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年輕人正帶領國家走向危機?抱歉,年輕人不背這個鍋|沸騰

文 | 王言虎

今天有則新聞完美詮釋了“人在家中坐,鍋從天上來”這句網絡流行語。

據英國《金融時報》(FT)援引中國國際金融股份有限公司(CICC)投行的數據報道,中國年輕人開始靠貸款生活。居民未償消費貸款總額今年增加了40%。主要債務額是上世紀90年代出生的年輕人欠下的。文章進而暗示,中國年輕人正帶領國家走向危機。

“中國年輕人正帶領國家走向危機”,好大一頂帽子!不過,年輕人似乎並不買賬,紛紛表示,“這個鍋我不背”。

中國年輕人正帶領國家走向危機?抱歉,年輕人不背這個鍋|沸騰

年輕人對一個國家的作用力如何,帶國家走向何處,這是一個宏大命題,這個結論的得出,需要複雜的計算與量化分析,絕不是通過某一指標(即便是確定的)就能下斷語的。

但恰恰,這則報道給出的論據支撐十分單一:中國年輕人的負債率過高。文章說,

“年輕人目前基本上還不怎麼具有金融經驗,卻不假思索為進行高消費而借高利貸。當需要還錢時,他們就從其他高利貸金融組織再籌資金。買入的蘋果iPhone智能手機最後滾成了幾萬美元的債務,這種案例並不罕見。”所以,他們就欠下了大量債務。

顯而易見,僅僅以有的年輕人負債率過高就認為他們“正帶領國家走向危機”,這樣的證據鏈是單薄的,它將單個因素無限度放大,卻忽略了評價一個國家發展水平所需要考量的政治、經濟、社會等因素,如此得出的結論也就站不住腳,甚至危言聳聽。

所以你就可以明白,僅從看問題的邏輯上,就可判定“中國年輕人正帶領國家走向危機”是不靠譜的。

不過,這不是我想說的重點,我更想從一個年輕人的角度來談談,為什麼我不贊同“中國年輕人正帶領國家走向危機”的論調。

鑑於這則報道將年輕人界定為1990年以後出生的人,所以我要論述的主體也是90後。

90後的年輕人,是互聯網與市場經濟下成長起來的一代,他們一方面擺脫了像前幾代人那樣原生家庭經濟狀況普遍不寬裕的狀態,手中的可支配財產多了起來,消費有了底氣。

同時,作為互聯網原住民,他們的消費觀念經過互聯網的拓荒,變得更加開放,日常生活更注重自己的切身體驗與生活質量。所以我們看到一些大學生有了超前消費的需求,不少人開始利用金融借貸滿足購買力。

中國年輕人正帶領國家走向危機?抱歉,年輕人不背這個鍋|沸騰

▲2015年至2017年各年齡消費者消費金額貢獻度

但當這些大學畢業進入社會,他們中的很多人心態又發生了變化。他們的生活開始變得不容易,房子、戶籍、工作、婚姻、育兒等問題紛至沓來,在中國人務實的觀念傳統下,剛踏入社會的他們不得不著手解決這些問題,而以他們的收入水平,又使他們面臨極大壓力。

此前,一項調查就發現,中國七成“千禧一代”名下有房,比例居全球首位;無房者中,91%今後5年內有購房計劃。而支撐他們購房的,主要來自父母支持與銀行貸款。銀行的貸款,當然使得他們揹負上沉重的負債率。討論年輕人信貸壓力,不能忽視這層因素。

而實際上,非但不能說“年輕人正在帶領國家走向危機”,反倒應該承認,年輕人恰恰是一個社會進步的根源。塞繆爾·厄爾曼就曾如此讚譽“年輕人”:“在你我心靈的深處,同樣有一個無線電臺,只要它不停地從人群中,從無限的時間中接受美好、希望、歡欣、勇氣和力量的信息,你我就永遠年輕。”

年輕意味著無限活力與可能性,正常狀態下,年輕人的勇氣與力量,恰恰能引導國家走向進步而不是相反。

而如果聯繫眼下各個城市正在開展的年輕人才爭奪戰,就更無法得出“中國年輕人正在帶領國家走向危機”的結論。

質言之,年輕人負債率高就認為他們帶領國家走向危機,既不符合看問題的基本邏輯,也有悖於現實經驗。產生這樣的錯謬,有時空的隔膜,有對年輕人的偏見,而根本上,是他們沒看到年輕人的壓力和活力,到底來自何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