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了就不想走!台灣年輕人這麼看大陸……

来了就不想走!台湾年轻人这么看大陆……

“我該不該去大陸?”

——對於新一波臺灣人才西進大陸,臺灣《遠見》雜誌7月31日發佈的調查結果給出了建議。

来了就不想走!台湾年轻人这么看大陆……

臺灣《遠見》雜誌與104信息科技發佈“2018臺灣人才西進滿意度大調查”,發現臺灣人才西進後,55%感到工作壓力大,但仍有八成民眾願留在大陸打拼,留下主因以“大陸經濟前景看俏”居首,“大陸福利薪酬比臺灣優渥”雖落居第三,平均薪酬也是臺灣的1.72倍、高於去年的1.57倍。

来了就不想走!台湾年轻人这么看大陆……

調查機構指出,臺灣人前往大陸工作的初衷,不再僅停留在“向錢看”。到大陸拿高薪這樣的想法已不如過去的比重高,目前臺灣上班族看得更遠,他們要的是一個舞臺、要的是一個未來,要的是一個廣闊的空間與腹地。

不過,最令調查機構感到意外的是,臺灣人在大陸工作滿意度非常高!

楊瑪利

来了就不想走!台湾年轻人这么看大陆……

對大陸工作滿意的有44.6%,不滿意的僅6.3%;對大陸生活滿意的佔44.3%,不滿意者只有7.8%。

在大陸生活方面,高達52.2%的受訪者最滿意大陸的第三方支付發達,生活便利。36.3%的受訪者表示可以遠離臺灣政治社會紛擾,顯示不少臺灣人厭惡島內政黨惡鬥。

調查顯示,由於西進工作與生活滿意度高,83.3%的人願意未來持續在大陸工作,也有77.3%的人會向親朋好友推薦到大陸發展。

小編注意到,這份調查報告,還給出了十道測驗題目,來測試臺灣民眾西進大陸求職創業的指數。

来了就不想走!台湾年轻人这么看大陆……

透過這些細緻的調查,臺灣《遠見》雜誌分析認為,新一波前往大陸發展的臺灣人才呈現出年輕化、精英化等趨勢。不僅是社會新鮮人,臺灣職場精英也開始大舉西進。隨著大陸經濟發展,醫生、金融從業人員、民航飛行員、建築師、會計師等稀缺職位,正在向臺灣專業人才招手。

来了就不想走!台湾年轻人这么看大陆……

調查報告採訪了不少在大陸發展的臺灣青年,有在新媒體工作的臺大女學霸、有來大陸開辦診所的青年醫師、也有初來乍到的菜鳥設計師……,他們在大陸求職創業的經歷並非都是一帆風順,而是透過不斷地摸爬滾打取得成功,調查機構做這些採訪,其實也是向有意來大陸發展的臺灣青年傳遞“想要成功,就不要懼怕挑戰”的積極信號。

来了就不想走!台湾年轻人这么看大陆……

國臺辦發言人安峰山日前表示,自《關於促進兩岸經濟文化交流合作的若干措施》發佈實施以來,目前已有上海、天津、福建、廈門等十幾個省(市)、地區出臺細化落實措施。近來,廣東、深圳、杭州、淮安也因地制宜陸續出臺了具體實施辦法。

臺灣《遠見》雜誌的調查特別提到,大陸今年初發布實施“31條惠臺措施”,為臺灣同胞在大陸學習、創業、就業、生活提供同等待遇。76.1%的受訪者表示會因此加強在大陸工作的意願。

来了就不想走!台湾年轻人这么看大陆……

讓人眼前一亮的是,新時代的臺灣青年,已經不止於到大陸來,認同“我是中國人”,還要為兩岸的融合進行主動的探索、努力。

日前,來自臺灣的北京創業公社港澳臺及國際事業部總經理鄭博宇,在向臺青分享在陸發展的心路歷程時,首次拋出了“新時代臺灣青年六原則”:靠自己、接地氣、不投機、重發展、促融合、贏未來

靠自己:憑藉自身實力與專業獲得認可;

接地氣:融入當地特色文化與價值認知;

不投機:不通過非務實的方式取巧或走快捷方式;

重發展:希望實現個人價值,助推進兩岸發展;

促融合:

意在反對“臺獨”、增進融合;

贏未來:贏取兩岸共創雙贏和中華民族復興的未來。

“六原則”一出

来了就不想走!台湾年轻人这么看大陆……

立即引發了兩岸各界的熱議及好評

来了就不想走!台湾年轻人这么看大陆……

◆南開大學臺港澳法研究中心執行主任 李曉兵

南開大學臺港澳法研究中心執行主任李曉兵表示,“臺青六原則”的出現,標誌著“獨派”力量所塑造的“天然獨”傳說已不攻自破,青年迴歸理性的這一天,也是兩岸關係走向理性的歷史時刻。青年的覺悟和成長,意味著兩岸關係發展的“水到渠成”。

来了就不想走!台湾年轻人这么看大陆……

◆北京聯合大學兩岸關係研究所長 朱松嶺

北京聯合大學兩岸關係研究所長朱松嶺表示,未來臺青將扮演兩岸融合的催化劑,因為他們既瞭解大陸,也瞭解臺灣。清華大學臺研院副教授鄭振清受訪時認為,這確實反映了新一代臺青主動、積極融入大陸發展潮流的願望,體現了他們的拼搏精神和自主意識。臺青逐步形成從客人到主人的身份轉變,是未來兩岸關係發展的新潮流。

臺灣《旺報》報道稱,如果連年輕一輩對兩岸都有如此宏大的眼光與見識,那些目光如豆、只想以“臺獨”激怒大陸,把兩岸和平發展帶往死衚衕的“仇中”人士,向下一代學學吧,別一手毀了他們的未來。

✑撰稿:梁智凱

来了就不想走!台湾年轻人这么看大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