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行善是爲了求福報,那還是心上有貪著

#不忘初心,牢記使命#劉餘莉品讀《群書治要》

如果行善是為了求福報,那還是心上有貪著

《群書治要360》講座第42集05

如果我們行善是為了求福報,那還是沒有放下,還是心上有貪著。其實我們想一想,我們這一世來到這個世間,是清清淨淨地來,也應該清清淨淨地走。所有的功名利祿、榮華富貴等,是生不帶來,死不帶去,所以求這些福報,到頭來都是一場空。

如果行善是為了求福報,那還是心上有貪著

《群書治要360》第八十句:【不修善事,即為惡人; 無事於大,則為小人。紂為無道,見稱獨夫; 仲尼陪臣,謂為素王。即君子不在乎富貴矣。】

這句話出自《群書治要》卷五十《抱朴子》。不行善事的,就是惡人;不奉事尊長的,就是小人。商紂王為君無道,所以被稱為獨夫;孔子身為諸侯的大夫,卻被推許為素王。素王,就是有王者之德而未居王者之位的人。這說明君子並不在於是否有權勢和財富。

“不修善事”,就是不積德行善。因為我們行善,看到別人有需要,就去幫助他。假如別人有苦難,我們視而不見,這就是見義不為,對自己的良知就有損。對良知有損,心性就是在墮落。

從這裡我們看到,“學如逆水行舟,不進則退。”一個人不去修善事,不去熱心幫助別人,那每一天都是在退步。因為不是為別人著想,自私自利的心就在增長。

所以有人鼓勵我們要“日行一善”。就是要把行善變成自然,像我們呼吸一樣,自然而然,甚至我們都感覺不到。

我們做了善事還不放在心上,就像我們看佈施一樣,要做到三輪體空,“內不見己,外不見人,中不見所施之物”,心地清淨。

為什麼要這樣做?原因很簡單,就是因為我們和眾生是一體的。他有困難我們去幫助,也是自然而然。如果我們行善是為了求福報,那還是沒有放下,還是心上有貪著。其實我們想一想,我們這一世來到這個世間,是清清淨淨地來,也應該清清淨淨地走。所有的功名利祿、榮華富貴等,是生不帶來,死不帶去,所以求這些福報,到頭來都是一場空。

如果行善是為了求福報,那還是心上有貪著

我們做善事要心無掛礙,歡歡喜喜地做。做好事之後,歡歡喜喜地走,很瀟灑、很自在、很隨緣。遇到善事、好事,要盡心盡力地去做,但是心裡連痕跡都不著。該走的時候,一絲毫的掛礙沒有就走了。

“無事於大,則為小人”,“事”就是事奉。不能夠事奉恭敬尊長,不管是在家對待父母,還是在團隊裡對待主管,在學校裡對待老師,不能夠恭敬奉事的,這就是小人的行為。為什麼說得這麼嚴重?因為一個人的善根,是從孝敬當中生出來的。如果一個人連對父母的孝、對老師的恭敬都沒有了,那一定是習氣做主,善根沒有辦法增長,很難不墮落到小人的行徑。我們想一想,一個人在家不孝敬父母,對老師不尊敬,他到社會上怎麼可能不和別人產生對立和衝突?

如果行善是為了求福報,那還是心上有貪著

“紂為無道”。紂的行為荒淫無道,雖然是一國之君,卻被人家稱為“獨夫殘賊”,被認為是非常殘暴的人。

“仲尼陪臣,謂為素王”。孔子當過魯國的大夫,是一個輔助國家的大臣,但是後人都稱他為“素王”。受到百姓的推崇,代代活在百姓的心中。

孔子在歷代都備受尊崇。唐朝開元二十七年,唐玄宗封孔子為“文宣王”。宋真宗的時候,封孔子為“至聖文宣王”。元朝元武宗封孔子為“大成至聖文宣王”。“大成至聖先師”這個稱謂,是從元朝來的。

元武宗還說了一句話:“先孔子而聖者,非孔子無以名”。在孔子之前出世的聖人,如果沒有孔子把他們的教誨承傳下來,後代根本就不知道有這樣的古聖先賢。“後孔子而聖者,非孔子無以法。”在孔子之後兩千多年成聖賢的人,都是以孔子為榜樣來效法。因此孔子真正是一位承先啟後的大聖人。所以百姓尊崇他,稱他為“素王”。

我們學了這一段,也是期許自己要效法孔子,讓這一生在承傳文化,貢獻民族、國家、社會乃至世界上,能夠有所建樹。

最後一句話說“即君子不在乎富貴矣”。一個人一生,對世界民族、對人民有多大的貢獻,不在於他的權勢、地位,而是看他有沒有智慧、德行。

如果行善是為了求福報,那還是心上有貪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