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四十年的断层,如何来弥补?

中医四十年的断层,如何来弥补?

中医界这几十年来都干了什么?在全盘西化的大背景下,民间中医受到政策上的限制,后继乏人,大量中医绝技失传;而中医院校呢?几十年来没有培养出一个合格的中医。可以这样说,过去的几十年,整个中医界出现了至少四十年的断层!今天如果说想找一个好中医,真有点“难于上青天”之感!

今天,党中央发出了“大力发展中医”的口号,是不得已而为之。一是需要中医来解决越来越高的医疗费用,避免医保破产;二是需要中医帮助中国实现经济转型,再靠房地产就彻底完蛋了!尤其是在中医目前理论难以突破,人才青黄不接的情况下,要振兴中医,难啊!

到底如何来振兴中医呢?答案其实只有一个,那就是教育!这不仅是要培养出大量真正能够用中医来治病的医生,而且要培养出大量能够优先用中医来治病的人民。人民不理解中医,就不会选择中医,人们不优先选择中医,中医就没有出路,更不会有发展前途。有了人民的理解,中医就有了市场,才会有大量有识之士投入中医行业,提高中医水平。

可现在中医的最大问题是什么?是它的理论产生于几千年前,语言枯涩难懂,年轻学子投入十年之功还理解不了,何况老百姓呢?学生学不好中医,治病就没有效果,其结果就是纷纷转行,在过去,有些中医院校一个班五十个学生,到最后真正还用中医治病者往往不到一两个,甚至全军覆没!而老百姓呢?让那些庸医治怕了,再也不敢去看中医!结果造成了中医现在的处境,真正的好中医犹如“大熊猫”一样罕见。

显然,中医要振兴,最关键的就是让中医理论通俗化,老百姓化,让学子能够轻松地理解中医的精髓,有了明确的方向,学习中医就容易多了。更重要的是,老百姓理解了中医,就能够优先选择中医,给中医的大发展提供足够的空间。

现代人为什么难以理解中医,而古人却不存在这样的障碍?原来,古人是站在与现代人完全不同的立足点之上来理解的。这就象“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一样,古人站在公的角度来理解公的观点,当然可以轻松理解,而现代人却站在婆的立足点上来理解公的观点,当然不可能来理解。现代人要理解中医,只有重新回到传统中医的立足点之上,那样,中医的精髓才能够大白于天下!

现代人的立足点是什么?当然是现代的分科之学,它是以原子论假设为前提,以还原分析出系统的基本结构为方法论,结果得出的观念就是把人当成了一台机器,完全忽视了人与自然之间,以及整体与局部之间的普遍联系,没有了它们,疾病的原因找不到了,在治病上只能“头痛治头,脚痛治脚。”

古代人的立足点是什么?当然是古代朴素的系统科学,它以气一元论假设为前提,以系统间的类比为方法论,结果发现了人与自然之间,以及整体与局部之间的普遍联系,中医就是建立在对这些关系的正确认识之上的,疾病的原因被视为不平衡造成的整体管理失控,而治病上则是恢复整体的管理,使病变细胞在整体力量的控制下改邪归正。

一旦弄清楚了现代人与古人对中医认识立足点上的不同,就知道中医真正的发展方向了,那就是在气一元论假设之上对西方的系统科学进行重建,从而形成了完整的系统科学体系,从而帮助现代人正确认识人与自然的关系,以及整体与局部的关系,那时,中医的科学性就清晰地呈现在我们面前了。

用类比的方法来描述一下中医和西医的区别,让大家见识一下什么才是真正的中医!

万物归一气,万物同一理,这个理就是系统学原理,因此,我们可以用其它系统来类比中医学原理。这里,我们就用宏观的企业来类比吧。

企业如人,人会生病,企业也会生病。但是,中医和西医对它的认识天差地别。中医学认为,企业为什么会得病?是因为企业不顺应市场造成的,为什么企业难以顺应市场呢?则是由于不平衡造成的整体管理失控。如何来治理企业病呢?当然是恢复整体的管理。企业管理是一门科学,人体管理同样是一门科学,不同的只是企业管理的对象是企业,中医的对象是人体的管理。

西医如何来认识企业病呢?西医的疾病观一和市场变化没有关系,二和整体的管理没有关系,它只和局部几个人的调皮捣蛋有关系,西医学认为,只要把那几个调皮捣蛋的人清除了,企业病就好了!

你从这种类比中理解中医了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