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美麗杭州 走基層看變化」系列報導之干靜做好每一件平常的事

“聚焦美丽杭州 走基层看变化”系列报道之干静做好每一件平常的事

“聚焦美丽杭州 走基层看变化”系列报道之干静做好每一件平常的事

“最美市場監管人”幹靜

20年如一日地從事基層行政工作,上城區市場監管局幹靜被選為杭州“最美市場監管人”。面對這個稱號,幹靜說,對於最“美”其實有點受寵若驚,我只是在做好每一件平常的事。

既是監管 也是服務

在上城區產業結構受限,規上企業數量逐年減少的形勢下,上城區市場監管局積極鼓勵培育企業制訂先進標準。“去年我們專門開展了浙江製造品牌建設培訓座談會,給企業講課,培養企業的品牌意識,上城區首個‘浙江製造’標準剛剛前幾天發佈了。”幹靜欣喜地說到。今年以來,上城區市場監管局已組織6家企業32項標準申報市級先進技術標準補助項目,共獲市級資金補助70萬。在營造了上城區整體先進技術標準氛圍的同時,也為企業謀到了切實的福利。

“鼓勵引導企業制定先進標準是為了提高產品的質量,讓更多中國品牌做大做強”,幹靜的工作與其說是監管,很多時候倒不如說是服務。

探索理論 細化標準

在政府管理和公共服務的標準化方面,上城區一直是排頭兵。“前任科長已經做得很好了,我不能讓這個招牌在我手裡砸掉。”幹靜說壓力還是有的,但她沒有退縮。2017年湖濱街道社會管理和公共服務標準化試點項目通過了國標委的驗收,為了發揮標準化對城區建設發展的作用,去年他們聯合浙大課題組開展了“城區國際化指標”的理論研究,還組織區內發改、民政、教育、商務、統計、城管、環保、醫療機構等十多個相關單位開展研討會,跑了不下數十次。2018年以來,國際化社區、居家養老、社區服務等各類涉及民生的標準也在制定中。幹靜說,標準化工作不僅規範了政府行為也解決了居民群眾關心的難點問題。讓無法可依的社會治理空白區得到妥善填補。

計量檢查 保障民生

幹靜平時很大一部分時間和精力得分給計量檢查。農貿市場的稱、醫院裡的血壓器、停車場的收費計價器、加油站的計量器具......他們都得檢查。幹靜回憶,去年她接到一個投訴,一位車主反映某停車場的收費計價器有誤差,計價的時間與實際的時間不符。“我們立刻趕到現場進行排查,經過檢查、調取監控,我們發現收費系統沒有問題,是收費員擅自篡改了系統的時間。雖然儀器不是罪魁禍首,但也這次事件也說明了計量器具與居民生活的息息相關:堅決不能讓任何損害消費者權益的問題被我們忽視!去年,我們跑遍了上城區大大小小的加油站、農貿市場和醫院,接下來,我們還會繼續檢查。”

半路出家 邊做邊學

幹靜坦言她曾在工作中遇到的挑戰。“工商、食藥、質監三局合併以後,新的工作崗位真的沒有想象中容易。”原來在工商局任職的她,更多的是與消保法、食品安全法打交道,跟現在的工作完全是不一樣的領域。一年多以來,她也一直在摸索中前進,“如果能通過自己細微的工作讓社會更加美好一點,那麼一切都是值得的。”做好每一件平常的事,這是幹靜的工作格言。

- END -

往期回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