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立家校长的办学观:只有好上十倍,才能完成从量变到质变的革新

前几天,朋友在北市区开了家小郡肝串串火锅店,邀了几个朋友去捧场,记忆中这个哥们特别能折腾,聪明、勤奋,我想这些年应该赚了很多。

让我惊讶的是,吃饭聊天他一直在抱怨。

“你说我怎么这么背啊,总是被机会追赶,但是却总是抓不到机会啊。

十多年前,我做英语培训,后来英语培训竞争太过激烈,就把学校卖了。

七年前,我开淘宝网店,卖女装,努力两年,草草收场。

五年前三七价格历史最高,我在文山租了十几亩地种三七,不曾想三七价格暴跌,血本无归。

后来,红酒火了,开始做进口红酒生意,又赶上限制三公消费。

今年刚开了这家小郡肝串串火锅店。

这些年一直奔波忙碌,亏得远比赚的多,连父母的房子都搭进去了。

我就纳闷了,你说,怎么做才能赶在时机之前去做啊?”

为什么每一次都落到了机会之后呢?

其实这是由供需关系决定的。

一个东西需求不旺,供给颇多,这个时候能给出的价格就非常低了。

比如说你小区只有二三十人会下楼吃饭,平时也没有什么路人,但是小区的饭店倒是开得闹腾,数一数,一共有五家。这些饭店为了拉客户,自然需要降价,而且,不久以后肯定会倒闭掉四家。

而一个东西需求旺盛,供给很少,这个时候价格就会高了。

比如说周围新建了一个大楼,人超级多,可是下面的馆子就一家,天天客满,坐都坐不下。如果你是这家店的老板,你当然会适当的提升一下价格,用价格挡住一些客户,让客流达到刚刚能坐满的程度。

于是就有人就根据这个原理提出了一个观点:要学会选择,永远去做那些供不应求的事情。

你打工,先去看清楚行情,判断清楚什么岗位人才最少,但是公司缺口很大,就去做这行。

你要创业,也要看清楚行情,看看什么行业竞争者少,但是消费者多,就往这里去创。

这也就是我那朋友一以贯之的做事方法。

但是这么去做真的有作用吗?

也许短时间来说是有效果的。

但是时间一长就失去作用了。

为什么呢?

因为没人是傻子,看见你在一件事情上很轻松就可以赚到钱,很快他们就会都投入到你的这个行业里来了,竞争者一多,那价格就会下去了。

不管是工作,还是创业,我们都不能经常变动方向。

一个人总不可能几个月就换一次工作吧,这样你可能会摸得到机会,但是你永远都只能在一个低水平层次里重复。

一个企业,也不能一年就调整一次大战略吧?每一次企业变动都是牵一发而动全身。有一句古话说的好,利不百,不变革,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好处没有一百倍,你根本满足不了变革带来的成本负担,也就是得不偿失。

供求千变万化,而我们是相对静止,应该如何处理呢?

这个时候,就要求我们要跳出供求的角度来看待问题了。

那什么是跳出供求角度呢?

供求角度假设了大家生产的产品都是同质,你能提供,别人也能提供。(现实中大部分都是如此,虽然很多人认为自己是独特的,但是其提供的服务和别人并没有实质差别)

所以方法就很简单了:

那就是,去研究一个全新的玩意,所有人都没有,就你有,这样,你就自然会垄断一个市场了。

比如说微软研究出了操作系统,苹果研究出了智能手机,这些都申请了专利保护。

所以他们一跃成为了世界上最大的几家公司之一。

看到这里,你也许会说了:“这种创新很不现实。”

确实如此,每个时代只能产生几个真正有社会价值的创新。

那怎么办呢?

还有一个办法,这也是《从0到1》中讲的:做到比别人好上十倍,这也算是做了一个全新的东西。

比如说,我们以前乘坐的火车每小时五六十公里,但是高铁时速超过300公里。

这肯定就是两个产品了。

为什么一定要好上十倍呢?

因为你只好上一倍两倍,消费者根本感知不出来。

只有十倍,才能完成从量变到质变的革新。

作者简介:张立家,昆明家家乐学校、昆明立家教育培训学校校长,15年扎根于中小学教育,被云南日报、春城晚报等媒体评为“小升初领军人物”、“杰出青年创业导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