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国都不想火拼,却打的比谁都激烈,停战后,中国成最大受害者

1938年7月,在东北的张鼓峰,日苏两军发生了激烈的战争,这是日军和苏军之间第一次正面起冲突。

当时十名苏军在张鼓峰附近进行建筑,而日本军官下令攻击苏军。7月30日晚,他们趁着夜色偷偷的渡过图们江,在防川屯会军,把那里的老幼妇孺都赶走了,留下青壮年为他们运送物资。

第二天的晚上,他们又趁着夜色,炮轰张鼓峰,并且在炮弹的掩护下,他们又派出了两个步兵攻击苏军。因为当时驻扎在那里的苏军兵力不够,所以在8月1日,凌晨时分日本拿下了张鼓峰和沙草峰,攻下了这两个地方之后,就下令不准再攻击,处于保守的状态。而且为了缩小事态的严重性,他们限制了飞机的使用,日本的军备本来就比苏联方面的弱,这样一来,没了空中支援的日本,显得就更加弱势了。

两国都不想火拼,却打的比谁都激烈,停战后,中国成最大受害者

8月2号,苏军轰炸张鼓峰和沙草峰以及别的一些邻近地区,之前驻扎在这里的苏军只有一个师和一些边防人员,被日本方面轰炸过后,他们迅速请来了援兵,来支援的有两个步兵师,和一个机械化旅。

这样一来苏军这边就有1.5万人,200多门火炮,200多坦克,还有200多架飞机,而日军这边简直是被碾压了,他们只有7000人,30多台火炮和72架飞机。

8月4号,苏军从南北两方面夹击日军,但是却被日本军队击退,随后的两天内,双方僵持不下。虽然,这片区域还被日军占领着,好像日军占优势,但实际上,苏军火力强猛,已经炸毁了周边的交通公路,控制了图们江大桥,完全切断日军的补给,所以此时的日军已经陷入了极大的困境。

两国都不想火拼,却打的比谁都激烈,停战后,中国成最大受害者

于是,日军当时向大本营报告,希望和苏联和谈,以赢得缓冲时间,大本营当时也同意了这一点,因为他们认为现在和苏联差距过大,作战也是赢不了对方的,所以也想要军队撤回到原地,但是一方面又害怕这个命令会挫败士气,所以一时间纠结起来,没有及时传递,让日本方面遭受了更为严重的打击。

8月6号,苏联发起了猛攻,在炮弹和轰炸机的掩护下,又让坦克掩护步兵发起冲击,但是当时环境方面,苏联不占优势,那地方沼泽多,坦克容易被泥潭所困,而日本军队火力也比较强,所以当时苏军损失有些惨重,但是他们的军备丰富,有上百架飞机在空中支援,所以张鼓峰最后还是被苏联占领了。

而日本军队也不愿意放弃,当天晚上又重新夺回了张鼓峰,此后的两天里,双方爆发了多次大战,终于在8月9号的时候,苏联彻底胜利,将日军驱逐了出去。

两国都不想火拼,却打的比谁都激烈,停战后,中国成最大受害者

在8月10号的晚上,苏联和日本两国在莫斯科签订了停战的协议,双方约定好从11日开始就停止一切作战,这次停战协议能成功签订,主要是苏联方面本来就没有强烈的作战欲望。而日本方面,也因为这个停战协议可以保留住一丝脸面,所以也就顺坡下了。

所以在8月11日的时候,日本大本营下达命令,停止和苏联军队的战斗。日本和苏联经过多次协商,最终达成了各自退80米的协定,8月13号,双方交换了俘虏和尸体,这件事情才算是落下了帷幕。

两国都不想火拼,却打的比谁都激烈,停战后,中国成最大受害者

日本和苏联都拿到了自己想要的,真正倒霉的是中国,因为当时苏联军队趁日本方面撤退,迅速占领了整个张鼓峰以及周边地区,苏联只给中国人留了一条通往防川的狭窄通道。而这条通道,在1957年的时候又被海水冲断,所以百姓要想出入防川的时候,只能借走苏联地区。到了1983年8月的时候,才重新修了一条大堤,而这样做防川就孤悬在苏联境内了,吉林也失去了图们江入海口地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