奔跑中国课堂|给马拉松跑者的饮食建议

  无论是准备5公里跑还是全程马拉松,营养对于跑步的重要性都不言而喻。从赛前、赛中到赛后,我们应遵循怎样的饮食原则,避开哪些饮食误区,才能最大程度的获得最好的比赛状态呢?

奔跑中国课堂|给马拉松跑者的饮食建议

赛前七天饮食原则

距离比赛5-7天:

  降低训练强度,储备碳水化合物

  在高强度训练时期,你的肌肉无法完全填充糖原。研究显示减少训练强度后,肌肉中的酶会促使其储备更多的糖原,进而做好赛前能量储备。

  饮食建议:每公斤体重每日摄入1.5克碳水化合物。

距离比赛3-4天:

  吃更多的碳水化合物

  选择面条、米饭、饼和香蕉等食物来增加碳水化合物摄入量,以最大化进行肌糖原储备。同时减少脂肪和蛋白质的摄入,来保证总能量摄入不超标。

  饮食建议:每公斤体重每日摄入1.7-2克碳水化合物。这时体重略有增加是正常的(大约1公斤左右),因为糖原储备的同时会增加肌肉内水分的含量,但如果体重增加过多,则要适量减少碳水化合物的摄入量。

距离比赛2-3天:

  减少食物体积

  低膳食纤维饮食可减少食物在肠道内停留的时间。这样可以降低体重,也许有助于减少途中休息的次数。

  饮食建议:控制高膳食纤维食物和大量蔬菜的摄入。

比赛当天饮食原则

距离比赛2-4小时:

  吃早餐

  跑前吃一顿富含碳水化合物的早餐能完成最后的糖原储备,特别是在肝脏中的糖原储备——有助于维持比赛过程中的血糖水平稳定。

  饮食建议:在比赛开始前的2-4小时,每公斤体重摄入0.25-0.5克碳水化合物。控制脂肪和蛋白质的摄入量在15克或者更低,因为这两种营养素的消化时间比碳水化合物更长。

比赛过程中

  保持能量摄入

  赛中要保持能量摄入并且减少身体脱水,可以选择含多种形式的碳水化合物(如葡萄糖和果糖)的能量胶或运动饮料。研究发现不同形式的碳水化合物在肠道内有不同 的通道,因此摄入多种形式的碳水化合物有助于快速吸收。如果在赛程的后半段感到疲惫,可以试试咖啡因。研究显示适量的咖啡因能增强神经兴奋性,带来第二次 活力。

  饮食建议:每 小时摄入30-60克碳水化合物(少量多次),如果你能耐受的话,最高可摄入90-100克。研究显示高水平的碳水化合物摄入可提高身体机能水平,而获得 这个好处的关键是,在平常训练时就锻炼肠胃对高水平碳水化合物摄入的耐受性。此外,赛中可通过能量胶补充30-50毫克的咖啡因。

奔跑中国课堂|给马拉松跑者的饮食建议

跑后恢复营养误区

  跑步结束后摄入充足的能量,能帮助身体补充训练中流失的营养,包括电解质,还有糖原和氨基酸等储备能量;同时有助于肌肉纤维的重建,为下个训练期做好准备; 另外,还能提供完成当天其他活动所需的能量。但是如果进入饮食误区,往往会导致努力付诸东流,所以,满足身体营养需求时应当避免几个跑后恢复的常见误区。

误区1:总是忽略跑后零食

不管你的长期跑步目标是减重还是提高耐力、速度或毅力,带点跑后零食都值得考虑。跑步时可以拿些能量棒或高质量的蛋白质饮料。

  但是你并不需要刚跑完就立刻吃。除非你是饿着肚子锻炼的,一般都可以把跑后补充零食或奶昔的时间稍微推迟。实际上,为了最大化地促进肌肉蛋白质的合成和恢复,最理想的做法是在训练后三小时内补充蛋白质。

误区2:错误地摄入蛋白质

  众所周知,蛋白质是体能恢复所需的重要物质。但是要保证身体获取足够的宏量营养素,就要认真选择完全蛋白质的来源,也就是说食物中要包含人体自身无法合成,但是对肌肉生长和修复却至关重要的亮氨基酸、异亮氨酸、缬氨酸和支链氨基酸。

  对无氧运动来说,20-25克蛋白质,或者按照每磅体重补充0.25克蛋白质的标准来补充就足够了。有氧运动则要把标准下降到每磅体重补充0.2克蛋白质, 因为和无氧运动比起来,有氧运动过程中肌肉组织分解较少。一杯蛋白质奶昔,一片鸡胸肉,或者100克三文鱼和少量蔬菜,就能轻松达到这个目标。

奔跑中国课堂|给马拉松跑者的饮食建议

误区3:过度奖励自己

  对自己偶尔宽容一些是可以的,但是每次跑后都放纵食欲就只能自食恶果。应该有意识地区分和选择跑步摄入的食物种类。可以把蛋白棒作为跑后奖励,或者准备一些 自制薄饼,每次跑完步后进行补充。这能有效减少你回家后吃更多零食。另外,在奖励自己时,也要记得控制食物分量,查好总体热量。

误区4:选择错误的恢复饮料

  虽然含糖量很高,但是运动饮料确实是很好的体能恢复帮手。如果训练强度非常大,那么随身携带运动饮料是可以的,但是一瓶就够了。

  如果训练时间超过90分钟,那么它是跑后进行糖分和碳水补充的不错选择,因为这有利于补充肌糖原。如果运动强度比较小,那么单纯的补水(加上含蛋白质和碳水的零食或奶昔)就足够了。跑步前后分别称下体重,估算流失的水分,然后补充1.5倍于此的水分。

  如果运动强度非常大,可能会通过汗液流失大量钠钾等电解质。这些微量元素能够帮助维持肌肉和神经功能的正常运作,因此这时,选择含有这些微量元素、碳水和蛋白质的运动饮料来补充能量是比较明智的。

误区5:刻意避免碳水化合物

  碳水化合物通常被认为是瘦身人士的噩梦,但是这种营养素在跑后恢复中非常重要。一般每次训练时间越长强度越大,对碳水化合物的需求就越高。碳水能促进胰岛素 的增加,帮助肌肉吸收大量营养素,如果你的训练时间很长,那肌糖原很可能会被消耗殆尽,因而需要重新储备。这就是碳水在跑后恢复中发挥作用的时刻。

奔跑中国课堂|给马拉松跑者的饮食建议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