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國是怎樣創立的,滿清統治者爲何迅速失去控制局勢的能力?

民國是怎樣創立的,滿清統治者為何迅速失去控制局勢的能力?

宣統三年(1911年)十一月五日,孫中山從海外回國,次日,在上海行館召開同盟會最高幹部會議,商討組織臨時政府方案。圖為孫中山與黃興等人合影。

民國是怎樣創立的,滿清統治者為何迅速失去控制局勢的能力?

宣統三年(1911年)十一月底,光復17省都督府代表於南京集會,討論組建政府及選舉臨時大總統一事。孫中山被代表會議選為中華民國臨時大總統,定南京為臨時政府所在地。1912年1月1日,孫中山宣誓就職,隨即發佈《臨時大總統宣言書》,定國號為“中華民國”,改用陽曆。這是孫屮山就職時宣讀的《大總統誓詞》。

民國是怎樣創立的,滿清統治者為何迅速失去控制局勢的能力?

1912年元旦,孫中山(前排左七)、黃興(前排左六)等人在南京參加中華民國臨時大總統就職典禮時,赴明孝陵祭奠明太祖朱元璋,以此表明推翻滿清統治,重建漢族政權的心跡。

民國是怎樣創立的,滿清統治者為何迅速失去控制局勢的能力?

善耆(?—1921年),清肅親王,滿洲鑲白旗人。晚清新政時,力主清廷實行君主立憲。宣統元年(1909年)參與籌劃海軍事宜。武昌起義後,組織宗社黨,反對民主共和,極端仇視革命。

民國是怎樣創立的,滿清統治者為何迅速失去控制局勢的能力?

南北議和以後,袁世凱率全體內閣成員上奏隆裕太后,逼迫清帝響應共和號召退位,歸政於民。隆裕太后遂召開了皇族御前會議討論,卻遭到了以良弼等少壯派為首的滿族親貴的強烈反對。良弼 (1877— 1912年),愛新覺羅氏,字賚臣,滿洲鑲黃旗人。光緒二十五年(1899年)入日本士官學校留學。武昌事起時良弼作為禁衛軍協統兼軍諮使、宗社黨首領,力主鎮壓,表示要與民軍誓死決戰。1912年1月26日,年僅24歲的革命黨人彭加珍身懷炸彈,炸死了良弼。良弼之死,使滿洲親貴頓時陷入了誠惶誠恐的狀態,加速了清廷作出退位的決定。

民國是怎樣創立的,滿清統治者為何迅速失去控制局勢的能力?

宣統帝即位後,因其年幼,故由光緒帝的皇后隆裕太后垂簾聽政,並以載灃攝政。武昌革命軍興,在帝國主義脅迫和袁世凱一再“逼宮”之下,隆裕太后最後不得不決定清帝退位。宣統三年(1911年)十二月二十五日隆裕皇太后帶著六歲的溥儀,在養心殿舉行清王朝的最後一次朝儀,正式宣告退位。

民國是怎樣創立的,滿清統治者為何迅速失去控制局勢的能力?

1912年2月12日,清廷頒發了退位詔書。清帝的退位,不僅標誌著統治中國260餘年的清王朝的滅亡,同時也宣告了長達2000餘年的封建專制制度的終結。從此,中國歷史步入了近代社會發展的新紀元。

民國是怎樣創立的,滿清統治者為何迅速失去控制局勢的能力?

隆裕太后宣佈清帝退位的次日,《京師公報》率先將清帝退位消息刊登出來,從此,清帝退位的消息很快傳遍了大江南北,全國人民為之歡欣鼓舞。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