。

两日前,崇祯皇帝朱由检刚刚亲自主持了即位以来的第一次殿试,而今天就是殿试放榜的日子。中极殿往南便是皇极殿(即今天的太和殿);等在皇极殿外的,就是他亲自遴选、辅佐他中兴大明的天子门生。

在北京,有一座狗庙比皇帝还出名,并且很灵验!

崇祯皇帝像

崇祯皇帝不由得翘了翘嘴角,面对这座被父亲和兄长玩儿坏了的江山,他忧心忡忡,却又雄心满满。他立志一扫前朝怠政荒政之大弊,做一个勤政亲贤、力挽狂澜的中兴皇帝!

象征隆重的鞭炮声已经响彻在皇极殿外。崇祯皇帝定了定神,昂首走向那座最为高贵的皇极殿;身后,留下太阳从中极殿琉璃瓦反射来的一地金光。

但在老百姓眼里,那高高在上的皇帝老子实在跟自己八竿子打不着半点儿关系。比起中极殿里那位打了鸡血的崇祯皇帝,他们宁可来给胡同里的泥神仙上供。

比如二郎神和他的狗。

就在中极殿正东,灯市口大街紧东头儿丁字街的交汇处,一座扶不上的台面儿的小庙可真是热闹非凡。周围胡同里的住家儿哪有闲心去管紫禁城里发不发榜,这会儿全都一门儿心思在这小庙里烧高香呢。

这座庙坐东朝西,正对着紫禁城里的中极殿。那年头儿没高楼大厦,估计站在庙门口垫垫脚,就能看见中和殿的金顶子。

要说这小庙还真是小,一共就一座殿,十几平米,跟中极殿自然没得比,跟别的庙比起来也是够寒酸够磕碜的了。庙里面供着二郎神像和哮天犬,全是泥巴塑的;庙门前卧着俩石头雕的动物,据说也是哮天犬(不过是石狮子的可能性似乎更大)。石头供桌放不下,干脆就摆到庙门外边去了,周围的小孩儿经常爬上去玩儿。估计这二郎神如果不是走亲民路线,看到这帮熊孩子一定得给气炸了。

可就是这么个不起眼儿的小庙,也有着不亚于中极殿的气派——金光!一到日出时分,便有金光直射入这小小的庙堂,把个泥二郎照得神采奕奕,仙气十足,仿佛有金光护体。那雄姿英发的崇祯小皇帝要是见了,估计气势也得削半头。

这个奇观被人们称为“回光返照”,被列进了“燕京小八景”,名头儿仅次于“燕京八景”。

在北京,有一座狗庙比皇帝还出名,并且很灵验!

紫禁城

那么问题来了:二郎神庙背对着太阳,大早上哪来的光呢?难道真是二郎神下凡显圣?

到了清朝,纪晓岚在《滦阳续录》里对二郎神庙的金光做了解释:“灯市口二郎神庙,其庙面西,而晓日初出,辄有金光射室中似返照,或曰是庙基址与中和殿东西相值。殿上火珠映日,回光耳。”

哦,合着是反射,怪不得叫“回光返照”。沿着这条思路,后来又有人给出了更详细的解释。说二郎神庙的庙基与中极殿(中和殿)正好在一条直线上东西相对。殿四角攒尖顶的正中有一个高三米的金黄色宝顶。太阳这么一照,镏金的宝顶光彩夺目,于是太阳光再反射到仅有二里之遥二郎神庙内,便形成了“回光返照”的奇妙景象。

可是有人不服,说这大殿的顶子怎么那么寸就把光反射到二郎神庙里了,别的房子怎么没事儿?而且一道金光真能反射出二里地去?

子不语怪力乱神,说不明白,不说了。

不过,这二郎神庙不仅二郎神“神”,他的狗也神,以至于后来他的狗“反仆为主”,成了庙的正主儿,整座庙都改叫了“狗神庙”。

这又是什么梗儿啊?

相传在清朝乾隆年间(一说光绪年间,传说故事的时间都是这样不靠谱且没地方考证),有一条孤苦伶仃的流浪狗在北京城里瞎转悠。那年头可能没那么多爱犬人士,于是流浪狗又饿又累,稀里糊涂地就混进了二郎神庙,卧在香案上,一觉睡到大天亮。也该着这狗命好,第二天早上,它神奇地发现,自己身边围满了顶礼膜拜的男女老幼。原来,人们以为它是哮天犬显圣,立马满城风雨全城轰动。附近的老百姓纷纷来焚香礼拜,昼夜不觉,最后闹得镶白旗总兵前来将聚众百姓驱散,才算了事。

当然,我相信那条被奉为神的狗后来也跟现在许多流浪狗一样,没羞没臊地过上了不愁吃不愁住的生活。

从此,二郎神庙变成了“狗神庙”,直到1936年美国将军Frank Dorn画《老北京风俗地图》,还直接把这座庙标记为“狗神庙”

在北京,有一座狗庙比皇帝还出名,并且很灵验!

哮天犬

紫禁城里的皇帝不如小庙里的泥神仙,小庙里的泥神仙又不如门口趴着的石头狗。所以跟它对面中极殿/中和殿的高大上相比,这座小庙的成名是不折不扣的草根儿逆袭。

话又说回来,二郎神庙其实很有历史。早在唐太宗李世民的贞观三年(公元629年),就有这座庙了,距今已有1300多年的历史,比元明清三代的北京城还要早。此庙原在灯市口大街东段路北,后因扩建马路,另在路东改建,紧邻大街,故又有“东城当街庙”之称。

据家住附近的老人回忆,小庙上世纪“文革”时期尚在,不过已经成了民居。后来唐山大地震,什么二郎神狗神统统不显灵了,呼啦啦小庙的旧房塌成了一片瓦砾。再后来,门前一只过于残破的哮天犬像和石头供桌,搭着塌下来的房灰渣土一起不知被运往何方。留下另一只连脸都看不清的哮天犬,孤零零被挪到了138号院的北侧,继续当街站着,只是它身后再也没有了金碧辉煌的“东城当街庙”。

二郎神庙如今已无寻觅处,只留下当年那只石头哮天犬。它就蹲在灯市口丁字街往南,一家孕妇服装店的门口,见证了这座民间小庙的传奇与没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